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故事】职场上的“规则”你真的懂吗?
大家好,我是小雪,今天我想向大家讲一讲自己经历过的职场小故事。
我是HR专业毕业,工作之后转去生产部门做专职的讲师。记的那个时候自己一开始讲的并不好,有点乱七八糟,虽然有认真记笔记和准备。可下面员工听课的反馈居然还不错。后来明白了,第一,自己讲课的内容不是很难,而讲课的语气和耐心是听的人喜欢的。大概这样讲了两年,我开始放大胆子去接更深内容的课程,这个时候就遇到瓶颈了,后来想起来,很多东西其实只浮在了表面。为什么会这样,还是源于自己没有去深挖,一方面可能是兴趣热情不足,另一方面是自己并不是相关专业科班出身,所以去现场时不敢问,怕露怯,怕别人说自己不行。
而这些内容是完全需要结合现场的经验的,要把每一个实践环节搞得很明白才行。可惜我那时并没有这么去做。还因为自己的自尊心和面子去其他方向找机会。导致后来跳槽之后遇到类似的瓶颈时还是采取了要面子,不深挖的错误心态,而导致无法把工作真正做的出色。
当然有一步我是走对了的,那就是我的口头表达能力强,所以适合去传播知识,但是要深挖的部分还是需要补足很多很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这些可能和同样的早已有专业背景的同事比内心是有些自卑的,进展也很缓慢,所以相当于是走了自己的短板而非擅长的部分,所以这个方向早晚得转。
因此,你擅长的是什么,心里清楚吗?每个人都不同。
有些人可以做重复的工作无数遍,从中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细节。有些人执行能力非常强却缺乏全局观做不了战略策划。有些人创意很好却在组织性工作上很烂。那么,你属于哪一种?
在职场中很多需要呈现的部分,几次的呈现比较好并不难做到,但如果要长期积累的话,不深挖是绝对不行的一定要选中一条路,义无反顾的走下去,放下面子去学习,有足够的忍耐去突破每一个瓶颈。
一开始其实大家水准都差不多,到了后面,只有能突破别人做不到的瓶颈,你才能赢。
所以清楚自己适合做什么非常重要,接着就要深挖技能,不管之前懂不懂,深挖都是最正确的做法。
我一直认为才能不是最重要的,在团队里给别人的印象,能给予别人的支持很重要。
有一种说法,有人晋升就是拍好了领导的马屁,其他人都很讨厌他。我是非常不赞同这种说法的,当然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政治性很强的单位除外。
我曾经有一个同事,他的业务能力在中上,还算是团队中的小领导。可是最后被迫离开了公司。
为什么呢?因为第一,他太不按常理出牌,野路子太多。他为了方便自己的工作给他的后道多加了一道工序,让同事不喜欢他。第二,他在带新同事时表面上是什么都教,实际上暗地里抢客户,所以同事不喜欢他。最后他为了多挣单子不听从领导的要求,坚持按旧模式工作,导致领导也觉得拖了后腿。
因此,在一个比较开明的工作环境里,和领导搞好关系的确重要,但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点是,和团队中的关键员工也要处理好关系。
所谓关键员工即是老板喜欢的员工或者对组织某方面贡献很大的员工。而处理好关系指的是通过共享资源等方式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要想混职场混的好,做人特别重要。我们不需要做人人欣赏的那种,但千万不要做许多人看不惯的那种。
有一句话叫做,老板给的目标没有对和不对。也就是说目标和战略是老板决定的,就算你觉得不对也要去配合达成目标,更好的做法是把现在团队遇到的问题常做思考,和同事或者老板去探讨,通过头脑风暴得来的方法更值得执行。而不是凡事只从自己看的见的角度去想,那样会很局限。
我在某一次面试的时候,发现刚开始面试官对我的经历很感兴趣也很满意我去了解这份工作期望我达成的目标和解决的问题,可后来却像一条曲线一样开始下滑,后来也没有通过面试。
刚开始的时候想不通原因,后来想来我在后半段流露出了负面的看法以及对项目完成的担忧而不是给与面试官信心。从面试官的角度来说,会欣赏你的坦诚,却会怀疑你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韧性。
回到实际工作中,如果在遇到瓶颈的情况下大家都很消极而不是积极去想改变现状的方法,那结果也一定很糟糕。这在任何公司的情况下都是一样的。
在职场上,要从老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且对任何困难都要保持积极的态度。
以上就是一些自己的职场小故事的总结,希望对需要的人有帮助。
上一篇:天猫运营专员工作的主要职责范文5篇 下一篇:职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