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农业谚语

1、五条农业谚语

(1)、三月清明榆不名。二月清明老了榆。(榆:指榆钱)

(2)、本乡人民自古以来即以农为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发展和产生了许多有关农业的气象谚语,举例如下:

(3)、好钢用在刀刃上,好肥用在攻穗上。麦追黄芽谷追节,玉米追的七个叶。冷田热底,增产无比。

(4)、水荒百日,旱荒一年。水荒一条线,旱荒一大片。

(5)、烂“落苏”(即茄子)多,烂铃(指棉花)也多。

(6)、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齐。寒露楼青稻,霜降一齐倒。

(7)、处暑下雨烂谷箩。气温与农业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

(8)、谷花养在泥洞里,麦花养在裂缝里。麦怕三月寒,棉怕八月连阴天。

(9)、土壤中的养分从那里来?除了土壤中原有的养分外,主要靠施肥来充补,因为农作物收获后,要从土壤中带走一定量的营养元素(如小麦每100公斤籽粒中含氮4公斤、含磷0.45公斤、含钾0.6公斤)。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并带走的营养,必须以肥料的形式如数归还,否则就会出现“贫血症”(养分贫瘠)或“富积症”(补充过量)。只有达到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各种养分平衡,才能实现优质、高产。但是,施肥过多也会造成减产。如氮肥施用过多,常常会造成庄稼疯长,贪青晚熟,病虫加重,容易倒伏,籽粒秕小,品质下降,产量降低。“惯养出娇子,肥田出秕谷”就是这个道理。要想获得高产,首先要施足底肥。底肥有两个作用,一是可以培肥和改良土壤,二是可以不断地供给庄稼整个生长期的养分。一般用肥效持久的有机肥和复合肥作底肥,追肥主要是氮肥。如小麦的施肥方法为:有机肥和磷、钾肥的全部、氮肥的70-80%作底肥,氮肥的20-30%作追肥。玉米施肥方法为:占施肥量的10-20%作底肥(又称种肥),80-90%作追肥。追肥一般都在作物的需肥高峰期(大生长期),如小麦在起身期,玉米在拔节期。只有合理施用肥料,才能优质高产。农谚“底肥不足苗不长,追肥不足苗不旺”。施肥不合理,产量出问题。肥料施不够,产量打折扣)。就是这个道理。

(10)、跐(ci)着麦穰垛看荒花儿。注:麦收以后,将麦穰垛起来的时候,棉花就要开花儿了。

(11)、叶片是制造有机物的工厂,没有叶片农作物就会减产。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散养畜禽较多,畜禽啃青给农作物的产量造成了很大影响,为禁止畜禽啃青,很多村成立了护青队。禁止畜禽啃青成了当时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

(12)、很多农民朋友常年种植小麦,一旦小麦连续种植三年,这个时候就要选种,如果不选种的话就要换个品种种植,否则产量就要下降。

(13)、1黄花见白花,四十五日上轧车。农业气象谚语六月盖夹被,田里不生米。

(14)、 地利,是指农业生产中的土、肥、水各个环节的重要经验。土地、肥料和水都是农作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15)、不怕初一下,就怕初二阴。注:初一下雨不要紧,初二阴天可能半月内要有阴雨天。

(16)、一个盲人到亲戚家做客,天黑后,他的亲戚好心为他点了个灯笼,说:“天晚了,路黑,你打个灯笼回家吧!”盲人火冒三丈地说:“你明明知道我是瞎子,还给我打个灯笼照路,不是嘲笑我吗?”他的亲戚说:“你犯了局限思考的错误了。你在路上走,许多人也在路上走,你打着灯笼,别人可以看到你,就不会把你撞到了。”盲人一想,对呀!

(17)、嘴哈气,麦下地。肥料与农业肥料建设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18)、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19)、有钱难卖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注:农历五月麦收,需要旱天晾晒,夏季作物需要蹲苗也不需要过量雨水;六月夏季作物需要雨水生长。

(20)、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秋禾夜雨强似粪,一场夜雨一场肥。

2、农业类的谚语有哪些?

(1)、立镰芝麻卧牛黍,高粱就得四遍锄。高粱锄三遍,麦子都不换。

(2)、三年不选种,增产要落空。好儿要好娘,种田要好秧。

(3)、农历五月小麦收获后,秋作物在幼苗期,需水量小,此时干旱利于根系下扎,经过蹲苗,能降低株高,防止后期倒伏。到了六月秋庄稼进入拔节大生长期,需水需肥进入高峰,这时若连续降雨,对作物生长发育有利,容易实现高产。

(4)、冷风冷雨秧要坏,放水撒灰盖被盖。青苗不可毁,晚苗不可赖。

(5)、奶多孩儿胖,人多力量强;春积千担肥,秋收万斤粮。扫帚响,粪堆长;粪堆长,庄稼旺。

(6)、青蛙开口早,早禾一定好。竹开花,饿死农家。

(7)、如果芒种时刮北风,那么秋季雨水就比较少,容易出现秋季干旱,不利于秋粮作物生长,从而影响秋粮的收成。这句话主要在湖南一带流传,不知道其他地方,是否符合呢?

(8)、泥干百日为粪,粪干百日成泥。要得田头有,粪筐不离手。

(9)、豆薅三道颗颗圆,谷薅三道压断田。豆见草,没有好。

(10)、驴粪谷子羊粪麦,大粪揽玉米,炕土上山药。

(11)、山上有果,垌上有禾。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

(12)、冬至离春一百零五到清明。养了三年蚀本猪,田里好来勿得知。

(13)、一场冬雪一场财,一场春雪一场灾。冬雪一条被,春雪一把刀。

(14)、芒种这个时候,既是收麦的时节,也需要尽快种上秋季庄稼,否则就会错过最佳生长期,影响到作物的产量。

(15)、端午落雨还好熬,初六落雨烂脱瓦。夏至三朝雾,出门要摸路。

(16)、小满前后,种瓜种豆。小满暖洋洋,锄麦种杂粮。

(17)、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秋分不割,霜打风磨。

(18)、在庄稼生长发育过程中,有需要养分的特殊时期。这个时期一旦养分不足、过多或比例不合适,对作物的产量影响最大。如种子发芽后对磷的需求特别强,此时缺磷,以后大量补施,也挽回不了苗期的损失。如小麦苗期缺磷,会出现苗弱小,叶色红,分蘖少,次生根少,冬前培育不成壮苗,以后就是加倍补施也难以弥补。另外庄稼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还有一个需肥最多时期。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大部分追肥应在这个时期施用,从而发挥肥料的最大效率,不同的作物需肥最多的时期也不相同,如小麦在拔节—抽穗期;玉米在拔节—抽穗前;棉花在现蕾后;西瓜在幼瓜膨大期,西瓜在结瓜前施氮肥过多易化瓜(受精后子房不膨大),要做到结瓜前控,结瓜后促,达到不徒长,不早衰,结瓜早,瓜个大;施肥施到劲头就是这个道理。“上粪一大片,不如一条线,千撒不如一点”。主要指追肥,不管玉米、小麦或其它作物在追肥时,把肥料撒到地表面,易挥发影响肥效(特别氮肥)。不如用楼窜施(一条线)或穴施(一点)。

(19)、冬至农谚:冬至刮北风,注意防霜冻。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纷纷步难行。

(20)、大暑到立秋,积粪到田头。立秋无雨,秋天少雨;白露无雨,百日无霜。

3、有哪些农业谚语句子

(1)、谷雨农谚:谷雨栽上红薯秧,一颗能收一大筐。棉花种在谷雨前,开的利索苗儿全。

(2)、寒露畜不闲,昼夜加班赶,抓紧种小麦,再晚大减产。

(3)、正月十五日上元节下雨,清明节会是晴天。九月九日重阳节到九月十三日无雨,冬季雨雪天气少,会出现—冬干旱。

(4)、麦田杂草年前化除比年后效果好,年后麦垄封行所以效果不好。虫要早治,如地下虫、包囊线虫等病虫害必须在犁地时土壤处理,出苗以后出现症状再去防治,就是增加5-10倍的投入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5)、生粪上地连根环。 鸡粪肥效高,不发烧死苗。 

(6)、春分农谚:春分无雨化春耕,春分有雨是丰年。春分前后怕春霜,一见春霜麦苗伤。

(7)、小满农谚:小满小满,麦粒渐满。小满不满,芒种开镰。小满节气到,快把玉米套(串)。

(8)、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9)、床上困勿得,田里了勿得。六月初一雷个响,棉花便个梗。

(10)、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

(11)、鱼靠水活,苗靠粪长。 春肥满筐,秋谷满仓。 

(12)、枣儿红肚,磨镰割谷。写出五条关于农业的谚语朝虹雨,夕虹晴。

(13)、1包谷种不晒,一冬必得坏。宁要一斗种,不要一斗金。

(14)、释义:下了很久的雨了,现在有南风吹来了天天很快就会转晴了。

(15)、冻断麦根,牵断磨绳。〈麦丰收〉冬至油菜,年大麦。

(16)、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17)、 肥料是庄稼的粮食。只有通过施肥来保持土壤肥力,人们才可以真正地放弃刀耕火种加撂荒土地的原始耕作方式.推动农业向高级阶段方向发展。

(18)、六月里迷露,要雨到白露。三朝雾露发西风,若无西风雨不空。

(19)、不怕旱苗,只怕旱籽。三年收两头,锅巴盖墙头。

(20)、疏禾有谷粜,密禾捞柴烧。早禾插到立夏,插无插也罢。

4、10个农业谚语及解释

(1)、柳毛开花,种豆点瓜。柳絮乱攘攘,家家下稻秧。

(2)、本乡人民勇敢勤劳,天资聪颖,在长期的农业劳动中不断创造大量的气象谚语,同时产生大量的农业谚语,有力的推动了农业生产,这些谚语是本乡人在农业劳动中不懂创造大量的气象谚语,同时产生大量的农业语,有力的推动了农业生产,这些语是本乡人民的精神财富,它激发着人民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它将更加发扬光大,其具体的通俗语如下:

(3)、包谷种不晒,一冬必得坏。宁要一斗种,不要一斗金。

(4)、冷收麦,热收秋。降雪与农业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

(5)、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

(6)、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六月下连阴,遍地出黄金。

(7)、三耕六耙九锄田,一季收成抵一年。三道犁头三道耙,穗子长成狼尾巴。今年不翻冬,明年粮仓空。

(8)、三亩棉花三亩稻,晴挨好,雨挨好。上昼薄薄云,下昼晒煞人。

(9)、雨水农谚: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雨水草萌动,嫩芽往上拱,大雁往北飞,农夫备春耕。

(10)、麦浇芽,菜浇花。农业谚语二七月秋,里里外外施到抽

(11)、六月晒得鸭蛋熟。六月里盖被,十二月里无米。

(12)、种地没有鬼,全仗粪和水。粪草粪草,庄稼之宝。

(13)、晴天,天高气爽,气流上升,鸟类易在高空飞翔。阴雨天到来前,气流下沉,天气闷热。鸟儿、昆虫(如蜻蜓、蒙虫等)难以高飞。蚂蚁搬家,蛇出洞、水缸出汗、蛤蟆叫等出现的异常现象都是大雨到来的前兆。

(14)、杨叶钱大,快种甜瓜;杨叶哗啦,快种西瓜。

(15)、过了“惊蛰”节,春耕无停歇“春分”秧壮,“夏至”菜黄。

(16)、农业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在农业生产中,广泛流传的一种固定的语句。它用简单通俗、精练生动的话语,总结出丰富的种植经验,反映了深刻的道理,体现出广大劳动人民超凡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17)、风刮一大片,雹打一条线。春旱谷满仓,夏旱断种粮。

(18)、桐树花落地,花生种不及。桐花落地,谷种下泥。

(19)、玉米中耕越早越好,玉米出齐苗后,要及时中耕除草、间苗、定苗。根据品种合理留苗。高产玉米施肥要做到:播种前亩施种肥(一铵或二铵)5-10公斤;拔节期亩追玉米配方肥50公斤;授粉后追尿素20公斤。有条件亩施有机肥1-2方,并及时防治病、虫、草害,就能实现高产。

(20)、小暑起燥风,日日夜夜好天公。五月南风落大雨,六月南风海要枯。

5、五个农业谚语是什么

(1)、400、枇杷开花吃柿子,柿子开花吃枇杷。

(2)、寒食刮了坟头土,大旱四十五。注:清明共四天,第一天为大寒食,第二天为二寒食,第三天为三寒食,第四天清明。寒食是扫墓的节气,这两天刮大风今后可能要大旱。

(3)、早上红云由东到西超过头顶,不出一日有雨。所以“朝霞不出门”。晚霞、傍晚火烧云,红云形如鲤鱼斑,来日定是大晴天。

(4)、冬至前头七朝霜,有米无砻糠。有关农业谚语犁田过冬,好过担粪壅。

(5)、粪草粪草,庄稼之宝。 种地无巧,粪水灌饱。 庄稼要好,肥料要饱。

(6)、小雪农谚: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小雪不见雪,来年农民歇。

(7)、立秋农谚:立秋有雨样样收,立秋无雨人人忧。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

(8)、稔子结卜,耙田撒谷;稔子“清明”“谷雨”紧相连,

(9)、很多的~自己选选吧~农业谚语大全有关的农业谚语有以下:

(10)、释义:日落就是太阳下山,胭脂红就是有晚霞,连起来就是傍晚的时候晚霞像胭脂那样红,第二天即使没有雨也必然大风。

(11)、芒种农谚:芒种有雨豌豆收,夏至有雨豌豆丢。芒种刮北风,旱情会发生。

(12)、黄鹂来,拔蒜薹;黄鹂走,出红薯。燕子来,种苋菜。

(13)、未秋先秋,踏断蛮牛。(干旱需戽水)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14)、庄户地里不要问,除了雨水。有什么关于农业的谚语诗歌雨打清明节,干到夏至节。

(15)、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

(16)、三伏要把透雨下,丘丘谷子压弯桠。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17)、物候与农业(以指示作物为指标预报农时)

(18)、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物候与农业(以指示作物为指标预报农时)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

(19)、10禾踩三道黄如金,棉锄七次白如银。棉锄七遍大如拳。谷雨农事谚语谷雨到立夏,就把小苗挖。

(20)、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B.V

(1)、圩里干死怕淹,山里淹死怕干。不怕种子旱,就怕秋苗干。

(2)、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农业谚语麦要浇芽,菜要浇花处暑根头白,农夫吃一赫稻如莺色红,全得水来供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六月不热,五谷不结六月盖了被,田里不生米梨花白,种大豆樟树落叶桃花红,白豆种子好出瓮立冬蚕豆小雪麦,一生一世赶勿着清水下种,混水插秧立了秋,在小一齐揪旱插,早活;快长,快大不怕天旱,只怕锄头断六月到,卖棉被,买灰料会插不会插,瞅你两只脚买种百斤,不如留种一斤七月秋,里里外外施到抽一季草,两季稻,草好稻好夏至后压,一担苗,一担薯会种种一丘,不会种种千丘花草田种白稻,丘丘有谷挑千处粪田,不如一处来粪秧立秋前早一天种,早一天收破粪缸,不用甩,壅田多餐饭种田不施肥,你骗它,它骗你荞不见霜不老,麦不吃风不黄要想多打粮,包谷绿豆种两样种种甘薯种种稻,产量年年高头麻见秧,二麻见糠,三麻见霜春插时,夏插刻,春争日,夏争时麦盖三层被,枕着馒头睡.瑞雪兆丰年春光一刻值千金,廿四个节气勿等人。

(3)、荞麦见霜,粒粒脱光。八月初一雁门开,大雁脚下带霜来。

(4)、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纬度播期有很大差距,从北向南每递减一度,播期推迟4—5天。如北方冬麦区播期为9月中旬—10月上旬;黄淮冬麦区为9月下旬—10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冬麦区为10月下旬—11月上旬;长江上游及华南冬麦区为11月上、中旬。许昌地区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5)、三年收两头,锅巴盖墙头。圩田好种,梅雨难过。

(6)、谚语是在民间广泛流传的简单而简洁的短语。其中大部分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的实际经验,一般是口头流传下来的。它大多是一个容易理解的短句或押韵的口语形式。

(7)、 “天时”“地利”“人事”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的配合和有效的联系,正体现了农业操作的程序:节令农时、改土深耕、施肥积肥、农田水利、预测旱涝、合理播种、防虫除害、收获贮藏等方面的知识经验,每个环节都有各自的谚语与之相对应。谚语以其通俗简短、生动活泼的语言渗入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农业谚语是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窗口,它以其简洁的语言,表达着农民的心声和爱憎。农业谚语在汉谚中数量大,是汉谚中具有民族特色的一部分。高尔基曾说:“谚语和歌曲经常是简短的,其中包含的思想和感情,可以写出整部整部的书来”。农业谚语的历史之久远,流传之广泛,数量之繁多,以及知识概括,经验总结等方面都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历史特点,农业谚语在今天仍然不失为传播农业生产经验的一种有效的途径。中国的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反映农耕文化的谚语浩如烟海,这些农业谚语在当今社会,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安排农业生产,“天时”“地利”“人事”这三个方面的配合和联系上,仍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参考价值。由于我国的古代农业主要是靠天收获,因此,农民对自然气象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十分的注意,因此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天气谚语。

(8)、小麦生长的好坏,产量高低与播种基础有密切关系。只要深耕细耙,测土配方施肥,选用优良品种,适期适量播种,及时防治病虫草害,就会有好收成。如河南省1949—2009年建国50年来,小麦平均单产由5公斤增长到375公斤,增产了82倍。许昌县陈曹乡史庄村1100亩小麦2007—2009年,连续三年平均单产突破600公斤,10亩攻关田单产达68公斤。建国50年来小麦品种进行了8次更新换代,化肥从无到有,从施用农家肥,到单质氮肥,又到现在的复合肥和配方肥。为小麦的优质、高产、稳产、高效奠定了物质基础。

(9)、人事,是指农业生产中人和地之间的关系,以及有关“植”“保”“收”等环节的经验。人和地的关系甚为密切,两者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成正比的,我们不可以忽视人在农业生产中的主观能动性,如“人勤地也勤,粮食堆满囤”、“人勤地情深,黄土变成金”、“地里埋着宝,只要勤快就捡到”、“人不亏地皮,地不亏肚皮”;    

(10)、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霜降到立冬,种麦莫放松。

(11)、小麦黄的时候就可以收了,等到完全干了收获就会丢掉很多粮食,说的收麦子要抓住时机才行;农村里面的种地都是讲究一个时机,大家把握好了才能收获多。

(12)、良种无良法,神仙也无法。基肥施得少,十成产量八成了。

(13)、秆黑粉,不抽穗;散黑穗,不长粒;腥黑穗,粒腥味

(14)、谚语跟成语一样都是语言整体中的一部分,可以增加语言的鲜明性和生动性。但谚语和名言是不同的,谚语是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名言是名人说的话。

(15)、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么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利希顿堡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联删!
句子汇(www.juzih.cn)致力于高质量知识类免费分享,持续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让知识获取更便捷!

上一篇:精选个人签名模板113句 下一篇:没有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