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唐诗宋词三百首赏析

1、唐诗三百首最经典宋词

(1)、①这首诗从体裁上看是七言绝句(或绝句),押的韵是ā。

(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3)、(2)请就这首宋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

(4)、A(不超过40字)A朱诗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的心情。

(5)、惟其如此,古人创作时,悲苦愁思内容的比重就特别多,孙洙选诗自然也不例外。所以用“情愁”概括形容《唐诗三百首》是出于自然,符合实际。

(6)、答: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上是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进行有力的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越凄凉。答案应包括三个方面:(1)读出了什么?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表达对往昔繁华的眷恋、怀念、思念,;极尽故国的繁华热闹,

(7)、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杜甫《绝句二首》)

(8)、古往今来的所有诗歌,可分两大类,即抒情诗,叙事诗。抒情诗抒情,自不必说;叙事诗为啥?如果对其事无动于衷,谁会叙事?譬如写景诗,你为啥写那景色?因为你感动,便描写赞美。所以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与之相类,所有叙事诗也都是抒发情感。一个“情”字,包括了所有诗歌内容。

(9)、(2)从这首诗的四联中任择一联,联系全诗,就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谈一下你的看法。

(10)、拟待:打算。向子諲《梅花引·戏代李师明作》:“花阴边,柳阴边,几回拟待偷怜不成怜。”征辔(pèi):远行之马的缰绳,代指远行的马。潘问奇《自磁州趋邯郸途中即事》:“旁午停征辔,炊烟得几家?”

(11)、结合整首作品,谈谈这首词在写景方面的妙处。

(12)、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13)、从读者角度来看,最动人的情感就是愁思悲苦,最讨厌反感的就是自鸣得意。所以韩愈评价:“夫和平之音淡薄,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词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荆潭唱和诗序)。

(14)、注:这首词是作者元直五年(1082)九月在黄州(今涛北黄冈)谪所所作。

(15)、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6)、(2)历来论者对这首诗的第六句持不同见解:有认为“悠然见南山”好的,也有认为“悠然望南山”好的。请简明扼要地谈谈你的看法。

(17)、枣花纷纷落在衣襟上。村南村北响起车缫丝的声音,古老的柳树底下有一个穿牛衣的农民在叫卖黄瓜。

(18)、高蟾预感到唐王朝危机四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末日。

(19)、分析这首词在表现“江南好”这一主题时的艺术特点。

(20)、答:“折柳”是古代关于惜别的一首名曲,后人在送别中常有折柳的习俗。“折柳”这首

2、唐诗宋词三百首最经典

(1)、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李商隐《无题》)

(2)、答:这首宋词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这首词以物况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作者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况。这首词还用了映衬对比写法,以梨花之白,杏花之红既映衬又对比,赞美了红白桃花独标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

(3)、诗中反映了劳动人民生活的悲苦,表达了诗人对养蚕农妇的同情,对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的愤恨,以及对整个封建社会的控诉和鞭挞。

(4)、答:“出”,实中有虚,表现嬉戏者在绿杨楼外忽现忽隐的情景,使词意蕴深长,能激发读者丰富的想象、联想。

(5)、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6)、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是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的“折柳”寓意是什么?

(7)、答:“意万重”即心里涌起千愁万绪,觉得有说不完、写不尽的话需要倾吐。同意。“见秋风”引起“作家书”之念,“作家书”引起“意万重”,正因为“意万重”,所以在家书中“说不尽”,怕“说不尽”方才临发又开封。可见,诗中一切内容都是由“意万重”引发的。

(8)、答:同意。本诗以燕子为歌咏对象,实际上句句关着自己的茫茫身世,这样借燕言情,借燕抒怀,表达了凄楚悲怆之感。

(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10)、”正因为画不成,故见“伤心”之深;也正因为伤心如此,所以谁也难以传神地画出这种心声。

(11)、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保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12)、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1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14)、簌簌衣巾落枣花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端,反映了一位关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喜悦之情。作者在谢雨道上,经过长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然,簌簌之声传来耳际,并好像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轻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的声响,越往前走,这响声便越浓,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不用看也不用问,这是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村南村北概括缫车声,说明作者听得多么认真,多么细心,多么兴奋。从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牛衣古柳,作者换一个角度来写他对蔬菜丰收的喜悦心情。三句话,三个画面,似乎东鳞西爪,毫无联系。可是用谢雨的路上这条线串起来,就让人感到这幅连环画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这一组画面,不仅色彩美,而且有音乐美。无论是簌簌的落花声,嗡嗡的缲车声,还是瓜农的叫卖声,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地展现出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15)、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16)、答:诗中有画,绘形绘色;动静结合,情景结合。

(17)、译文: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会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18)、答:这首诗运用了乐景写哀的手法,作者面对如画的之景,勾起了漂泊伤感,最后一句流露出归心殷切的思乡之情。

(19)、答:借托鹤冲天而上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精神。

(2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唐诗宋词三百首鉴赏

(1)、(注)南山,即庐山,当时是佛教、道教云集的胜地。

(2)、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3)、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qiáng)橹(lǔ)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lèi)江月。

(4)、答:这首宋词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这首词以物况人,“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作者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红白桃花自况。这首词还用了映衬对比写法,以梨花之白,杏花之红既映衬又对比,赞美了红白桃花独标一格,超拔于春天群芳之上。

(5)、答:首联勾勒出阔大的时代背景,包含着对时光流逝、无可阻挡的感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颔联诗句平实,内涵丰富,既有对历史英雄羊公的回忆,也有诗人吊古伤今的感怀。颈联写眺望所见:“水落”“天寒”简捷形象地把羊公所处的背景环境描绘出来。尾联是悠然的收束,诗人在秋寒暮色中垂泪,凭吊怀古中融入了因个人遭际生发的苍凉感慨。

(6)、(2)诗人的禀赋个性不同,诗歌的感情色彩也不同,试比较这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

(7)、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8)、诗语言朴素无华而又高度概括,首句用了一个“独”字,两个“异”字,渲染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9)、①作者因何而醉?试结合全词分析其思想原因。

(10)、(2)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

(11)、东城渐觉风光好,嗀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

(1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3)、分析这首词在表现“江南好”这一主题时的艺术特点。

(1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5)、(2)请就这首宋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

(16)、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燕子”二字是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

(17)、词的下片转而写游子思归,表现了游子理智与感情发生冲突复杂的内心体验。“也拟待、却回征辔”,至此可以知奈,这位薄衾小枕不情眠的人,离开他所爱的人没有多久,可能是早晨才分手,便为“别离滋味”所苦了。此刻当他无论如何都难遣离情的时候,心里不由得涌起另一个念头:唉,不如掉转马头回去吧。“也拟待”,这是万般无奈后的心理活动。可是,“又争奈、已情行计”意思是说,已经踏上征程,又怎么能再返回原地呢?归又归不得,行又不愿行,结果仍只好“万种思量,多方开解”,但出路自然找不到,便只能“寂寞厌厌地”,百无聊赖地过下去了。最后两句“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包含着多么沉挚的感情:我对你一生一世也不会忘记,但看来事情只能如此,也只应如此,睡如此,却仍不能相见,那么必然是“负你千行泪”了。这一句恰到好处地总结了全词彼此相思的意脉,突出了以“我”为中心的怀人主旨。

(18)、答:梅。两个“道是”句写花开的季节在冬春之际,花色如雪,香气高雅不同一般,花枝旁逸,花栽种在农家院内。

(19)、下片写此人与友人在船中宴饮的情形,并抒写了此人当时的情怀,别有意趣。

(20)、注: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段时期的贬谪生活。

4、唐诗300首宋词

(1)、秋天可写的景物有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什么深意?

(2)、答:.二句记叙,概括写出诗人生活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境对于第一句是极少的例外,所以用一“而”字作坚决地转折。四两句议论,以自设宾主的设问方式揭示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五---八句细致的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心境,“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自有“悠然”的心境。收尾两句抒发感情:“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

(3)、B(不超过40字)B张诗肯定了朱庆余的才能,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4)、l 建议先研读《千家诗》,这个容易入门。里面选出了唐宋的绝律诗,并且是薄薄的一本,方便携带哦。

(5)、答;重在描绘山村的宁静。前句从听觉上用数里外就听到水声以响衬静句从视觉上直写人烟稀少的静。

(6)、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7)、陆游另有一首《鹊桥仙》词: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候,独去作江边渔父。轻舟八尺,低逢三扇,占断苹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也是写渔父的。它上片所写的大概是他四十八岁那一年在汉中的军旅生活。而这首词可能是作者在王炎幕府经略中原事业夭折以后,回到山阴故乡时作的。两首词同调、同韵,都是写他自己晚年英雄失志的感慨,决不是张志和《渔父》那种恬淡、闲适的隐士心情。读这道词时,应该注意他这个创作背景和创作心情。经典诵读宋词原文及赏析篇5薄衾小枕凉天气,乍觉别离滋味。

(8)、“荡”,实写。具体描绘出嬉戏场面的欢娱,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9)、忆帝京:词牌名,柳永制曲,盖因忆在汴京之妻而命名,《乐章集》注“南吕调”。双调七十二字,上片六句四仄韵,下片七句四仄韵。

(10)、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11)、②本诗作者借助“排云之鹤”,来表达对秋的迥异态度。请写出你对本诗中“鹤”的形象和体现的人生态度的简要理解。(50字左右)

(12)、答:同意。“秋风”是诗人吟咏之物,由秋风的到来“雁群”,由“雁群”引出庭树,由秋风中的“雁群”引起诗人“孤客最先闻”的共鸣。整首诗的意象和情感都是在秋风中展开的,所以说,“秋风”是理解本诗的关键。

(13)、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14)、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15)、《唐诗三百首》(孙洙)共入选77位诗人,310首诗歌。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基本代表了唐诗精华的精华。

(16)、(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17)、答:.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八句,每句五个字;第8句押韵;颔联、颈联对偶;全诗符合平仄格律要求。

(18)、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杜秋娘《金缕衣》)

(19)、译文: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20)、答: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用“铺”准确、形象。运用“铺”字,表现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

5、唐诗《宋词300首》经典篇目

(1)、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秋风”是理解本诗的关键,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3)、答:a三四句挑选出重阳登高和茱萸插头两个意象,抒情一反一二句诗的直抒胸臆,显得深沉含蓄。b本为诗人思念兄弟,却以“遥知”二句翻转一面,化出幻觉,写家乡的兄弟为失落诗人而遗憾不已。诗人把“我思人”的情绪,折射为“人思我”的幻觉,似乎自己“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处境并不值得诉说,反倒是兄弟们“少一人”的缺憾更须体贴。这正是这两句的出乎常情之处,它使情感更加深沉而余味无穷。

(4)、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5)、浮云落日是有形之物,丹青能画;而“一片伤心”,乃抽象感情,所以纵有丹青妙手,也难以描绘。

(6)、(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7)、l 《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宋词鉴赏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的,相比三百首更为全面,这也是比较好的选择。

(8)、整首词的意思简洁明了,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9)、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曾说,这首诗通篇充满了“寒意”,句句使用迭字的艺术显示了威力,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10)、这首诗是诗人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简析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1)、②“夜阑风静縠纹平”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12)、《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是宋代著名词人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gàn)江途经造口时所作的词。此词写作者登郁孤台远望,“借水怨山”,抒发国家兴亡的感慨。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历史回忆,抒发家国沦亡之创痛和收复无望的悲愤;下片借景生情,抒愁苦与不满之情。全词对朝廷苟安江南的不满和自己一筹莫展的愁闷,却是淡淡叙来,不瘟不火,以极高明的比兴手法,表达了蕴藉深沉的.爱国情思,艺术水平高超,堪称词中瑰宝。

(13)、答:“折柳”是古代关于惜别的一首名曲,后人在送别中常有折柳的习俗。“折柳”这首

(14)、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四》)

(15)、这首诗第一二句写景,写了色彩丰富的四种景象,运用的主要方法是映衬,其中一个“欲”字,运用拟人修辞方法,赋予花朵摇曳多姿的动感的特点。

(16)、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17)、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浩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18)、小睡之后,就因薄被而被冻醒,突然觉有种难寒名状的离别滋味涌上心头。辗转反侧地细数着寒夜里那敲更声次,起来了又重新睡下,反复折腾终究不能入睡,一夜如同一年那样漫长。

(19)、注: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20)、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①旧别情。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1)、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3)、答:②字面上,似乎写塞上梅花盛开,在风中,一夜间花散落于关山处处。实际上,“梅花落”是笛子曲,风将笛声吹送到关山处处。

(4)、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

(5)、下片写此人与友人在船中宴饮的情形,并抒写了此人当时的情怀,别有意趣。

(6)、②作者写“泉响”“鸟喧”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7)、(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8)、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赵嘏《江楼感旧》

(9)、(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不得超过50个字。

(10)、注: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11)、答:刘诗中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振翅高飞,排云直上,矫健凌厉,体现了激越向上,积极乐观人生态度。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联删!
  
句子汇(www.juzih.cn)致力于高质量知识类免费分享,持续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让知识获取更便捷!

上一篇:精选描写夏雨最美诗词名句108句 下一篇:没有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