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的资料
1、叶圣陶的资料简介100字
(1)、这些宝贵的经验,被他尽数写入了一本叫做《作文批改二十例》的小册子。他认为批改要以尊重为前提,以鼓励为主,可以修改词句、纠正谬误,却不要增损情意。
(2)、最重要的是,叶圣陶在出版领域提倡使用白话文。 他的杂志和报纸大多使用白话文,这极大地方便了记者和读者的阅读。所有的这些贡献促进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3)、“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尽管费尽心力,百般周旋,无奈160吨纸张积压,而川西出版处和《川西日报》因为报纸、书籍销路不畅也停止了购买嘉乐纸。产品滞销造成生产过剩,而生产过剩又引发了其他严重情况,再加上岷江电费较成都、重庆两地都高,无法降低成本与两地的纸厂竞争。嘉乐纸厂终于在1950年6月16日宣布机动性停工了。1950—1952年间,嘉乐纸厂四起四落,最后在1952年7月正式提出公私合营的申请。期间,李劼人先生一直不离不弃,呕心沥血。
(5)、这篇文章是如何表现叶圣陶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的?请举例阐述。
(6)、“未厌”书斋中,“笃思好学”、“倾心文教”、“开明夙风”、“西南羁绪”、“涓泉归海”、“忆昔吾苏”六大板块展现了圣老在峥嵘岁月中践行孟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君子之道。
(7)、A.提醒主人B.能赶走蛾子C.能帮助渔妇D.能阻止女子的轻生
(8)、《瞎子和聋子》一文中,瞎子和聋子在风车的帮助下对换了,他们过得很快乐。()
(9)、叶圣陶先生是生长于苏州,从苏州走向全国的一代师表。与圣老知交二十余年的茅盾先生,在1943年为其祝五十寿时写到:圣老的作品于“初无惊人处”透露着他朴素谨严的作风与敦厚诚挚的情感。1946年,圣老为开明书店二十周年写下“堂堂开明人,俯仰两无愧”的诗句,尽显圣老尽职尽伦、无愧于心的人生追求。
(10)、他在商务印书馆工作了八年,主要编辑小学和中学国文课本。1927年,郑振铎先生去欧洲“游学”,把主编《小说月报》托付给了他。在他编辑《小说月报》这一年半的时间里,分两期发表了沈雁冰(茅盾)的《幻灭》。他还以极大的热情发表了一大批年轻作家的处女作。比如戴望舒的新诗《雨巷》六首,丁玲的处女作《梦珂》,代表作《沙菲女士的日记》,巴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
(11)、稻草人是农人亲手造的。他的骨架子是,他的肌肉、皮肤是隔年的,帽子是做的。
(12)、⑤“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先在段首用议论句表明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方面以身作则、鞠躬尽瘁的品德,然后用事例加以佐证。点拨:此题旨在让同学们理清本文思路,应抓住各段中的关键语句来分析。
(13)、甪直,是一座与苏州古城同龄的古镇,它的历史可追溯到2500多年前。
(14)、日记中一句“李君风度依然”很有历史感,此时距抗战胜利,叶圣陶携家离川都已经16个年头了。从“问道数次”可以推断出叶圣陶之前并没有去过菱窠,“高柳当门,屋内简雅”八字传神地把菱窠的风雅呈现出来,而李劼人把自己一生的收藏都亲自展现给了叶圣陶。两人促膝交谈甚欢,谈话的内容也很广泛。此时的李劼人对于其《大波》的创作兴致盎然,并预计在数年之后可完成四卷本。豪情满怀的李劼人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年后就会匆匆离世。想必李劼人也曾询问叶圣陶到四川后游玩过哪些地方,才有日记中提到对于叶圣陶头天去游过的昭觉寺,李劼人补充做了一些介绍。
(15)、■《稻草人》(发表于《儿童世界》1923年第5卷第1期)
(16)、陶读(táo),五行为火,字型为左右结构。
(17)、吴钟骏 :字崧甫,又字吹声,号晴舫,一作狂访,江苏吴县(今苏州)人。
(18)、2009年在甪直江南文化园内修建的石拱桥命名为绍钧桥,予以纪念叶圣陶先生。
(19)、叶圣陶小说的突出艺术成就,在于他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表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的特征。作家的冷隽、客观的风格色彩并不排斥他内在热情和主观见解的表达。
(20)、展览得到圣老之孙叶永和夫妇、孙女叶小沫女士的大力支持,共展示圣老日记手迹38页,父子家书4封,冰心、老舍、郭绍虞、朱自清等友人信札20通,以及圣老亲手整理并作说明的老照片150张等。其中,圣老日记手迹与友朋信札均为首次公开展示。
2、叶圣陶的资料
(1)、这句话运用了细节描写,写出了叶圣陶先生在修改文章时谦虚而恳切的态度,表现出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品质。
(2)、世界上的每一种劳动、每一种分工都有它独特的作用和意义,无论什么职业,只要我们安分、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就会有所收获,并能感受到收获的快乐,不一定非得成为富翁才可以。如果单纯地追求快乐、追求荣誉、地位,即使目的达到了,内心也会空洞的。
(3)、国王得到了那粒种子,种在了一个白金缸里。(×)
(4)、唐代的陆龟蒙,元代的陆德原,近代的叶圣陶先生,都与这座千年古镇有着不解之缘。
(5)、看过叶老先生的作品,再将对他的爱读出来!现场也是一片朗朗读书声!
(6)、毛澄 :字宪清,出身于一普通的地主家庭,自幼深受封建伦理思想的薰陶,他刻学习,终于考取了殷试第一名。
(7)、翁同龢::咸丰六年(1856),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风起云涌之时,翁同龢参加廷试,一举考中一甲一名。
(8)、同情与讽刺兼备,是叶圣陶对小市民知识分子用笔的基本特色,在生活碾盘重压下的知识者,他看不惯他们的怯弱、空虚、玩忽职守、自私自利、因此要刺它一下,期望他们有所改变。
(9)、本文通过回忆叶圣陶先生写作治学和待人接物方面的典型事例,重点塑造了叶圣陶先生的两种品行——待人厚,律己严。文章语言虽平实易懂,但其中对叶圣陶先生品行的刻画却感人至深。
(10)、他在开明书店期间,还抽出一年时间,与丰子恺先生合作编写了《开明小学国语课本》,他写文,丰子恺先生画插图。
(11)、事实上,叶圣陶是20世纪20年代第一位写童话的作者。他的作品《稻草人》于1923年出版。 这部儿童读物在许多青少年当中极受欢迎。另一个作品《古代英雄的石像》,讲述了一块石头被雕刻成英雄的形象。这个简单易读的故事背后的寓意是嘲笑专家的傲慢自大与人们的麻木。
(12)、这明显是补记的3日谈话内容,看得出叶圣陶对于李劼人关于川戏《卧薪尝胆》的谈话内容是印象深刻的,对于其关于历史剧的改编观点也是非常赞同的。
(13)、写给胡愈之、叶圣陶的求助信函虽然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效果,但是李劼人与叶圣陶的关系并没有终止。
(14)、②“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作为段首中心句,本句概括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品德影响之广,引出了叶圣陶先生给吕叔湘的文章描标点及和“我”商量修改文章事宜的事例。
(15)、作者记叙叶圣陶先生要求出版社统一“做”和“作”用法的事例,目的是什么?
(16)、在叶圣陶的一生中,做编辑的时间最长,近七十年。他先后工作于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并于1950年成为新中国第一家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首任社长。
(17)、人民教育出版社韦志榕总编讲话。人民教育出版社也是此次纪念大会暨《叶圣陶甪直文集》的出版单位,书中记录了叶圣陶先生在甪直的这段特殊经历,同时也将叶老在甪直进行教育改革和文学创作的光辉历程,系统地体现了叶老在甪直时期的思想和业绩。
(18)、国王得到了那粒种子,种在了一个白金缸里。()
(19)、十六年一月,我接眷北来,路过上海,许多熟朋友和我饯行,圣陶也在。那晚我们痛快地喝酒,发议论;他是照例地默着。酒喝完了,又去乱走,他也跟着。
(20)、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先总述叶圣陶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然后分别从“待人厚”和“律己严”两个方面展开叙述。在分述叶圣陶先生这两方面品德的过人之处时,作者并非空泛地议论,而是通过一件件具体鲜活的事例来再现人物,使人物具有鲜明的形象和动人的情感力量。
3、叶圣陶的资料简介15字
(1)、近来各种剧争编楚王勾践之戏,旨在鼓励群众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前日李劼人谓余言,川戏《卧薪尝胆》不用伍子胥与西施之情节,专从越王图自强着笔,迥不犹人。又言提出“尝胆”极有力,开场即为越王自吴获释而归,归即告庙,祭毕分胙肉,越王独取牲畜之胆。余觉李言诚是,因记之。
(2)、《小黄猫的恋爱故事》中小黄猫的恋爱的对象是鹅,鹅没有答应他,失败了。(√)
(3)、什么事:凡是和他接触过的人,都对他谦和诚恳的个性赞不绝口。五十年代时,他参加会议,主题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叶圣陶说:“自我批评是可以的,但是要当面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不能的。”他一生为人真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处处有节制,不逾矩。
(4)、什么人:樊锦诗是我国的文物保护学者,被誉为“敦煌的女儿”。
(5)、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 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6)、依现在四川机器纸的情况来说,剩下已经开工的没有多少家,产量方面,单只供应西南区印制教科书恐怕数量上不见得很够。因之据弟推测,纸张绝对有出路,问题在上气不接下气的时候,万分希望政府的帮助。公营的暂不说,私营的如我们的厂,其严重情形可以想象的。所以,请相信我们向阁下所发出的迫切呼吁,是真确绝无虚妄的。
(7)、1938年10月叶圣陶来到西迁的国立武汉大学执教,同城的嘉乐纸厂对于叶圣陶有什么影响、嘉乐纸厂的董事长李劼人与叶圣陶有什么私交并没有文献记载。嘉乐纸厂生产的纸张,长期作为报刊、教科书的印刷纸张而在抗战时期为西南文化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嘉乐纸厂从利润中取出部分专门设置文化补助金资助川内文化事业,受惠者中也有国立武汉大学的师生。他的武大同事刘永济、苏雪林、朱光潜、杨端六等也都购买过嘉乐纸厂的股票。这些想必叶圣陶也有耳闻目睹。
(8)、④“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先举叶圣陶先生在文风方面重视“简洁”的事例,在段尾用此议论作结,显得自然。
(9)、1911年中学毕业,因家庭生活困窘无力升学,1912年至1923年先后在杭州、上海、北京等地任教,对教育界状况和知识分子情态了解甚深,为此后创作奠定了丰厚的生活基础。
(10)、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在叶圣陶小说风格的诸因素中最为突出。他带着一双透入的观世的眼,冷静地审视着蜷伏在旧中国暗诹一角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民众。他的内心满蕴着悲悯之情,而在落笔之际却藏而不露、冷隽含蓄,意常见于言外,情不外露于文中。
(11)、什么点:古人云:“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叶圣陶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了榜样。他强调“为文必先为人”,肯定了精神品格的重要作用,既有古代圣贤的儒雅气度,又有春风化雨的师者风范。
(12)、1922《雪朝》诗、《旅行家》童话、《含羞草》童话、《隔膜》小说集、《玫瑰和金鱼》童话、《月亮姑娘的亲事》童话、《快乐的人》童话
(13)、1936《圣陶短篇小说集》短篇小说集1936《叶绍钧选集》文选
(14)、■《倪焕之》(发表于《教育杂志》1928年第20卷第1期)
(15)、圣:指通达事理、聪明、神圣的、神通。用作人名意指才华、机智、气度、有本领之义;
(16)、我们丢开优裕阶级欺人阶级来看,有许许多多人从红绒绳编着小发辫的孩子时代直到皮色如酱须发如银的暮年,老是耕着一块地皮,眼见地利确是生生不息的,而自己只不过做了一柄锄头或者一张犁耙!雪样明耀的电灯光从高大的建筑里放射出来,机器的声响均匀而单调,许多撑着倦眼的人就在这里做那机器的帮手。那些是生产的利人的事业呀,但是……他们的生活就是这样了!
(17)、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商金林历时半年,将叶老在甪直创作的89篇作品和他离开甪直后所写的关于甪直的文学作品,汇编成了《叶圣陶甪直文集》,这本书不仅是叶老对于甪直的记忆,也是我们甪直人民对叶老的纪念和缅怀。
(18)、“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这句话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19)、缪彤 :清代第十二位状元,字歌起,号念斋,明朝天启七年(1627)生于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在乡里以循规蹈矩闻名,被乡人荐为遵循封建道德规范的楷模。他热衷科举考试,渴望中式夺魁先后5次公车北上应试。
(20)、在甪直的6年里,圣老创作了30篇小说、23篇童话、13篇散文随笔、21篇诗歌,还有多篇戏剧和文艺理论作品,共40多万字。中国第一本童话集《稻草人》就是在甪直完成的。圣老后来写的长篇小说《倪焕之》,也根植于那段乡村教师生活。
4、叶圣陶的资料和简介
(1)、我们的纸厂,圣陶先生很瞭解,是西南最早一家机器纸厂;过去对于社会文化的贡献,曾留有不可磨灭的印象。自从去年遭到反动政府经济的压抑,整年停工达九个月之久,历年所蕴蓄的资力,消耗尽罄,至本年一月七日接受此地新华书店的定货,才复工。这样平顺的生产了两个月,每月生产量达到三千多令,最近更做到四千令以上的超额。但是,销售的对象,因为购买力普遍贫弱的关系,只有政府的机构才有购买的力量;而这些机构,为了执行“精俭紧缩”的政策,停止了对我们纸张的收购,于是我们的厂即面临空前的危机:几乎两个月以来,生产品始终找不到出路。
(2)、归允肃 :清代第十六位状元,字孝仪,号惺崖,江苏常熟人,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生于封建官宦之家。
(3)、什么人:叶圣陶是我国现代作家和教育家,有“语言艺术家”之称。
(4)、 弟李劼人手上
(5)、刘嘉玲:1965年12月8日出生于江苏苏州。香港著名演员,出演过《新札师兄》《后生可畏》《铁面包公》《我爱伊人》《流氓大亨》《杨家将》《杜心王》《黄金十年》《柠檬太夫》《香港之夜》《扭汁杂牌军》《A计划》《群莺乱舞》《城市战士》《英雄好汉》《三号皇庭》《阿飞正伟》等多部影视作品。
(6)、学习本文通过若干件小事,写出人物特点的写作手法。
(7)、1950年6月7日嘉乐纸厂就收到了来自轻工业部的通知:
(8)、1894年出生于文化名城苏州的叶圣陶,是从姑苏走出的一代师表。今年是他逝世30周年,苏州美术馆和苏州市名人馆近日推出《俯仰两无愧——叶圣陶文献展》,以纪念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9)、1931年,叶圣陶离开商务印书馆,到了开明书店。1930年,和夏丏尊一起办《中学生》杂志,还担任了主编。鲁迅、冯玉祥、黄炎培、蔡元培、茅盾、朱自清、巴金、臧克家、瞿秋白都是《中学生》杂志的作者。在36岁到55岁这段大好年华里,叶圣陶为《中学生》倾注了近20年的心血。
(10)、有着“神州水乡第一镇”美称的甪直,除了水乡风情,更是人文荟萃。
(11)、他们称他人不称“某老”就称“某翁”;报上的记载是他们谈话的资料,或表示多识,说明某事的因由,或好为推断,预测某事的转变;一个人偶然谈起了某一件事,这就是无穷的言语之藤的萌芽,由甲而及乙,由乙而及丙,一直蔓延到,癸和甲是决不可能牵连在一席谈里的,然而竟牵连在一起了;看破世情的话常常可以在这里听到,他们说什么都没有意思都是假,某人干某事是“有所为而为”,某事的内幕是怎样怎样的;而赞誉某妓女称扬某厨司也占了谈话的一部分。
(12)、什么人:樊锦诗是我国的文物保护学者,被誉为“敦煌的女儿”。
(13)、第2段中作者引用《论语》上的话有什么作用?
(14)、圣读(shèng),五行为土,字型为上下结构。
(15)、一切事情用时行的话说总希望它“经济”,用普通的话说起来就是“值得”。倘若有一个人用一把几十位的大算盘,将种种阶级的生活结一个总数出来,大家一定要大跳起来狂呼“不值得”。觉悟到“不值得”的时候就好了。
(16)、A.水晶B.玛瑙、C.一块普普通通的铺路石D.发簪
(17)、在新发现的这份李劼人写给胡愈之和叶圣陶的信中,李劼人没有任何个人的寒暄,也无个人的任何需求,完全是对于“我们的厂”的心急火燎。在这样的拳拳之心下,嘉乐纸厂的求助获得了回应:
(18)、两位先生在5月3日的会晤,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我们已经无从知晓李劼人当时有没有、又是如何记载此次会晤的。但仅从叶圣陶的字里行间,就体味到了惺惺相惜之情。所以当来年叶圣陶从秘书史晓风口中知道李劼人先生去世的消息时,“叶先生怅惘地在窗前站立良久,遥望西天,突然转身坐下,握笔疾书:‘成都市人委转李劼人副市长家属:阅报惊悉劼人先生病逝,伤悼殊深。去春访菱窠,豪情犹在目前。嘱书劳余字额,犹未奉缴,而先生不我待矣,呜呼。叶圣陶’”。
(19)、 (选自《新文学史料》2019年第四期)
(20)、汪绎 :字玉轮,号东山,常熟人。少好学,以诗文著称。
5、叶圣陶的资料简介10字
(1)、到了一处,朋友们和他开了个小玩笑;他脸上略露窘意,但仍微笑地默着。圣陶不是个浪漫的人;在一种意义上,他正是延陵所说的“老先生”。
(2)、叶圣陶实验小学的同学们朗读了叶老来到甪直写的第一篇作品《春雨》
(3)、此次展览中,几本封面颜色不同的《开明小学国语课本》,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这套书是圣老和丰子恺先生共同编写的。
上一篇:精选部队干部考核评语大全89句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