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年华
1、豆蔻年华指女子多少岁
(1)、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及笄”。《仪礼·士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礼记·内则》:“女子许嫁,……十有五年而笄。”因此,及笄之年,也是指女子出嫁的年龄。
(2)、解释:刻骨的相思如今只在,那芬芳的丁香枝上,那美丽的豆蔻梢头。
(3)、曲岸小桥山月过,烟深锁,豆蔻花垂千万朵。”词中用豆蔻表达了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热爱。
(4)、孤单的人总说无所谓,总在豆蔻年华被孤独禁锢。
(5)、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出自《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6)、豆蔻花也叫“含胎花”,豆蔻含苞待放的时候,花瓣都是鼓鼓地包在一起,所以人们用来它来比喻处女。除了豆蔻年华这个词之外,还有许多其它优美的词来形容女孩子的年龄,例如碧玉年华是指十六岁,桃李年华是指二十岁,花信之年是指二十四岁。
(7)、(例子)它含苞待放时,上面露出一点小花苞,像一个小樱桃。
(8)、近年来,德信教育教研工作扎实开展,教研成果突出。先后承担“小学写字教学有效实践研究”、“口语交际情境的创设”、“教师领导力与有效合作学习实践研究”等多个省级课题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广东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实验中成果显著,被评为省级优秀实验学校;省级独立课题“运用赏识教育,促进小学生发展的研究”获广东省教育科研课题成果二等奖。
(9)、可以说样说,古今诗作中把豆蔻的形象描绘得最美的,大概便是非杜牧这首《赠别》莫属了。那么,杜牧将豆蔻花喻作少女,究竟给人以什么美感呢?本人认为,首先是色彩的鲜亮明艳,能给人以清纯可爱之感。豆蔻花有浅黄、浅红两大类,只是淡淡的色晕,并非为大紫大红炫人眼目的光芒。如此清嫩淡雅的花色,似乎应该同少女相联系才和谐,而大紫大红却是妇人衣饰的特色。因此当读者念到“豆蔻梢头二月初”时,马上就会联想到那肤色白皙、双眸清亮的少女形象来。其次是形态的纤细柔曼,尤给人以聘婷袅娜之感。豆蔻花的花成穗状,嫩叶卷之而生,叶渐展,花渐出,花生叶间,颤颤悠悠,用来形容少女的轻柔苗条的身姿十分适宜。诗人用“娉娉袅袅”四字写少女之美,真让读者联想到诗人笔下的豆蔻花大约是这位少女的化身吧。这首诗让人读罢,在艺术是最成功的地方是塑造了一位美丽多姿的少女形象,尤其是将她比作春光明媚的二月时初萌的豆蔻花蕾,让人在伤感当中也难忘惊人的美丽,这样在诗人笔下,美就远远比离愁更加令人难忘。有哪些关于青葱岁月、豆蔻年华的诗词或华丽词藻的句子青葱岁月的初初相遇豆蔻年华的擦身而去
(10)、★“小书虫”社团——每年举行丰富多彩的“读书节”活动,其中“图书漂流之跳蚤市场”成为学生最喜爱的校园活动之一。社团曾获2014年高明区国学经典诵读大赛一等奖;2015年5月,获“聆听区大相”诗歌朗诵比赛优秀奖、三等奖。
(11)、(出处)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诗:“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12)、爱情的出现犹如飞蛾的扑火毫无预兆却又势在必行
(13)、花甲(耳顺):指60岁。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14)、2004年,德信学生第一次过“六一”儿童节。
(15)、朋友,当你迎来豆蔻年华的生日时,愿你像一棵青青的翠竹,节节向上,而又处处虚心。
(16)、2004年,德信的学生穿统一的校服参加升旗仪式。
(17)、 2016年12月16日19:30北京舞蹈学院附属中等舞蹈学校中国舞专业实习实训——《豆蔻年华》师生同台专场晚会将于舞蹈剧场隆重上演。
(18)、并校之初,来自6所小学的学生穿着原来各自学校的校服做早操,怎么样?有点“联合国”的味道吧?看着13年前这历史性的一幕,有没有想起那些迎着朝阳去上学的情景?
(19)、艾:指50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20)、女孩子幼年时被称为髫年,因为古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也称作垂髫。十三岁左右为豆蔻年华,取唐代诗人杜牧诗中之意。十五岁为及笄之年。古代女子十五岁就把头发梳拢起来,挽一个髻,插上叫做笄的首饰,叫笄礼。加笄后就表示她已成年,所以女子到了成年,叫“笄年”,又称“及笄”。
2、豆蔻年华的意思是指多少岁
(1)、初豆蔻花正含苞待放,因而诗人借用“豆蔻稍头二月初”来比喻
(2)、豆蔻:本是植物名,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女。后因谓女子十三四岁为“豆寇年华”。
(3)、豆蔻年华的动,散发着春的意韵;朝气蓬勃的生命,放出清纯而烂的鲜花;风风雨雨,我
(4)、▲粤韵曲艺社团参加2016年高明区中小学声乐专场获特等奖。
(5)、豆蔻梢头旧恨,十年梦、屈指堪惊。——宋代秦观《满庭芳·晓色云开》
(6)、 ▲李老师等人每天背着小区到教室到饭堂到宿舍。
(7)、(例子)尽管她自称已是桑榆暮景,但是她对男人仍然很有吸引力。
(8)、撰文|德信实验学校严泽芳、邓燕飞、仇智刚、广佛都市网刘丹红
(9)、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宋代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10)、这首诗是作者的一首写别离的诗。第一句便写出了一股深厚的离情,人因情浓才不舍分离,因此此诗的基调是伤感。因诗人难舍诗中女子,所以在笔下对她尽心描写,用心声写出她的美丽。先就豆蔻花外形上众蕊同心的特色想到了它的象征意义“连理”,因此“离人惟有泪,芳香岂无情”,这芬芳的豆蔻花应该为那一对离别的恋人去分担愁苦了。这种笔法只属联想,只是由花及人,同杜牧的以花喻人完全不同。杜牧以前的诗人如梁简文帝就花写花,恐怕还只是文思不够开阔的原因,而杜牧以后的诗人依然很少有将豆蔻喻作少女的,恐怕是被杜牧的这首《赠别》诗给震慑住了,故或者就此搁笔,或者转移角度,另求突破。
(11)、释义:指人一生中最为宝贵的时期。也指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期。
(12)、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13)、石三友《金陵野史·秦淮歌星王熙春》:“来此演出的歌女,有半老的徐娘,有豆蔻年华的少年,也有未成年的幼童。”
(14)、★百灵鸟合唱团——社团的成员是“德信好声音”的中坚力量,每年为高一级的学校输送一批优秀艺术苗子。
(15)、▲荷城街道党工委委员、教育局局长黎卓升等领导观看“粤韵曲艺”社团演出并合影留念。
(16)、艳山姜的花| wikipedia/ CaryBass
(17)、见面时,看他笑就想陪着笑;看他难过,就想给他大大的拥抱对他嘘寒问暖;不见时,思念便成了疾。
(18)、桃李年华是女子20岁的代称,桃李,比喻人的青春年少。出自明徐谓《又启严公》:“誓将收桑榆之效,以毋贻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19)、花甲常用于表示人的年龄满60岁,也说六十甲子。
(20)、作为家长,能遇到德信老师,是我家的福气。他们六年如一日,爱生如子,对我身有残疾女儿照顾有加,让她像正常人一样受到良好教育,受到全校师生的关爱,她只能用勤奋好学,开朗积极向上的态度来回报。多谢德信实验学校有如此优秀大义的老师,善良纯品的同学们,无言感激!
3、豆蔻年华是指多少岁
(1)、▲百灵鸟社团在2016年六一文艺汇演领唱全场。
(2)、亲爱的听众朋友晚上好,欢迎收听5ndFM《城市陌声人》我是你们的老朋友晴晓,这个夜晚由我陪你们度过。
(3)、德信是一块风水宝地,人杰地灵,13年德信人的努力,厚积薄发,成为学生喜爱、家长推崇、社会和同行赞誉的优质学校。街道教育局和街道教科培中心将继续全力支持德信的发展,努力将德信打造成为靠优质树品牌,以卓越求发展的人民满意学校!
(4)、常以“豆蔻年华”一词特指十三四岁尚未成年的少女。杜甫有首诗形容少女豆蔻年华的《赠别》(其一)
(5)、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宋代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6)、引证: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玲珑可爱”。◎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
(7)、生小:指幼年的时候。《孔雀东南飞》中就有写道:“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8)、清姚鼐《旌表贞节大姊六十寿序》:“吾尝阅归熙甫作《顾文康之女寿序》,言其家隆盛,能以艳阳桃李之年,而有冰雪风霜之撡。”
(9)、及笄:古代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10)、2006年,德信第三届校运会。照片中正在举行的是拔河比赛,同学们使出了吃奶的劲儿。第二个女同学好像笑得合不拢嘴,看来胜利有望。
(11)、解释: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
(12)、“豆蔻年华”来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的诗《赠别》“娉娉婷婷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相传诗人杜牧曾经在扬州做官,后来要离开扬州回到长安,于是他在分别之际给扬州相好的歌妓张好好写了这首《赠别》,张好好正是一位13岁左右的少女,所以诗人用豆蔻花来形容她柔美轻盈的身姿。
(13)、今晚的5ndFM《城市陌声人》就陪您到这儿,城市陌声人,时间在流走,心为你停留。
(14)、生小:指幼年的时候。《孔雀东南飞》中就有写道:“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15)、草豆蔻药材来源于姜科植物草豆蔻AlpiniakatsumadaiHayata的干燥近成熟种子。
(16)、我曾是德信的学子,德信就像我的家园。那里美如花园,那里有我尊敬的师长,亲爱的同学,更有我们勤奋学习的身影。忘不了老师们循循善诱,更忘不了偶尔睡醒看见老师帮同学盖被子的情景!真诚祝愿亲爱的德信和敬爱的老师们:永远青春美丽,幸福快乐!
(17)、德为立世之本,信为立世之道——德信实验学校的命名体现了创办者的理念和追求,我们将秉承“以德立信,以信致远”的办学理念,以“艺术德信、书香德信、快乐德信”三项工程建设为抓手,以“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成长、搭建每一个学生的展示舞台、鼓励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参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成功体验、提升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操作策略,携手打造有传统文化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的学校,让学校成为师生成长的沃土。
(18)、多年后,我们或许遇到了自己觉得对的人。一个又一个,却发现内心深处在某个安静的夜,你的身影和声音都会跳出来和我嬉戏打闹在曾经的鹅卵石小小道上。在广场的樱花树下,在运动场的跑道上……
(19)、豆蔻:特指女孩子十三四岁。出自唐代杜牧的《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20)、们一起走过了春意盎然的年华。祝你生日快乐!
4、豆蔻年华,及笄之年,弱冠之年,而立之年
(1)、初”之句。豆蔻,草木植物,春末开花,色淡红,极鲜艳。二月
(2)、★“踏歌起舞”社团——培养了学生艺术素养,丰富了学生生活,深受学生欢迎。社团成员参加第五届中国优秀特长生推选活动获金奖、银奖;
(3)、世上纠缠不休的人们指间如丝如缕的想念脚下苟延残喘的爱情
(4)、(1)娉娉(ping乒):形容美好的容貌。袅袅:形容体态柔美。
(5)、出处: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6)、▲学生兴致勃勃参加2016年的“图书漂流跳蚤市场”。
(7)、德信的校徽由“三洲”两字LOGO,加上“德信实验学校”及英文名组成,代表着对学校历史的传承和发展。
(8)、但是我们应该要注意肉豆蔻一次不能食用过多,不然会出现身体不适;同时有阴虚内热,胃火偏盛,口干口渴,大便燥结等症状则不要食用肉豆蔻。
(9)、在我国古代对每个年龄段的女子都有不同的称呼,而花信之华就是特指古代女子二十四岁,二十四岁正是女子最为娇艳的时候,指的就是女子貌美如花的年龄。
(10)、(解释)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也比喻将成年的少女。
(11)、豆蔻年华泛指十三四岁的少女。豆蔻原本是一种植物,唐代诗人杜牧有《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12)、白话译文:前来南浦,想打听一下是否有西江来的商船。正好见一个卖酒的少妇,年方二红妆靓然,与夫一同当垆卖酒。同样是为人之妻,唯有我影只人单,独然一身,好不凄然。
(13)、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五代词人李珣《南乡子·归路近》“归路近,扣舷歌,采真珠处水风多。
(14)、用早春二月枝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来比拟体态轻盈、芳龄十三的少女。再加上“年华”二字,更清楚点明了这个令人喜爱,亭亭玉立,含苞待放的年龄段。
(15)、美好的青葱岁月伴随着德信实验学校的不断壮大,在这里,我得到领导的关心和重视;得到同事的帮助与协助;得到家长的支持与认可,更享受着孩子们的敬意!今后的日子,我将不忘初心,不畏困难,在教育之路上幸福迈进!
(16)、13年前,学校开办时,周围是一片荒地,现在三面的高楼早已平地拔起,如同有力臂弯将学校抱在怀里。当年生物园里的树还没你高呢,今日已成长成一片茂密的小森林,用一句开玩笑的话来说,里面可以养老虎了。
(17)、2004年7月,德信迎来了第一批毕业生。2004届六(4)班的同学们,快来领毕业照!12年转瞬即逝,当年的同学现在还认得出来吗?下文还将给大家晒晒2004年毕业校友黄宏宝现在的模样。
(18)、从德信建校开始,我一直在这片沃土上耕耘,洒下了汗水,奉献了青春,收获了硕果,见证了德信的师生们一步一个脚印成长,我们都是教改的弄潮儿!这里有花,这里有树,这里有笑,这里有泪,我们苦乐相伴,我以做德信人为傲,在教育教学的道路上必定收获一路芬芳!
(19)、我曾朗声诵读,于晨光之中;我曾嬉戏浪游,在绿荫之下;我曾放飞梦想,站在楼的高处望向远方。我走进最美的校园,遇见最好的朋友,受教于敬爱的恩师。我曾受伤,也曾痊愈。我在德信怀里,德信在我心中。亲爱的德信,待我多年后再次归来,希望与您一齐育桃李。
(20)、掬手轻捧起的岁月记忆大片大片剥落曾经的爱情如今的你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了吧
5、豆蔻年华的由来
(1)、初恋是用来怀恋的,这句话不知道是对是错。也许爱情里没有对错之分,也没有年龄之别吧!
(2)、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3)、初恋对于每个人来说没有少流眼泪吧!那时候的我们会为了对方的小小动作或是简短的一句话而泪流满面或是喜笑颜开,为了他和别的女生嬉戏打闹而耍脾气或是为了他不回小纸条而生气,总是无时无刻不再揣测着对方的心思。
(4)、你~还会记得我吗记得那个青涩的时光我曾经那么那么的爱你
(5)、解释:此时正月照在那红豆蔻之上,那时曾月下相约,如今月色依然,人却分离,她是否依然依稀如旧?
(6)、★粤韵曲艺社团——成立于2008年,经过8年的发展,该社团已成为德信实验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016年粤韵社团以富有韵味的唱腔参加表现佛山文化特色的情境剧比赛,荣获市一等奖(第一名);2015年被评为高明区“十佳社团”;表演唱佛山本土音乐作品《佛山颂》获2016年高明区中小学声乐专场特等奖。为了更好地普及粤剧教学,学校还编写了《走进粤韵世界》校本教材。
(7)、(3)十里扬州路:唐代扬州十分繁华,街道为“九里三十步”。这里不过举其成数。张祜的《纵游淮南》诗云:“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8)、孩提之年、豆蔻年华、花信年华、韶华中年和富贵晚年是女子...
(9)、七绝给一位女子,其中一首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稍头二月
(10)、▲区、街道教育局领导为我校“艺术生优质生源基地”揭牌
(11)、风烛残年是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晚年。风烛:风中燃烧的蜡烛。
(12)、拼音:豆蔻年华(dòukòuniánhuá)。
(13)、石三友《金陵野史·秦淮歌星王熙春》:“来此演出的歌女,有半老的徐娘,有豆蔻年华的少年,也有未成年的幼童。”
(14)、因为在古代,女子出嫁得比较早,一般在及笄之后就开始嫁人,所以在正式出嫁前,就得先找好婆家。后来,金钗之年是指代女子十二岁的年纪就一直被后世沿用。
(15)、德信的孩子只懂好好学习?NO!德信的孩子贼会玩,还玩出各种花样,因为学校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让每个孩子都能张扬个性。口说无凭,2008年,德信成为高明区小学中唯一的区级文艺培训基地;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大批优秀艺术苗子,2016年,挂牌成为高明实验中学“艺术生优质生源基地”。
(16)、出自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17)、(2)豆蔻(kou扣):多年生草本植物,初夏开花,果实有香味,可入药。梢头:豆蔻枝的末端,较娇嫩。二月初:豆蔻含苞未放,古代常用来比喻未成年的女子,称十四岁的女子为豆蔻年华。
(18)、待年: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语出《后汉书·曹皇后记》“小者待年于国”。以后称女子待嫁的年岁为“待年”。《文选·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
(19)、走进德信实验学校,各位校友是否想起那些年的读书回忆?如果你们也想在(那些年,我们一起读过的学校)栏目分享你小学的故事,欢迎在后台给我们留言,以及发送照片。下一期,我们将带你走进荷城二小,不见不散哦~
(20)、豆蔻:特指女孩子十三四岁。出自唐代杜牧的《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1)、“娉娉袅袅十三余”的少女,言其年少而体态柔美,自后人们便
(2)、古代二八年华也是指的16岁,也叫破瓜之年。“破瓜”是因为“瓜”字在隶书及南北朝的魏碑体中,可拆开成二个八字,二八一故当时人们以破瓜表示女子芳龄。
(3)、▲2016年11月19日,民间艺术画社在文化中心举行作品展。
(4)、03年我来到德信,觉得德信实在太先进了,科学实验室那发光九大行星模型和栩栩如生的动物标本至今无法忘记!转眼已是13年,每每回想起德信,满满的都是童年的欢快,作为德信的第一届毕业生,或许我并不是优秀之但我却满怀感激。
(5)、当年我们也是排排坐吃饭呢,如今饭堂里依然摆放着十三年前的不锈钢台凳,只是厨房已成了“明厨亮灶”,透过屏幕可以看到里面是怎样做饭的。
(6)、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清代纳兰性德《鬓云松令·枕函香》
(7)、白话释义:姿态美好举止轻盈正是十三年华,活象二月初含苞待放一朵豆蔻花。看遍扬州城十里长街的青春佳丽,卷起珠帘卖俏粉黛没有比得上她。
(8)、以下是第一届校运会获奖运动员的合照,戴帽子的小姑娘貌似挺清秀的,还有,一排最右边的男同学,镜头在这边呢。
(9)、二句以花喻人,写她娇小秀美;四两句,以星拱月,写扬州佳丽极多,唯她独俏。手法上强此弱彼,大有“除却巫山不是云”之概。语言精萃麻利,挥洒自如,情感真挚明朗,荡然肺腑。
(10)、▲劲之队足球社团参加广东省五人足球争霸赛等获优异成绩。
(11)、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出自《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12)、回忆到这里,你是否有许多话要对你的母校或你孩子的母校说?
(13)、 师生同台是我校的优良传统,教师身体力行的表演示范不仅为学生树立了榜样作用,还为教师搭建了教学示范的平台,从而进一步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师生之情。
(14)、老师的那双闪亮的眼睛,如同法海一般让我们有时一周都没说过一句话。有时在别人吃晚饭或是学习之余,我们才有机会去我们曾想一起牵手走过的那条鹅卵石小道。它并不宽敞,我们却拥挤着并肩走过,那就算是我们的约会吧!没有牵手没有拥抱,没有亲吻的约会,纯粹的谈天说地。那一瞬间我们觉得我们就是彼此的未来,那一刻我们都在告诉自己眼前的这个人就是值得我们终其一生,耗其一世的人。没有任何杂念,也许这就是初恋最美妙的地方。
(15)、2015年,参加高明区少儿艺术花会展演舞蹈比赛《新小红帽与大灰狼》荣获一等奖。
(16)、★“劲之队”足球社团——“劲之队”足球社团是德信另一张亮丽的名片。学校以足球为载体,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兴趣,锻炼学生的体魄,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磨练学生的毅力与意志,形成了学生人人参与足球的生动场面,参与市、区及足球比赛成绩斐然。学校在2015年被评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17)、从草豆蔻、白豆蔻、红豆蔻和肉豆蔻的最初记载来看,草豆蔻始载于魏晋时期《名医别录》。《名医别录》载:“豆蔻味辛,温,无毒。主温中、心腹痛、呕吐,去口臭气。生南海”。作为豆寇的别名,常收载于豆蔻项下,为豆蔻的同物异名。晋代《南方草木状》记载:“豆蔻花其苗如蕴,其叶似姜,其花作穗,嫩叶卷之而生。花微红,穗头深色,叶渐舒,花渐出”。唐代《新修本草》:“豆蔻,苗似山姜,花黄白,苗根及子亦似杜若。”唐代《海药本草》:“豆蔻,其根似益智,皮壳小厚,核如石榴,辛且香,蒳草树也。叶如芄兰而小”。这就说明草豆蔻在我国古代魏晋时期就做药用,而且古人对草豆蔻的形态和物候期也有细致的观察,再结合草豆蔻优美的花朵,豆蔻年华中的豆蔻最有可能就是草豆蔻。
(18)、肉豆蔻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干燥种仁,主产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等,我国广东、广西、云南亦有栽培,冬、春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皮壳后,干燥。肉豆蔻气香浓烈,味辛,挑选肉豆蔻主要是以个大,体重,坚实,香气浓者为佳。
(19)、及笄:古代女子满15周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周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如“年已及笄”。
(20)、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又命摧花使者;往来保护;以期含苞吐萼之时;加之呈妍。”
(1)、这首诗是诗人杜牧在公元835年(太和九年),调任监察御史,离扬州赴长安时,与女子分别之作。 这首诗着重写其美丽,赞扬她是扬州歌女中美艳第一。首句描摹少女身姿体态,妙龄丰韵;
(2)、★民间艺术画社——是德信传统文化系列社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了一系列的美术活动:年画、花灯、京剧人物盒子制作等。多名社团成员参加各类绘画大赛获市、区三等奖。
(3)、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即儿童的发髻向上分开的样子,俗称小丫角,因此称童年时代为「总角」。
(4)、髫年:在古代,女孩7岁称“髫年”。出自唐代杨炯的《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丱岁腾芳,髫年超霭。”
(5)、主持人鹏鹏:大家是不是经常听人说“豆蔻年华”这个寓意青春美好的词汇呢?豆蔻可不光是一个词汇,既是一种我们常用的厨房香料,更是一味中药。本期的《芳草百味》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的陈恋虹中药师就同大家介绍这款中药。
(6)、2004年,我们向抗击非典的英雄致敬,谁记得这是几年几班的孩子们?
(7)、(出处)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8)、释义:苞,花苞;欲,将要;放,开放。形容花将开而未开时的样子。
(9)、而立:指年至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指人30岁。
(10)、释义有一是指40岁;二是指遇事能明辨不疑。
(11)、花甲(耳顺):指60岁。以天干地支名号错综参互而得名。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六:“(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挪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12)、或许是基于对中华传统“德”和“信”文化的推崇,创办者把学校的名字命名为“德信实验学校”,当时务实低调的三洲人连落成仪式也没有举办,用学校首批教师的话来说“当时我们静悄悄的来到学校上班了”。
(13)、无论多久我们都会记得多年前我们为了彼此躲避父母的指责,逃避老师的法眼。偶尔还是会觉得是不是依然爱你如初?时隔多年有时候又觉得那么虚无缥缈,是否与你的恋爱只是我的想象或是一个用美丽编制的梦境而已。
(14)、多年之前我们还是初中生,没有华丽的着装也没有昂贵的水乳粉底,他爱上的是一个稚气又单纯的孩子。
(15)、有一本(豆蔻年华)的书描写豆蔻的诗句《鹧鸪天寄情》
(16)、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红领巾共促和谐行动先进集体”、“佛山市文明学校”、“佛山市德育示范学校”等。
(17)、(出处)高阳《玉座珠帘》上册:这样的挑选,有名无实,纵使貌艳如花,但含苞待放,十分颜色只露得十分。
(18)、陈恋虹:其实在豆蔻的世界里,豆蔻二字只算是个统称,其中就包括有白豆蔻、草豆蔻、肉豆蔻等等。今天我们来一起认识下肉豆蔻。
(19)、13岁,是一个美好的年龄,德信实验学校正值豆蔻年华。13年风雨兼程,感恩有你!浮生若梦,流年光影,让我们一起细数德信13年时光的掌纹,回忆那些年的美好。
(20)、但无论如何我们还是庆幸在我们最单纯的年纪遇到了最好的彼此,也许这就是最好的我们。
上一篇:梦想作文开头惊艳83句精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