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问苏格拉底

1、著名的“人生三问”指的是什么?你怎么理解呢?

(1)、在任何情况下,我首先确定一个我认为是最健全的原则,然后设定:凡是看起来符合这个原则的东西,不管是在原因方面,还是在其他方面符合,都是真的;凡是不相符合的东西,就不是真的。

(2)、神灵为自己保留了那对于最为重要的东西的认识。

(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4)、推测柏拉图出生的年份是在公元前427年五月七日或前428年的5月或12月(如同其他早期的西方哲学家,他的出生日期也依然未知)。柏拉图生于一个较为富裕的雅典奴隶主贵族家庭,宣称是古雅典国王的后代,他的父亲是阿里斯通(Ariston)、母亲是伯里提俄涅(Perictione),他在家中排行老四。

(5)、句平常话,其中却蕴涵着一个巨大而又深厚的人生哲理字眼自信。自信是苏格拉底对人生经验的总结,是苏格拉底对弟子的劝导,也是大哲学家对后世所有年轻人的忠告。苏格拉底语录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我去死,你们去活,究竟谁过得更幸福,唯有神知道。或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6)、结果,一个学生刚走进果园,就遇到了一个又大又好的苹果,但他没有摘下。他想等着摘更好的苹果,可后来再也没有找到比它更好的苹果。另一个学生刚刚走进果园就摘下了一个自己认为最好的苹果,但后来他又遇到一个更大更好的苹果,他却后悔了。所有学生都没有摘到最好的苹果!“老师,让我们再选择一次吧!”其他学生不约而同地请求。

(7)、以上大约就是苏格拉底哲学的概要了。可以肯定的是,苏格拉底没说过“人生三问”类似的话。现在的人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归纳”和“下定义”也未可知。 关于康德。 康德,1724-180终其一生住在东普鲁士的柯尼斯堡,就是现在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是处于波兰和立陶宛之间的一块飞地。康德早期著作涉及科学的更多。1775年,他读到了休谟的著作,惊呼把他“从独断的噩梦中唤醒”,于是发奋研究哲学,写下了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1786);《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

(8)、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你须贡献你挚情的爱,学习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

(9)、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

(10)、坏人活着是为了吃与喝,而好人却是为了活着才吃与喝。

(11)、柏拉图的终极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12)、所谓的哲学,就是引领和帮助人们认识自我,提高自我的工具。

(13)、(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最后的话看似教育弟子的一)

(14)、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的不幸堆一堆由大家均分,大多数人都甘愿接受一份,欣然离去。

(15)、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总是在做两件事情。一是认识客观世界的现象、本质、规律;二是尽力追求自我完善和发展。所以,哲学家们终其一生在传道授业解惑,他们带着我们保护灵魂,追求更加完满的自我。

(16)、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

(17)、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以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18)、要想向我学知识,你必须先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样。

(19)、当时雅典的检察官要求判处苏格拉底死刑,可是这一建议立即遭到绝大多数人的反对,其中反对声音最高的偏偏就是之前判处苏格拉底有罪的雅典公民陪审团成员。因为这些人虽然讨厌苏格拉底,但却并不想杀死他,更不希望自己成为杀他的凶手之一。因此,大家建议采用一条折中的判罚:将苏格拉底驱逐出雅典。

(20)、在死亡的门前,我们要思量的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它的重要性。

2、人生三问是哪三问谁提出来的

(1)、苏格拉底住在奉行民主的雅典,但他对当时的社会制度依然感觉到有所不满,因此不断批判雅典民主制度。此种行为有点类似于今天网络上的一些杠精。苏格拉底经常还把自己比作是一只牛虻,因为雅典好像一匹骏马,但由于肥大懒惰变得迟钝昏睡,所以需要他这只牛氓紧紧地叮咬它,刺激它,从而使它能从昏睡中惊醒并焕发出新生。此处引用诗人艾青的一句经典名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2)、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很平静地说,本来,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那位助手非常后悔,甚至后悔、自责了整个后半生。

(3)、半年之后,苏格拉底被当权派以不信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临刑前,那位年轻的助手来监狱里,他还没有找到最优秀的人,对此,他感到非常惭愧,于是,泪流满面地对苏格拉底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4)、“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到哪去”在问题叠着问题的时候,要回到苏格拉底的那句格言“认识你自己”。很多问题往往就能解决了。认识了你自己,你就知道你是谁;认识了你自己,你就知道你从哪里来;认识了你自己,你就知道你要到哪里去。

(5)、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哲学家告诉我们,“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

(6)、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

(7)、弟子们一边低着头往前走,一边用心地挑挑拣拣,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突然,大家听到了苏格拉底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你们已经到头了。”这时,两手空空的弟子们才如梦初醒,他们回头望了望麦垄,无数株小麦摇晃着脑袋,似乎在为他们惋惜。

(8)、产婆术,苏格拉底帮助他人产生知识的方法,他自诩像一个“助产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又称为问答法),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反由对方进行归纳定义。

(9)、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

(10)、从地理空间上,我们的答案可以是我在家,我在公司,或者我在学校。简而言之,就是我们能看的到,摸得着的地方。

(11)、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以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12)、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收获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

(13)、今人总结是啊,面对无法回头的人生,我们只能做三件事:郑重的选择,争取不留下遗憾;如果遗憾了,就理智的面对它,然后争取改变;假若也不能改变,就勇敢地接受,不要后悔,继续朝前走。人生苦短,不能做到最好,也要做到更好。多留无悔,少留遗憾。

(14)、这是来自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灵魂三问,更是哲学的最终命题。

(15)、假如你问我该不该结婚,我会回答你:无论如何,你都会后悔的。

(16)、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

(17)、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但是他并没有创办自己的学校。

(18)、不过,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苏格拉底说过什么;以及康德的“三大批判”讲了什么。 关于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据说生于公元前469年——中国的孔子去世整10年,卒于前399年。还据说,他的父亲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士。之所以用“据说”,是因为以上信息,都来自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苏格拉底没留下任何自己的著作,关于他的思想,也基本是这两个学生转述的——这有点儿像孔子。

(19)、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各种有益的或有害的目的和道德规范都是相对的,只有探求普遍的、绝对的善的概念,把握概念的真知识,才是人们最高的生活目的和至善的美德。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

(20)、一个人自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人世间的烦恼便开始包围住了他。襁褓中因饥饿而嗷嗷求饱,因寒冷而哇哇求暖。孩体时起便因要玩具而哭闹,因受不公平对待而委屈,因与伙伴们争吵而伤心,因家贫受侮而难过。

3、苏格拉底三问法

(1)、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

(2)、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的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尽管他曾获得逃亡雅典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3)、苏格拉底的弟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那一穗拿在手中,才是实实在在的。

(4)、如果神明以为最好我现在就了结此生,你以为奇怪吗?难道你不知道,到目前为止,我不承认有任何人生活得比我更好或更幸福吗?因我认为,生活得最好的人是那些最好地努力研究如何能生活得最好的人;最幸福的人是那些最意识到自己是在越过越好的人。

(5)、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6)、如果把世上每一个人的痛苦放在一起,再让你去选择,你可能还是愿意选择自己原来的那一份。

(7)、好的婚姻仅给你带来幸福,不好的婚姻则可使你成为一位哲学家。

(8)、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搞不明白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说白了就是这些人忘本啊!像过去人们常说的:“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这种人还少吗?人生的理想没有和自己的祖国发展结合在一起,个人奋斗的目标,只是为了吃喝玩乐享乐主义,谁给的钱多就肯为什么人卖命!这种已失去人格和灵魂的自私活法,他的生命价值何在呢?

(9)、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够借重别人的智慧,来使自己不受蒙蔽的人。

(10)、占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套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被后代奉为理想的典范,因为它最能提供给学生自己发现真理的机会。苏格拉底在教育自己的学生时,并不以知识教人,他主要教学生如何获得知识。他从不强制别人接受,而是发明和使用了以师生共同谈话、共同探讨问题而获得知识为特征的问答式教学法,即所谓的苏格拉底法。

(11)、古希腊有一位大学者,名叫苏格拉底。一天,他带领几个弟子来到一块麦地边。那正是收获的季节,地里满是沉甸甸的麦穗。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弟子们听懂了老师的要求后,就走进了麦地。

(12)、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并没有智慧,不论大的还是小的都没有。

(13)、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

(14)、离别时刻已到,我们分道扬镳,我去赴死,你们活着。

(15)、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年),古希腊哲学家,出生于伯里克利统治的雅典黄金时期,出身贫寒,父亲是一名雕刻师,母亲为助产士。他的学生之一是柏拉图,他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并称希腊三贤。

(16)、在跟本上,说谎让人烦扰的不是用言辞大声地对别人说了假的东西,也不是故意设法误导了别人,而是在自己的心灵中对自己说了假东西,尤其是在最重要事情上说了假的东西。

(17)、Whenyouwantknowledgelikeyouwantairunderwaterthenyouwillgetit.当你需要知识就像你在水底需要空气时,你准能得到它。

(18)、苏格拉底笑了笑,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这就是人生——人生就是一次无法重复的选择。”

(19)、真理有三部分:考查,即求取它;认识,即它已存在;信心,即运用它。

(20)、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4、人生三问哲理

(1)、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

(2)、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了,遥想当年那么多仁人志士,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条件和待遇,冲破重重阻碍回到自己的祖国,吃苦耐劳,甘于奉献来报效这个一穷二白的国家!他们最知道: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们祖国的强大,人们永远不会忘记这样的优秀儿女,他们光辉的名字也永远都铭记于心!为自己的祖国奉献智慧和汗水,才是最幸福的无悔人生!最后我把自己一首小诗敬献给大家。

(3)、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4)、地里到处都是大麦穗,哪一个才是最大的呢?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以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联删!
  
句子汇(www.juzih.cn)致力于高质量知识类免费分享,持续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让知识获取更便捷!

上一篇:精选傅雷家书好句摘抄及感悟100字84句 下一篇:没有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