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源:刘少奇之子,37岁任河南副省长,履历彪悍不可思议
新中国成立之初,各路人才共同努力,建言献策,才成就了我们现在的中国。他们的存在仿佛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伟人值得我们永远铭记,时常有人提起伟人的后代有什么作为,那我们今天就来说说刘少奇与王光美的孩子刘源。
作为开国元勋刘少奇的儿子,刘源的晋升一度被大家认为是坐飞机上来的。父辈打下江山,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作为儿子沾点光也是人之常情,虽然在别人看来他的升职速度之快全源自于他父亲的光环,但殊不知他自己也付出了万般努力,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
那么刘源究竟有着怎样的履历,又是如何在毕业六年后成为副省长的呢?
刘源,1951年生于北京,作为刘少奇的儿子,家里经常出入的都是军官之类的大人物,自幼受环境的熏陶,使得他也想在长大后成为一名军人。
虽然他是开国元勋之子,但是刘少奇对他没有半点偏爱,反倒是严厉有加,经常给他布置难题,让他从小就锻炼出了做家务、下田劳作等技能,同龄的孩子还在对着父母撒娇的时候,他的内心早已成熟,值得一提的是,他小时候一直穿的是哥哥姐姐留下的衣服,但是他也没有抱怨,反倒是笑嘻嘻的穿上。
刘少奇给过刘源的唯一照顾应该就是在他年仅13岁时,便把他送去军队锻炼,那个时候13岁还不满招兵年纪,刘少奇还是把他“开后门”硬塞过去了。来到部队后,他跟其他战士那样接受同样的日常训练。虽然每天训练很累很累,但刘源从未有半点抱怨。还通过自己的优异表现在1966年的国庆阅兵上成为国旗护卫队员之一。
1966年后,特殊时期到来了,他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刘源在困难中,选择响应号召成为下乡知青,他一边劳作,一边复习功课。这样艰苦的日子他挺了过来,后来高考恢复的消息传到他这里,他高兴的手舞足蹈,但是坏消息也来了,厂里却以超龄不允许他们参加高考,听到这个结果,他很清楚问题出在了哪,于是就给邓小平写了一封信。大概意思就是,分数不够他不会抱怨,但请给他个机会。邓小平回复:”准予高考”,就这样,他抓住了这最后的机会。
为了考上大学改变命运,他比以前更努力了,休息时间也不懈怠,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刘源以能进北大的分数进入了首都师范大学就读。大学毕业后,他本可以有在北京留任的大好前途,但是他毅然选择了农村地区,主动请缨去河南进行扶贫。
初到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公社时,他的身份在乡里都传开了,众乡亲都觉得他也就是纸上谈兵,做不出什么实际贡献,对他也没有什么信服力。但他没有丝毫的怨言和解释,他理解别人也不愿将时间花在嘴功夫上。刘源通过自己这么多年的经验积累,以及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对河南农村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他的带领下,不到一年的时间,小小的公社发展成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乡镇企业。就这样,漫漫地,他的付出就得到了百姓的认可。来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公社第二年,他就全票当选副县长。又过一年再次全票当选成为县长。
他的成绩也被组织看到了,1985年他被调任郑州市副市长。在新的岗位,刘源继续坚持奋斗,他将工作重点放在了民生之上,为百姓引入天然气工程。同时刘源还亲自上阵指挥,郑州的老旧城区改造及火车站扩建工程,他不顾条件简陋,在工地旁设立临时办公室,和所有人一起同甘共苦,奋斗在一线。
1988年,刘源凭借100名河南省人大代表的提名,选举成为了副省长,那一年他37岁。这个晋升速度堪比火箭,再之后又晋升为上将军衔,时年58岁,成为了我党较为杰出的干部之一。
伟人的事迹之所以被流传,就是因为他们身上美好的品质与高贵的精神让人震撼,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脚踏实地为国家做贡献,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来源:史海沉淀百家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