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浮士德
1、歌德浮士德的艺术特色
(1)、戏剧结构别具一格。作品基本不受舞台演出的局限,始终把人物的思想发展作为结构中心,情节展开自由,突破了时间的界限。
(2)、也就是说,《浮士德》剧要求“接受者自身要有所贡献”。不间断的舞台演出、朗读时快速的语流,都无法给人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只有缓慢阅读、不断驻足、前后翻阅、深入思考的读者,才可能发现作品更多的内涵。如果说舞台演出和朗读(作为对演出台词的一种实践性解释)需要选择性地,也就是局限性地对某些角色和场景,针对个别词句乃至整部作品,给出固定的意义取向,那么阅读则可增进对这部丰富而自由的作品的多意性的认识,因为终究是这种多意性赋予了作品以张力、广度和深度。
(3)、同样,歌德在戏剧《塔索》中也表达了政治失败的郁闷。在召唤幽灵的戏剧中,浮士德惊鸿一瞥看到了古希腊的海伦———希腊艺术的精灵。就像歌德逃离宫廷和政治,去意大利旅行来拯救自己的心灵一样,浮士德逃到了希腊神话世界。但是,现实并不能完全容得下纯粹的艺术,或者说艺术不能代替现实存在。希腊艺术固然是人类美的高峰,不过它毕竟是虚幻的精神药物,无法拯救歌德的现实人生——他必须返回魏玛。最后,歌德给了《浮士德》一个恶乌托邦:依靠强盗手段海陆空一体的掠夺,追求产业和权力。这分明是资产阶级真实的写照,最后不是灵魂的救赎,而是启蒙理性走向工具理性的必然悲剧。
(4)、借助摩非斯特的帮助,久居书斋的浮士德开始了世俗生活,进入爱情生活阶段,尝试与体验另一种生活。浮士德到达的第一个的地方是“酒吧”,返老还童后的浮士德在大街上追逐少女玛甘蕾。
(5)、写浮士德带领人们在国王赏赐的一块封地上用劳动开辟了万亩良田,创建了一个人间乐园。征服大自然的成功,使浮士德感到无比欢乐,便情不自禁地喊出:“停一停吧,你真美丽!”于是倒地而死,结束了探索的一生。但他的灵魂并未被魔鬼带走,而是被天使接到了天堂。
(6)、同样在韵脚的使用上,也有某些不合规则的地方系有意而为之,比如从规则的韵脚跳脱出来的所谓“孤韵”,又如天使唱词中使用的某些给人以过度修饰之感的三音节“滑韵”。然而,正如歌德在使用常规格律时,除去与人物角色相关的、有意而为之的地方外也常常自由发挥一样,他在用韵方面有时也很随意。这些所谓“不纯”的韵脚还不包括他的方言所造成的那些,比如他有时会按他出生地法兰克福–黑森地区的发音,有时会按他生活地萨克森–图林根地区的发音,有时按上萨克森发音押韵。而今天人们感到的出于方言与标准德语不符造成的不规则押韵,当时的人们对之却丝毫无感。在当时的有教养阶层中,上萨克森–麦森一带的语言被视为标准德语。当然另一方面,歌德并不特别在意评论家们对他“用韵不纯”的诟病,而是表示,自己不过把注意力放在所要表达的内容,而非技术本身。
(7)、所以,浮士德与魔鬼定约之后,他说:“我要投入时代的激流!我要追逐事变的旋转!让苦痛与欢乐,失败与成功,尽量互相轮换,只有自强不息,才算得个堂堂男子汉。……我要委身于最痛苦的享受,委身于陶醉沉迷,委身于恋爱的憎恨,委身于爽心的厌弃。……凡是赋予整个人类的一切,我都要在我内心中体味参详,我的精神抓着至高和至深的东西不放,将全人类的苦乐堆积在我心上,于是小我便扩展成全人类的大我,最后我也和全人类一起消亡。”
(8)、《浮士德》(Faust)是歌德的代表作,是他毕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结晶。《浮士德》的构思和写作,贯串了歌德的一生,1768年开始创作,直到1832年——前后一共64年,即歌德逝世前一年才最后完成。
(9)、十年后,在拉齐维乌侯爵和布吕尔伯爵领导下,开始在柏林宫廷以独角戏形式上演部分场景。直至1828年,《浮士德》才在巴黎举行了首演,用的是施塔普法尔的法译本做脚本。之后,1829年,在科灵尔曼领导下,在布伦瑞克进行了《浮士德·一》的德语版首演,当然之前对原剧本进行了严格删减和“监查”。《浮士德·二》则是在作品出版后22年才得以首演:1854年在汉堡,经过达·冯塞卡的改编。又过了22年,1876年,狄夫里昂首次在魏玛上演了第一和第二部。
(10)、说到浮士德精神,董问樵直接引用了悲剧人物的表白来分析其主要方面:永不满足现状,不断追求真理,重视实践和现实。杨武能的《试析〈浮士德〉的哲学内涵》提出:浮士德精神非纯粹的德意志精神,而是整个欧洲文化和哲学传统的延续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年欧洲精神的凝聚和结晶。张辉在他的论文《浮士德精神与中国化审美诠释》里比较了宗白华、张月超等人的观点后发现了审美现代性本身的一个悖论:审美的来理解浮士德精神,并以之进行审美启蒙是对人全面发展的吁求,同时由于对审美作用的片面强调,可能伴随着审美本质的变异乃至异化,使人变成审美乌托邦里的“单向度的人”。
(11)、我做了什么呢?我不过是对我所见所闻的种种进行收集和加工罢了。我的作品是由成千上万不同的个体所哺育的,他们之中贤愚不齐,老少兼备。所有人都纷纷来到我面前,向我吐露他们的思想,展示他们的才干,呈现他们的存在方式,我所做的仅是常常伸手去收割旁人替我播种的庄稼而已。我的作品本是一种集体创作,不过是冠以歌德之名罢了。
(12)、有朝一日,若所有的文学都从世上消失,人们或可以这部戏剧重建之。
(13)、即便政治苗头出现了彻底转向,威廉时代留下的解读模式,其基本特征仍旧挥之不去:从帝国时代爱国主义的长篇空论、一战的战地读物(1915年出版的《浮士德·一》,排在《德意志战地图书》第一卷),到对德意志英雄[浮士德]的纳粹化改写(1933年《穿棕色外衣的浮士德》),再到受政d左右的正统–社会主义解读。后者在几十年间决定了民主德国对《浮士德》意识形态化的解读,且在联邦德国和自由的西方学界赢得不少同道。
(14)、但对知识极限世界的清醒审视和对鲜活生命的拷问之后,他又陷入了“枯守这个牢笼,在这里暗淡无光”的心理体验,乏味和僵死的知识以及由此而发的阴暗、无聊的精神焦渴更加剧了无法预知未来的精神危机,百般的厌恶和极度的恐惧决定了他对无意义生命的剥夺。
(15)、之后,他又经历了政治生活阶段与对古典美追求的阶段。随着与玛甘蕾的爱情生活以悲剧结束,浮士德逃离现实,返回到以追求人性完美为目的的古典美,回归希腊。
(16)、歌德日记显示,在1832年1月2日至29日间,老年歌德最后一次全文朗读了他禁止在生前出版的《浮士德·二》,听众只有他自己的儿媳奥蒂莉。日记同时记录了本次朗读对修改音律所起的作用,如1月17日日记中写道“帮助修订了《浮士德》中的几处”,1月18日日记中称“改写了几处”。虽然歌德生前做的最后这番修订是由“内容”决定的,但毕竟内容自带形式,形式永不脱离内容。
(17)、《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炉,
(18)、1832年3月17日[22日歌德去世],歌德回信给威廉·洪堡,拒绝他的请求,在生前出版《浮士德·二》。“混乱的学说引发混乱的行为,统治着世界”,歌德在信中说到。歌德死后形成的、很长时间里占统治地位的对《浮士德》的理解(大多以学术著作为代表,在大学和中学课程中固定下来,通过喜闻乐见的文章、报纸和讲座传播开来),几乎完全无视作品中“其他国族的功劳”,忽视通过作品并与之一道完成的跨国界的“普遍–精神贸易”“交换”,且违背歌德实现“欧洲乃至普遍世界文学”的愿望,与他所作的各项努力背道而驰,——把《浮士德》宣扬为一部带有沙文主义色彩的民族文学。
(19)、19世纪下半叶,插图大量涌现,但多流于模仿之作,其中唯有考尔巴赫的钢版画和施皮茨韦科的铅笔素描富有创造性且广为流传。至20世纪,《浮士德》进入现代艺术家视野,且他们不再仅关注“格雷琴”场景,而是同时把目光投到《浮士德·二》。对个别题材进行创作的一系列艺术家中,重要的有诺尔德、施莱默尔、库斌、马泽雷尔、派希施坦和鲍迈斯特;创作系列作品的画家有克莱姆(1912年为《浮士德·一》作10幅木版画),黑根巴尔特(1922年为《浮士德·一》作6幅石版画;1959—1961年为《浮士德·一》作50幅、为《浮士德·二》作67幅钢笔画),巴尔拉赫(1923年为瓦尔普吉斯之夜一场作20幅木版画),施雷福格特(1925—1927年为《浮士德·二》作510幅石版画和11幅铜版画),贝克曼(1943—1944年为《浮士德·二》作143幅钢笔画),达利(1969—1970年为《浮士德·一》作21幅干刻法铜版画),海泽希(1982年为《浮士德·一》作44幅钢笔画)。对此详参相关文献。
(20)、在喜剧中,诗歌的格律通常可以比较自由地转换,而在“严肃”剧中,格律通常是统一的(使用每个时代特有的形式)。比如就演员台词来讲,古希腊悲剧规定连贯使用双三音步抑扬格,16世纪的狂欢节剧使用双行押韵体,法国文艺复兴戏剧和德国巴洛克悲剧使用亚历山大体,莎士比亚的主要戏剧和德国古典时期戏剧使用五音步无韵体,在近现代,狂飙突进剧作家开始使用散文体,到19世纪已经全面普及。
2、歌德浮士德中浮士德人生追求的第三阶段是
(1)、可是甚至连玛甘蕾也无法满足浮士德对享受尘世生活的渴望,他又开始了新的追逐。通过魔鬼摩非斯特与酒室小伙的饮酒作乐,歌德肯定了人类自身的现世享受。然而又通过玛甘蕾肯定了爱情的无私与纯洁。
(2)、早在移居魏玛之前,歌德就开始朗读作品,这一习惯一直保持到他去世前不久。他曾在1813年这样说过:“莎士比亚要通过活的语言表现出来,朗读是最好的流传方式,这与表演不同,听众不会因表演的好坏分散注意力。最美妙和最纯粹的享受,是闭上眼睛,听人用自然的声音朗读而非朗诵莎士比亚的戏剧。”这样“我们会不知不觉获得生活中的真理”。当然对于《浮士德》的作者,朗读还不仅仅只是一种传播方式,它同时可以检验行文是否合适,它可以要求、促进、塑造纸上文字所不能给予的“活的语言”。
(3)、魔鬼在浮士德看见了肉欲狂欢的世界,并设计让少女爱上了浮士德。而不由自主爱上浮士德的少女去求助马歇姨妈,他们相爱了。
(4)、歌德的离去给德国乃至欧洲人民带来了巨大悲痛,人们也将永远记住这位一生光辉灿烂的伟大诗人。
(5)、“五四”之后,开始了对诗剧的翻译,并出版了中国最早的歌德研究专著:冯至的《歌德论述》。其中的《〈浮士德〉里的魔》等两篇论文直接对《浮士德》进行了解读,文中将其看作一部肯定精神与否定精神斗争的历史。
(6)、《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糅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7)、作品塑造的浮士德与梅菲斯特形象成为歌德式辩证法的先驱代表。他们在不同的阶段体现出灵与肉、善与恶的此起彼伏、自然消涨,同时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正是梅菲斯特的恶之形式推动着浮士德本人追求真美、始终向善,两人的共同作用使二元对立的概念一步步升华,使浮士德不断追寻越来越高的精神境界。
(8)、《浮士德》(Faust)是歌德的代表作,是他毕生思想和艺术探索的结晶。《浮士德》的构思和写作,贯串了歌德的一生,1768年开始创作,直到1832年——前后一共64年,即歌德逝世前一年才最后完成。
(9)、而另一方面,老旧的“德意志民族式”解读在种种框架下经久不衰,仿佛嵌在它们深处,表面上波澜不惊。很显然,这符合某种普遍的、深入且陈腐的想象。比如鲍伊特勒1980年还在说,“恰好在今天”,《浮士德》不仅就德语语言来讲是“最伟大的文学成就”,而且也是“以文学形式表现的德意志精神的最伟大的自我启示”(在此,《浮士德》作品与浮士德人物被混为一谈,这样就必然推导出一种与文本相去甚远的–不断追求完善的论述模式:“浮士德若要逾越梅菲斯特魔鬼的世界,他就必须像走失的灵魂要经过炼狱之火一样,〈在海伦一幕〉经过美的炼狱。”)。
(10)、《浮士德》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第一部出版于1808年,共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场,分五幕。
(11)、此后,浮士德继续得到靡非斯特的帮助,从个人的小世界投身社会的大世界:开始他接触政治生活,希求功名,向皇帝倡议大量发行钞票,解救了财政危机,却被昏庸的皇帝视作浅陋的魔法师。于是,他又在瓦格纳的“人造人”帮助下,穿越时空,追求古希腊的美女海伦,并与海伦结婚生子,儿子欧福良无限制的追求高飞,却坠地身亡,海伦也悲痛离去。
(12)、当然这个“有为”也不一定是变成圣人,只做好事不做坏事。“有为”其实就是要去生活,去体验百态人生。浮士德与魔鬼订约之后变成了翩翩少年,迫不及待地去体验酒肉欢愉和情欲的满足。当浮士德在街道上看到了年轻貌美的葛丽卿,他威胁靡非斯陀说:“若是那个甜嫩的心肝,今夜不投入我的怀抱安眠,咱们到夜半便两下分散。”一种抑制不住的肉欲跃然纸上,难怪魔鬼讽刺他真像个花花公子。也正是浮士德自私的爱欲害死了纯情而无辜的葛丽卿。在爱情悲剧中,浮士德陷入了情欲满足与道德良知的矛盾之中,他选择了逃避。
(13)、地灵的语言充分说明了歌德的生命宇宙观:“以生命的浪潮,以行动的狂飙,我上下翻滚,来去飘摇,诞生与死亡,一座永恒的海洋,一件变化的织品,一个热烈的生命,在飒飒作响的时间织机上,我为神明织出了活的衣裳。”那么,在这样的充满生命和活力的宇宙中,作为生命体的人应该怎么活着呢?这是浮士德的终极问题,也是歌德一生追问的问题。
(14)、就这样,浮士德被魔鬼变换了身躯,人生重新来过一般,变的年轻有劲。他开展他生命的体验之旅。
(15)、还在歌德生前,就有作家试图对《浮士德·一》进行续写,很快就出现了改编和续写,直到今天,各种改写、反写、重写、戏仿、讽刺都层出不穷。歌德生前同意把《浮士德》译为其他文字并积极关注过译文,今天《浮士德》已被翻译成近五十种文字,对整部作品的翻译超过二百种,对部分的翻译达四百多种。世界范围内对作品的借鉴和影射不胜枚举,更有不计其数的元素在很多作品中留下不易察觉的痕迹。
(16)、年过半百的学者浮士德沉湎于中世纪的书斋,脱离了现实生活,为烦琐、僵死的知识所困,苦闷到企图自杀,直到复活节的钟声响起,他放弃了自杀的念头。在与学生瓦格纳的郊游中,他看到了充满活力的生活,同时也遇到了靡非斯特变的黑狗。回到书斋后,浮士德与靡非斯特订立了赌约:魔鬼甘愿做浮士德的仆人,带他到天地间寻求各种满足,解除他的苦闷,而浮士德一旦发出流连忘返的赞叹,他的灵魂就将归魔鬼所有。
(17)、这正是看到单纯的理性科学和感性审美都无法满足当时人们需要的结果。
(18)、从政的失败,表明了启蒙主义者开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
(19)、因这样的理解,显然忽视了作品中很多足以驳倒上述观点的反面表征,比如作品中有很多信号显示出不确定性,有很多指征表现出深度怀疑,此外还有大量对灾难的报告,对灭亡的预测,以及随处可见的有关末世将至的弦外之音——由此简直可以把《浮士德》称为一部末世之作。同时,这样的理解,也全然将悲剧概念的主要特征和必要保留条件置之不顾。《浮士德》接受史已充分证明,如此理解与某种入世的、追求完善的意识形态以及进步的意识形态密切相关。
(20)、人的一生应该如何度过呢?歌德在《浮士德》中给出了答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你瞧,那些绿荫围绕的茅屋,闪烁着斜阳的晚红。落日西沉,白昼告终,乌飞兔走,又促进新的生命流通。哦,可惜我没有双翅凌空,不断飞去把太阳追从!要有,我将在永恒的斜晖中间,瞧见平静的世界在我脚下显现,万谷凝翠,千山欲然,银涧滚滚,流向金川。……然而新的冲动苏醒,我要赶去啜饮她那永恒的光源。”
3、歌德浮士德原文
(1)、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切身体验以及人类终将走向至善的坚定信念。“永恒的女神,引领我们上升”。
(2)、幸运的是,如此这般财富不会贬值,它只会升值,如果各国人民可以共同分享,如果各国可以自己的方式学习和借鉴。《浮士德》是“德国作家赠与世界的礼物”,同样也是世界反赠给德国的礼物;它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财富汇聚到以我们的语言写就的作品,它同样也从魏玛走向“世界各个角落”;它教导我们,凭借接受和给予,“文学就是一个世界和各民族的馈赠”——对于所有这一切,人们无需此时给《浮士德》贴上一个质检合格的标签,它由内而外就是这样一部作品。
(3)、他感叹“我们精神的翅膀真不容易,获得一种肉体翅膀的合作,可是,这是人人的生性”。浮士德的痛苦,来自这两种需求无法达到完美的平衡状态的痛苦。
(4)、《浮士德》剧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文体,歌德以此展示了何为“总汇诗”。同样,在运用戏剧形式和舞台表演方面,歌德也充分发挥了舞台剧、朗读剧和阅读剧的普遍可能性。不同类型的呈现形式,以及与之相应的接受的可能性,为理解和观看《浮士德》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各种形式相互补充,共同决定了作品的活动半径。
(5)、《浮士德》是欧洲与世界文学史上最具价值和最富影响的作品之一。同《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样被誉为“名著中的名著”,既是启蒙主义文学的压卷之作。
(6)、歌德在此处借浮士德之口所要表达的并不是说人生就是要造福人类,就是要行善积德,而是作为一个人必须精彩地活着,他要积极地去经历各种事情,去体验多样的情感,去探索人生奥妙——“人生就在于体现出虹彩缤纷”。人生活的多样可能性、存在的扩展和生命的张扬,才是歌德对人性的真正看法。
(7)、建国后,整个译介和研究工作进展不大。1978年以后,出现了董问樵、钱春绮、樊修章、绿原、杨武能等译本。研究的文章也开始丰富起来,研究歌德的著作里大多涉及《浮士德》,而专门的著作有董问樵的《〈浮士德〉研究》。此外,《名作欣赏》在191991年间连载《浮士德面面观》,角度较为广泛。这里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国内近年来的评论做一个简要的综述:
(8)、歌德反对基督教对人性的压抑,反对人的原罪必须依靠神的怜悯而自身无能为力。他认为人虽因袭罪孽,但人性中有善的胚芽,凭借着神的培养,可以自我救赎,走向崇高之路。《浮士德》中天帝与魔鬼在浮士德身上打赌,其目的就是要说明人虽然具有各种惰性和罪孽,但只要有向上向善的灵魂就可以得到救赎。所以,天帝对靡非斯陀说:“不妨把他引上你的魔路,可是你终究会惭愧地服罪认输;一个善人即使在黑暗的冲动中,也一定会意识到坦坦正途。”
(9)、《浮士德》是舞台剧,是朗读剧,但同时也是一部阅读剧。这并非说要把《浮士德》当作阅读剧来接受,而是指它同时具有阅读剧的特殊品质,或曰只有通过这种传达形式和接受方式,才能感知到其深意。比如在高山一场中,紧随梅菲斯特关于地壳运动、高山形成的故事之后,是一处重要的对圣经的影射,给出了火成说所包含的政治–革命寓意,这便是戏剧表演所无法传达的。
(10)、歌德说道,四季更替、昼夜不息、动物繁殖、植物荣枯虽然也是必然存在的,但其中一定有某种跟人类一样的东西存在,这种人、神和一切动植物所共有的东西就是孕育生命的大自然,就是生命之爱。他指出,自然遵循着必然的规律运行,这种规律具有一种神圣性,或者叫魔性,这种魔性(灵性)甚至连神都无法改变。人存在意识和理性,存在一种超越于其他生物的优越性。动物同样也有一种理性,其行动也存在着生命的悟性。哪怕是植物,四季变化之中叶落花开,因此花草与人类一样具有一种“优越性”。这种优越性,在歌德看来,就是生命之爱。
(11)、世俗的荣誉在向我招唤是谁在马背上傲视一切成千上万的人紧紧相随眼中闪着复仇的火焰工厂里的车间机器轰响人们加班加点不知疲倦紧张的手指如琴瑟跳动呆滞的表情空洞无物人将社会分成攀不完的阶梯设计出各种档次的不同消费让人生陷入无穷的享乐好像我们可以永生不死
(12)、歌德提出的“欧洲文学乃至普遍的世界文学”设想,与当时后拿破仑时代的普遍意识以及他自己的坚决的爱国主义倾向密切相关。然而时过境迁,这些设想多年后获得了新的迫切的意义,以下不妨举一例说明:
(13)、当浮士德在书斋中感觉到知识的无用和时光的流逝,他对着墙壁问自己:“为什么一种说不出的痛苦阻拦着你所有的生命运动?神创造人类,让它进入大自然,你不投身于这生动的自然,却在烟雾和霉腐里为兽骨和尸骸所围困。”接着,浮士德打开了大宇宙的灵符,他感觉到神圣的年轻的生命重新流过经络,因为灵符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他接着聆听了地灵(大自然的化身)的启示,感悟到了世界一体共在的生命在于活动,人的生命在于向高尚之路奋斗。
(14)、早在童年时代,歌德就曾观看以浮士德博士为题材的木偶剧;在去世前几周,他对自己《浮士德》剧的终场进行了最后修订,这期间相隔近75年。歌德的《浮士德》满载丰富的文学形式,唯有禀赋卓著之人以其漫长的一生,方可赋予它如此卓越的语言力量、文学塑造力,以及近乎独一无二的变化的能量。在该多声部作品中,汇聚了不同声音的言说和歌唱,有莱比锡的大学生,有斯特拉斯堡和法兰克福的狂飙突进诗人,有魏玛的古典作家,有居住在圣母广场边的老人。歌德在不同人生阶段、不同创作时期,学习和掌握了丰富的文学手段,并将之尽数用于《浮士德》创作,使之成为展示作者创作才能的集大成之作。
(15)、在民主德国,在辩证唯物主义背景下,布洛赫尚称浮士德是一位“越界者”[从西德到东德],是“乌托邦式的人的最高典范”。而d的战略家们则视浮士德为民族的榜样,进而将其“客观地置于当时阶级斗争的前线”。浮士德临终独白中所言自由的土地和自由的人民(行11580),一跃成为历史对德意志土地上第一个“工农国家”所预言的愿景。1962年,民主德国主席乌尔里希发表题为“致德意志民族”的演讲,提出上述说法,从而把这种社会主义–民族的解读固定下来。总之,《浮士德》这部地道的悲剧,形象演绎了一部作品是如何被某种说教占为己有的。这种说教宣称,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是这部德意志民族文学代表作的唯一合法继承者,是它实现和完成了作者蕴于作品中的意志。
(16)、马歇姨妈却因为喝了魔鬼调制的酒变得神经兮兮。
(17)、《浮士德》取材于欧洲中世纪的民间传说,描写了象征性人物浮士德博士一生的奋斗经历。作品结构庞大复杂,全剧没有首尾相连的故事情节,而是以浮士德的思想发展史为线索,描述他追求真理的一生。诗剧分成两部,由两场赌赛和五个阶段的悲剧构成。两场赌赛分别为上帝和魔鬼关于浮士德灵魂探索结局的赌约,以及魔鬼与浮士德就浮士德灵魂归宿的赌约。五个悲剧阶段分别为:学者悲剧阶段、爱情悲剧阶段、政治悲剧阶段、古典美悲剧阶段、改造大自然悲剧阶段。
(18)、浮士德创建的理想社会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它反映了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家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社会的美好愿望。
(19)、苏醒后的浮士德表达了一种迫不及待地要跳入生命森罗的宇宙中生活的渴望,就像巴尔扎克在《高老头》的结尾处写到的,拉斯蒂涅欲火炎炎地望着巴黎圣日耳曼区说,现在来让咱们拼一拼吧。人的生命应该如何度过?歌德的回答是去生活,去恋爱,去奋斗,去痛苦,去快乐,总之,去体验一切和经历一切。
(20)、浮士德创建的理想社会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它反映了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家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社会的美好愿望。
4、歌德浮士德的五个阶段
(1)、于是,浮士德离开了书斋。他喝下了魔汤,恢复了青春,爱上了少女葛丽卿。深陷爱中的葛丽卿却因此家破人亡,虔诚于宗教的她在狱中等待上帝的裁判。浮士德经历了瓦卜吉斯之夜群魔会,赶来解救葛丽卿,却遭其拒绝,内心感到了极大的痛苦。
(2)、人性观和政治观影响了歌德的文艺观。人们普遍认为歌德是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转变的作家,其一生融合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歌德的确有这样一个转变,但其本质上还是古典主义的,浪漫主义主要是在青年时期和“狂飙突进”精神影响下进行创作,而且比较短暂。歌德与席勒关于一般与特殊、古典与浪漫的争论,实质上体现了歌德古典主义人性观下的古典主义美学思想及其文学风格。但歌德误读了席勒,这一论争并不关乎席勒创作水平的高下。
(3)、饱含深刻的批判精神。通过浮士德的探索,作品批判了封建宫廷、教会和经院哲学等整个腐朽的封建制度及其思想精神支柱。同时,对资产阶级的殖民掠夺,残酷的原始积累,以及其自身种种不切实际的空想等,都予以揭露。
(4)、(古代文学)考研《通关秘籍》(现代文学)考研《通关秘籍》(当代文学)考研《通关秘籍》(外国文学)考研《通关秘籍》(文学理论)考研《通关秘籍》(古代汉语)考研《通关秘籍》(现代汉语)考研《通关秘籍》(语言学纲要)考研《通关秘籍》(比较文学)考研《通关秘籍》(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通关秘籍》(中国文学批评史)考研《通关秘籍》(西方文论史)考研《通关秘籍》(民间文学)考研《通关秘籍》
(5)、民族主义和意识形态化解读:自强不息,“浮士德精神”
(6)、还有一类解释,同样出于为民族政治服务的目的,对浮士德进行了工具化处理。这种解释承认浮士德进取中的迷茫,也承认他的过失和罪过,然而却把这一切解释为对“悲剧性”之伟大的证明:错误和迷茫是伴随客观的、人道的进步出现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历史进程赋予了其正当性,无论是凶手还是牺牲者,都不得不接受这些代价。
(7)、本版本的《浮士德》只能提供一个阅读本,注释也只能把它当作一个读本来对待,这样就难免会偏离完整的、完全的文本实践,不得不又是用文字来解释文字。如有某些地方会对舞台演出有所启发,那么则希望这些地方会对导演、演员、舞台设计师或技术员有所帮助。但注释首先要唤醒的是读者自己对舞台的想象力。它们当启发读者,走出书本上的文字,开启想象力,去想象那个奇妙的自由的舞台。因为虽说《浮士德》是一部舞台剧、朗读剧、阅读剧,但它终究是为此一完全“不可想象”的舞台[读者想象力中的舞台]创作的。
(8)、自1819年起,拉齐维乌侯爵多次在柏林以配乐诗朗诵形式,上演了《浮士德·一》中的部分场景,由此开辟了为《浮士德》谱曲的先河。从此,在作品接受和影响史上,音乐一直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学者为迄今为止所有与《浮士德》相关的谱曲做了详尽的目录。)在音乐谱曲中,一部分是受歌德《浮士德》启发、与其内容相关或由之派生的合唱和康塔塔(如李斯特等人的作品),一部分是歌剧(如柏辽兹和古诺等人的作品)、交响曲加合唱(李斯特和马勒)或纯器乐作品(瓦格纳和鲁宾斯坦),还有一部分是大量个别的对《浮士德》中歌曲的谱曲(采尔特、舒伯特、舒曼、瓦格纳等)或对某些场景的谱曲(柏辽兹、舒曼)。
(9)、歌德的《浮士德》根据德国一个炼金术士向魔鬼出卖灵魂以换取知识和青春的古老传说,反其意而之,演示了广阔、深邃而崇高的人生内容,为人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唱了一出迄今响彻寰的凯歌。在第一部正文前面,还有一幕提纲挈领的“天堂序曲”,为全剧的主题思想奠定了基调。
(10)、《浮士德》被称为西方人的世俗圣经。《浮士德》的构思和写作,贯穿了歌德的一生。从1768年开始创作,至1832年去世前完成,共用60余年,他把《浮士德》看作自己一生的主要事业。
(11)、通过浮士德的人生经历,总结了资产阶级几百年的精神发展史,赞美了他们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宣传了启蒙思想,号召摆脱中世纪的愚昧状态,克服人类内在和外在的矛盾,创造资产阶级的理想王国。
(12)、《浮士德》是歌德创作生涯中最为重要的巨著,这部诗体悲剧历时60余年创作而成,熔铸了歌德全部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的体验,是其历经毕生探索而得出的思想艺术总结,其它作品则是这部“巨大的自白的许多片断”,它也代表着当时欧洲文学的最高成就,在欧洲文学史上与《荷马史诗》《神曲》《哈姆雷特》并称为欧洲文学的“四大名著”。
(13)、浮士德反映了资产阶级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也反映了资产阶级特有的局限性。从歌德自我的精神探索和欧洲知识分子奋斗历程中,歌德提炼出的五个阶段,以探索人生真谛、实现理想、有作为的进取精神一以贯之,推动浮士德一一经过具有代表性的五个探索阶段,概况了欧洲自宗教改革以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探索人生、追求真理的整个过程。同时,在探索过程中,浮士德只满足于个人的探索,追求思想领域的真理,一旦面临现实困境便选择逃避,其最终的理性王国也是建立在掠夺和占有的基础上,客观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和阶级本质。
(14)、显而易见,该部悲剧的目标是公演。人们应当听到诗句台词,听到歌曲和合唱,看到哑剧表演,欣赏到按舞蹈设计的芭蕾舞场景;人们应当对魔法、“魔幻的”角色变换、舞台场景变换、火水云的游戏等如身临其境。
(15)、天使和魔鬼打了一个赌,倘若他能俘获浮士德的灵魂上帝就奖世界让给他,魔鬼给城市带来了瘟疫,浮士德想找出解药却找不到,他只能眼睁睁看着他,魔鬼和浮士德订立契约,魔鬼以仆人身份出现,带着浮士德开始新的人生。
(16)、《浮士德》吸纳了丰富的诗歌形式,同时也吸纳了丰富的戏剧形式。歌德把自己创作的多部戏剧称为悲苦剧,单单把《浮士德》称为悲剧。还在1797年歌德重拾《浮士德》创作之际,他就表达过自己的疑虑,他担心“写一部真正的悲剧”,“这一尝试或许会毁了”他自己(1797年12月9日,致席勒)。继而在《浮士德》即将杀青时,他再次进一步表示:“我天生不是悲剧作家,因我天性随和;纯悲剧事件不会让我感兴趣,因它本质上必是不能和解的,而在这样一个平庸至极的世界,我觉得不和解简直是荒唐的。”(1831年10月31日,致采尔特)
(17)、作为人类的代表,浮士德概括了人类积极进取的精神,反映了人性的双重性,其探索“囊括着人类全部的历史”。虽然浮士德历经挫折,但他积极探索,表现出向善的精神。其死后灵魂被上帝带上天国,彰显的是对其一心向善之精神的褒奖。此外,浮士德的身上也体现着善与恶、灵与肉的冲突。一方面,他不满足于既有的生活,另一方面他也时常沉迷于名利、地位和权势之中,虽然最后摆脱了现实诱惑和个人欲求的束缚,但是他抵达理想世界的曲折过程本身就说明了其人性内在冲突的存在。浮士德的矛盾展示了人类自身的复杂性和真实性,反映了人类探求真理的艰巨性以及歌德对人类终将走向至善的坚定信念。
(18)、向崇高的境界飞升无疑是他主导的方面,但他那“沉溺于爱欲”,亦即贪图眼前的享受,以至不惜与宫廷同流合污,去干镇压起义的勾当。这充分反映了他身上那渺小的、庸人习气的一面。正是存在着这一面,那善良、纯洁的葛丽卿及其一家成了他的牺牲品。
(19)、烦恼之馀,魔鬼适时出现,引逗他出卖灵魂,交换条件就是让他的人生重新开始,给他机会去品嚐所有过去为了知性而放弃的体验。
(20)、*本文节选自歌德:《浮士德第二部》,谷裕译注,商务印书馆,2022年,附录一前两部分,感谢商务印书馆授权转载!
5、歌德浮士德
(1)、写浮士德带领人们在国王赏赐的一块封地上用劳动开辟了万亩良田,创建了一个人间乐园。征服大自然的成功,使浮士德感到无比欢乐,便情不自禁地喊出:“停一停吧,你真美丽!”于是倒地而死,结束了探索的一生。但他的灵魂并未被魔鬼带走,而是被天使接到了天堂。
(2)、人们把《浮士德》当作我们民族文学的主要作品,进而把它当作表现德意志性的奠基之作,驱动这一切的杠杆的支点,在于悲剧的核心人物,也就是所谓的“从德意志性格中”刻出来的那位。《歌德的〈浮士德〉作为世俗的〈圣经〉》,1894年拉诺尔如是命名自己的专著。由这样的视角观之,浮士德这一怪异的形象被理解为一位榜样–典范式人物,而这位毫无耐心、永远躁动、毫无节制、永不满足的自我中心者的形象,则被美化为民族神话。
(3)、《浮士德》第一部中甘泪卿的形象一方面来自塞森海姆的弗里德丽克,另一方面来自《哈姆雷特》中的奥菲莉娅。浮士德身上有哈姆莱特的影子,甘泪卿的哥哥瓦伦廷也让人想起奥菲莉娅的哥哥莱奥提斯。瓦尔普吉司之夜这一场戏中的魔女盛会,很像是模仿了《麦克白》和《仲夏夜之梦》。第二部中浮士德与海伦所生的孩子欧福良是为了纪念诗人拜伦。
(4)、既然歌德认为这样的“集体”是作品的真正作者,那么本版则将在注释中,清楚注明作品中包含的大量此类细节,其目的是为让读者更好理解剧作,而非罗列各种证明。因就《浮士德》对外来财富的学习借鉴来讲,很多地方并非拿来就用或淡化出处,也并非因化用而使出处显得无关紧要,而是保留了可以辨认其出处的形式。
(5)、因此说剧中有很多地方,只有通过阅读才能理解到其深意。再比如所有舞台技术都无法呈现终场中,炽天使神父如何把有福童子接纳到自身之中,好让这些不谙世事的童子,用他的眼睛观看山涧;或者对于浮士德的不朽、裹缚他的丝絮被解开、从苍穹的霓裳中,/走出最初的青春力量等等,人们都只能通过想象去感知。
(6)、《浮士德》是歌德的毕生力作,前后经过了60年,它属于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巨著之奠定了歌德在文学上的崇高地位。
(7)、《浮士德》是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歌德的代表作
(8)、歌德的《浮士德》全称《浮士德:一部悲剧》,副标题给出的文体形式成为某种预设的标签,从一开始就阻止了对框架内事件,在历史乐观主义–目的论意义上的理解。因此,断不可因循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解释传统来理解这部剧作,比如把它说成是有关个体或以浮士德为代表的人“类”日臻完善的教谕诗,或认为它是对——包括科学认知领域,技术–工业领域,令自然屈从人类或人类经济、社会、政治关系方面(无论人们怎样把这一过程说成是“辩证的”,无论人们认为这种预言具有怎样“乌托邦”特征)——有着明确目标的“客观”进步的赞美。
(9)、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发展变化为线索,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写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得十分完好的诗剧。
(10)、根据爱克曼1827年5月6日的谈话记录,歌德说道:“一个从迷茫中不断向着更好方向进取的人值得去救赎。”当然这句话还有下文:“这虽然是一个时时起作用、可以解释某些场景的好的想法,但它并非整个场景,尤其不是每一个场景的基本理念。”尽管如此,人们仍然根据这一表述,广泛地把《浮士德》解释为一部“向着完善发展”的作品,把整部剧解释为一部向着值得救赎去努力的修炼剧。
(11)、这段谈话发生在歌德去世前不久,他刚刚在几周前完成了对《浮士德·二》的最后修订,并且把誊抄稿封存起来。为照顾客人,谈话是用法语进行的。在歌德毕生作品中,没有哪部比《浮士德》更符合这段表述。
(12)、歌德在《穆罕默德之歌》中把先知穆罕默德比作一条大河,它一路上吸纳无数细流、小溪、支流,不断增涨,变得雄壮,然后它把所有这些“珍宝”都带向海洋:伟大循环中云的最初孕育者。同样,在《浮士德》中也汇聚了丰富的支流。而该诗中“等待着它们的缔造者”同时也是它们的接纳者,对于《浮士德》相应的是成文和影响史。因歌德在此吸纳、接受到其作品艺术形式中的一切,又随他重新回到“集体”。
(13)、也就是那种重视现世享受,重视享乐的精神生活。温克尔曼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变得伟大,如果可能的话,伟大得无可比拟的唯一方式,就是模仿古代人。”
(14)、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1923)一书中称浮士德这个人物形象是西方近代整个文化时期的象征。他认为浮士德式的文化是“意志文化”。这种文化的动力就像浮士德不断“追求”那样,促进历史向前发展,而赋予行动的主体在世界和历史上以自我完成的目的。
(15)、浮士德精神源自于德国著名作家的歌剧《浮士德》。
(16)、而魔鬼挑唆少女哥哥瓦伦丁和浮士德争斗,瓦伦丁死于浮士德剑下。少女成了镇子的罪人,冬天,她生下了自己的孩子,孩子得不到救助在雪中悲惨地死去。
(17)、歌德曾如此评论卡尔德隆的剧作《坚贞不屈的亲王》。然而,但凡可以充分理由如此评价世界文学中某部作品的话,那恰恰非歌德自己的《浮士德》莫属。
(18)、回复“测试2”,可获取现当代文学基础测试题;
(19)、于是人们决定与撒旦为友在虚假的号子声让自我满足可这断裂的痛苦如何消除早就有人说了“飞矢不动”眼望星空脚踩大地在现实中受理想的指引价值是人生的灯塔现实能将幻想屏蔽看清现实顺应而活任何动物都有此本能人可以心怀梦想去行动现实的土壤里盛开理想的花朵
(20)、整个一部浮士德给我们的启示是歌德已经把艺术的浮士德上升到了一种精神的浮士德,一种内在的自主驱动力。从小我到大我进取,超越自己的能力和极限,去完成伟大的历史使命。
(1)、在歌德看来,如果一味满足自己的私欲、爱欲,那么必然会导致现实的悲剧,从而给对方和自己带来无尽的痛苦。
(2)、《浮士德》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一部长达12111行的诗剧,第一部出版于1808年,共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部共二十七场,分五幕。
(3)、对此,在一次魏玛计划上演《浮士德·一》、歌德要亲自把剧本改编为独角戏时,他曾经说:“这与演出要求差别很大,需要牺牲很多东西,要以其他方式代替,实在又提不起情绪。”(1815年5月1日,致信布吕尔)无论如何,《浮士德》剧很晚才被搬上舞台。1809年1月13日的上演算是开端,那次是以当时流行的中国皮影戏形式,也就是借助剪影,在魏玛剧院上演了几个场景。据当时在场的阿贝肯称:“那场面十分滑稽,格雷琴、瓦伦汀、浮士德和梅菲斯特都是用黑纸剪出的指头大的小人儿,在歌德面前晃来晃去。歌德则安静地观看。第二天他对席勒的夫人说,‘他感觉自己死了一百年了’。”
(4)、梅菲斯特是恶的化身,他是虚无主义、颓废主义、悲观主义的代表,是欲望的化身。梅菲斯特蔑视理性,仇恨人类,自称“恶”是其本质,对社会和人类持悲观、虚无的态度,概括了新兴资产阶级极端利己主义者贪婪、冷酷的精神特征。
(5)、关于诗剧的性质。绿原在其译本前言中称之为“富有鲜明的乐观主义的性质”的悲剧。余匡复在1991年编写的《德国文学史》中提出:《浮士德》同时包含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是严肃的正剧,因为诗剧的结局是光明的,作者对人生意义和人类前途的回答是乐观的、肯定的。
(6)、为歌德之创作做出贡献的,大多是一些无名英雄,他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行为方式、讲话方式反映到歌德这位伟大的人类观察者、形象塑造者的作品中。希腊人和犹太人参与了创作——希腊神话和犹太圣经奠定了《浮士德》的基础;除世界各地和各个时代的文学家外,还有无数其他人(在狭义或广义上)“共同撰写”了这部集体创作,他们有神学家、哲学家、自然科学家,有政治家、法学家、经济学家、军事理论家,有工程师、技术员,有历史学家、语文学家、百科全书编纂者,有建筑师、雕塑家;还有画家特别是素描画家,歌德或收藏有他们的原作或复制品,或通过他人描述得知他们的作品。很多作品都给予了他很大启发,为《浮士德》的语言和戏剧人物、动作、场景等提供了模式。
(7)、关于《浮士德》的解读和注释,已有160余年历史,在此期间,有很多研究一度追随过时的问题意识,制造了不少学术包袱,本注释版力图卸掉这些包袱;还有很多研究是对作品的误解和曲解,本注释版或对之加以清除,或对之进行重新审视。此外还有某些部分,则完全出于习惯,或出于无知,至今无人注疏。这尤其涉及作品与时代史、自然科学、神学和文化史的关联,而恰恰是这部分内容,使《浮士德》成为一部恢宏的尘世之诗。
(8)、通过歌德所言敞开的大门,在他所言双向行进的大街上,世界各地的访客、信件、报纸、杂志、赠画、赠书往来穿梭。歌德根本不曾提到德意志各邦国之间的界限,而是直接说,从魏玛“通向世界各个角落”!歌德在那些年里亲历了交通技术不断发展给人们的活动和“交流带来的便利”,然而对于歌德来讲,这并不仅仅局限在工商贸易领域,而是它必定会促进一场新的广泛的精神“交流”。
(9)、1831年,在歌德与福尔斯特的一次谈话中,当后者说到“把《浮士德》改编为能在咱们的(魏玛)舞台上演的程度,实在难上加难”时,歌德表示,他“从一开始便没想过要在舞台上上演”。然而,这一宣称却与文本给出的信息相互矛盾。因文本针对导演和演员、舞台设计师、舞台技术员、化妆师等,给出了成百上千条直接或间接的提示。此外,《浮士德》中显然倾注了歌德经年积累的舞台实践经验,因他在担任魏玛剧院领导期间,不仅上演话剧,而且也与轻歌剧和歌剧的导演、舞剧的舞蹈设计者打过许多交道。
(10)、《浮士德》是用诗剧形式写成的,全书共有12111行,题材采自十六世纪的关于浮士德博士的民间传说。浮士德原是个真实人物,生活在十五世纪。
(11)、浮士德在那时,其实是胸怀大志的,他说:“我要投入时间的急流里,我要投入事件的进展中……快乐对我而言并不重要,因此我若在某瞬间说:‘我满足了,请时间停下!我就输了。’……我要用我的精神抓住最高和最深的东西,我要遍尝全人类的悲哀与幸福。”
上一篇:精选叔本华人生的智慧读后感博客102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