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获奖十分重要,但也引发了争议。他的作品揭示了底层生活残酷的一面,这让一些人对他提出了质疑。在北大举行的一次学术演讲会上,一位女大学生的提问引起了广大网友的思考。有人认为,莫言的作品不够尊重中国人,因为他将人性的丑陋面展现出来。莫言的书中描绘了许多血腥残酷的场景,这些场景会深深印刻在读者的脑海中。在和平年代生活的人们对这些生活状态感到不适,难以理解莫言的作品。
 
  还有人认为,莫言之所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因为他的作品迎合了国外人的口味,尤其是欧美国家。这些国家的人们喜欢看血腥且残酷的故事,所以莫言的作品才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然而,这种观点忽略了莫言作品的深层含义。
 
  近日,莫言在北大的演讲会上回答了一个女大学生的犀利问题。女大学生问道,在莫言的作品中,人性和兽性究竟哪个更多?这个问题让在场的人都十分惊讶,认为这个问题太私人了。然而,莫言并没有回避,他坦然回答道:“人类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会控制欲望,所以当然是人性更多。”但女大学生并未停止问,她接着询问莫言的妻子是否看他的作品,妻子觉得他的作品更多体现人性还是兽性。莫言的表情变得凝重,但他表示妻子是高知识分子,会理解他。女大学生仍然不满足,继续追问,当莫言写下那些血腥残酷的画面时,他是否会感到难过,那一刻的他是人性还是兽性?面对这个问题,莫言情绪失控,留下“任何一部好的文学作品,都不应该只有善良的一面。那不是文学作品,而是童话”的话语,然后离开了。
 
  对于这位女大学生的提问,网友们纷纷表示赞同,但却忽略了其中的深层含义。莫言所言的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应该不仅有善良的一面,也应该有残酷的一面,这句话颇有深意。人性的丑恶远超过了莫言笔下的描绘,我们不应该被表象所欺骗。易子而食的画面并不是莫言在诋毁社会底层和人性,而是他勇敢揭露了真实的生活。我们可能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些残酷的场景,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存在。莫言的作品揭示了人性的丑恶,这引发了争议和不解。但是我们不应该对他的作品抵触,因为他勇敢地探索并真实地描绘了人性。文学作品不应该只有美好的一面,它们应该是复杂而多面的。莫言及其作品不应该被误解,他的作品提供了对现实的思考和启示。我们应该冷静地审视莫言的作品,理解其中的深意和批判,而不仅仅是追求表面上的善良和美好。只有真正看清人性,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改变世界。
 
  标题:人性还是兽性?莫言在北大女生的犀利提问中离开,网友:吾辈楷模
 
  来源:信本令子的春天百家号

来源:信本令子的春天百家号 作者:人性,兽性,莫言,北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联删!
句子汇(www.juzih.cn)致力于高质量知识类免费分享,持续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让知识获取更便捷!

上一篇:美媒:TikTok变老滤镜风靡美国,有人焦虑有人惊讶 下一篇:华佗是印度人,而非中国人?清华教授陈寅恪的3大论据,颠覆认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