“心想事成”的关键是什么?从稻盛和夫说起,参透成功的奥秘
稻盛和夫提到过一个“心不唤物,物不至”的哲学理念,这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想事成”有很大的一致**。
你如果想要得到什么,那你需要对它有强烈的渴望,“没有足够强烈的渴望,你永远无法靠近你想得到的东西。”
另外,你的这个渴望应该是纯粹的,是你的初心,是如稻盛和夫所说的“动机至善,私心了无”。
这两点就是“心想事成”的两个关键。
只有具备了这两个条件,你才会种下一个成功的“种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最终得到你想要的东西。
在感情和人际关系方面,是这样。在工作和事业方面,也是如此。如果你一开始的动机是坏的,那往往就是“残暴的欢愉终将以残暴结束”。
中国人追求善始善终,要想得善果,必要先种下善因。毕竟天道好轮回,我们必须要有敬畏之心。
但对很多人而言,最大的问题也正是这两个地方。
我们看大街上人来人往,每个人只在意自己,他们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渴望的东西,无论是生活中的幸福还是事业上的成功,他们都没有足够的渴望。
所以,稍有阻碍和挫折,他们就萎靡了,放弃了,因为“太难了”。
从这个方面讲,成功的道路确实不拥挤,一些基础薄弱、条件很差的人之所以能够取得很大的成就,除了他们自己努力奋斗之外,还在于放弃者太多了。
当然,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其实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在这个世界上,之所以有那么多人都在随波逐流,就是因为他们搞不懂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他们的心是迷茫的状态,像流浪一样,找不到一个归宿。
心在流浪,那不管在哪里都是敷衍和冷漠。因为你不动心,心无所系,自然就显得“潇洒”,什么人都可以抛在脑后,什么事都可以无所谓。
但这样的人终究是可怜悯者。
还有一些人,他们的欲望非常强,对得到什么东西特别执着,有不择手段、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狠劲。
这样的人往往会取得一些成就,但他们心里还是不安,或者说他们会有暗戳戳的委屈感。
什么原因?其实就是因为他们的欲望是浑浊的,是以占有为目的,是为了虚荣心和胜负欲,是想要证明自己比别人强。
在社会上,这种人很常见,网上流行的“油腻”之说,就多是指这种人。
爱欲之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动机不纯的人,为贪欲而奋不顾身的人,必会遭受欲望的反噬。
所以,我们不应该浑浑噩噩地活着,人生没有理想和目标,身心就如同不系之舟,不由自主,为人所制。
而要想找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关键是真正了解自己想要什么,你说自己想要买车买房买什么东西,这是物欲,不是理想。所谓理想,意思是你对自己人生的定义,是你人生的大方向。
古人说志存高远,就是强调人要有远大的理想,这样你才能心系一处,坚韧不拔,爆发出最大的能量。王阳明就说过这个道理,“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不然的话,人生就容易陷在琐碎、平庸的日常里,在庸庸碌碌中蹉跎岁月,浪费人生。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总而言之,人生最酷最有成就感也是最快乐的事就是:把理想一点一点的变成现实。
上一篇:《新半斤八两》观后感精选 下一篇:稻盛和夫:要想心想事成,只是“希望如此”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