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的弊端

1、儒家思想的弊端例子

(1)、德国犹太裔哲学家、二进制鼻祖、被誉为17世纪的亚里士多德、和笛卡尔及斯宾诺莎并称为三位最伟大理性主义哲学家的莱布尼茨(Leibniz,1646-1716)称伏羲氏为世界科学始祖,临终前宣布二进制源于中国的《易经》和伏羲八卦。

(2)、我们来看看儒家关于中庸的阐述,中庸的最核心理论其实是这句: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何为“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自然之道,在乎中和,不偏不倚谓之中和,举个例子,对应在为人处世上就是既不骄傲自满,也不妄自菲薄;既不惹是生非,也不唯唯诺诺;既不欺善,也不怕恶;既不张狂,也不甘平庸……要达到中和,非要经历一番历练不可,以中和之道立身处事,方能排除万难,克服挫折,从而超越生活,从而喜怒哀乐不形于色,从而七情六欲皆发而中节。后人将中和之道理解成了导致平庸、导致懦弱,是理解上的错误。

(3)、 不同于作为基础教育之学堂,书院作为儒家的高等教育,讲明经义守护道统便是首要之责。故而作为私塾教育之继续,专治儒经便是书院的主要任务。圣王之道,载之六经,六经不传,圣教乃亡。故今之书院,首先当效法古代书院,根据学生天禀,指导其治经。当此学绝道丧之际,书院能够为有志儒学六经者提供一研学场所,使得圣王之道代有传人,薪火相续,便已是尽其天责。所以书院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养成以圣教为旨归的士君子,他日出山好守护圣教,实践圣教。同时书院还是一个学问切磋平台,在以圣人六经为本的基础上,欢迎四方同道前来论学辨疑。书院不该商业化,政治化,功利化,凡此有一加诸书院,书院将丧失其独立自主之精神。所以书院当远离闹市,深居山林,由民间儒者主导,以保持道统的客观性与独立性,始终按照圣王六经标准,对于人世间的是非善恶作出臧否,对人世间的各种问题开出药方,这就要求对当世的诸多学问亦需兼习。当然,书院也不应狭隘化,轻六经而仅为某一位学者之学术研究所,其他工夫都是为此之准备,如此不但不能实现书院守道传道的目的,且会严重遮蔽学生的眼界,使之虽以儒者自期,却终因学问根柢太浅,支撑不起弘道之任,陷入到无休止的逻辑概念论辩中,实在可惜。

(4)、孔子思想中最具普世价值、最广为人们宣扬的,在于“仁”的学说。他把西周以来专属于氏族贵族的“德”转化为一般人的秉性:“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这就承认了人人皆有“相近”的本性,这本性就是“仁”,即“爱人”,所谓“仁者爱人”(《论语·颜渊》)是也。孔子由此而把“仁”的具体内容规定为“忠恕”(《论语·里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博施济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等等。这种普遍的爱人之美德,为人人所有。而且孔子还强调“为仁”要从自我的真情出发,而不是靠别人。(如《论语·颜渊》:“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他甚至还有“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之类重视自我之独立自主性的言论。孔子的这些言辞有普世价值,甚至是永恒价值,所以人们今天仍多引用,不觉过时。但我们是否可以根据这些言辞,就认为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达到了具有普世价值的民主、自由、平等的水平呢?这就要联系孔子的其他更多的、更核心的言论来解读。

(5)、综上所述:汉武帝独尊儒术后,民众思想得到了统稳固、加强了皇室权力,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同时也为自己后来的各项改革提供了保障。不过,西汉儒生盲目复古的特质也是王莽能篡权成功的主要原因。

(6)、本期推送摘选自杜维明先生《二十一世纪的儒学》第四章。如何面对当代的危机与挑战,不仅是儒学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所有“人”学的聚焦点。孔孟儒学揭示出人既是宇宙的观察者,欣赏者,参与者,也是共同创造者。如何以儒学纠正西方本质主义的误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扩充”四端“,建构心灵秩序与伦理,本文对此给出了提示。

(7)、  首先,要有一个学的过程。学做人的学问是永恒的、无法停止的过程,而且绝对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孔子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学不厌,教不倦”。“好学”这两个字在《论语》里有特别的用法。在《论语》里只有两个人能称之为“好学”,一个是颜回,一个是孔子自己。他认为“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他的自述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短的“精神”自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都是一个学的过程。我的评断是:它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德性伦理,也是一个关怀的伦理(careethics)。阳明所讲的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所希望的不是了别、认知,而是一种关怀。他所关怀的不仅是人,还包括物。如果用现代的话讲,就是对人和地球的关系有一个新的了解,就是要重新考虑人和地球的关系,即人类和地球的关系。这问题现在讨论的很多。地球宪章(TheEarthCharter)提出“所有生命都是相互依存的”,要“尊重和关心生命共同体”。你要把它当作活物,不要把它当作死的物质世界。

(8)、 人生而有记性、悟性两种主要学习能力。记性今所谓记忆力也,悟性今所谓理解能力也。人之记忆力,自零岁始发展,随年龄而增长,至十三岁而至最佳状态,一直保持到成年后则开始减弱。而人之理解力,亦从零岁开始发展,不同于记忆力的是,理解力并不受十三岁年龄限制,而是一直随年岁而增长,直至生命终止。然两种能力并非全然互不相关,显然,所接受知识之理解深浅决定着记忆之深浅,而记忆内容之价值大小又决定着理解力之发展高度。因此,所记忆之内容,其价值大小与能否有当下之理解,都决定着理解力之发展。与此同时,若自幼受到正确的记忆力培养,则有助于终身保持良好的记忆力。故而对于记性悟性两种学习能力,既要明其客观之规律,亦当明其主观因素之影响。如此,在教育教学中方不至偏于一端,一旦错过时机,都将难以挽回。现行体制教育所失,恰在于知理解力规律而不知记忆力相应规律,而民间私塾近年来方兴未艾之纯读经之失,则在知记忆力规律而不知理解力规律。

(9)、第一:儒家提出的“仁”、“义”、“礼”、“智”、“信”等思想丰富了中国传统道德宝库。

(10)、1672年,殷铎泽出版《中国政治道德科学》,是《中庸》的译本,15年后又出版《中国哲人孔子》;1711年,《中国六经》以拉丁文出版,这是《四书》的新译,外加《孝经》和《小学》。莱布尼茨和沃尔夫等一些著名的西方哲学家都曾受到过此书的影响。

(11)、中国历代皇权更替时,都或多或少的对儒学进行修改,比较重大的修改有两次,一是西汉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为国学根本,杜绝其它思想体系,从此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在具体实施上,董仲舒将道家、法家、阴阳家等有利于皇权统治的部分提取出来,与儒学相结合,发展成了新儒家思想。二是宋代朱熹作理学,朱程理学,是研究儒家经典的义理为宗旨的学说,即所谓义理之学。在元、明、清三代,理学一直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哲学,成为了百姓的心理支柱和精神寄托。儒家思想发展到今天,很多义理已经脱离了本意。

(12)、我近20余年来在许多文章和著作中反复谈到,五四的民主与科学的精神,由于国民党的专制,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左”的教条主义的影响,没有得到继承和发展,至今连五四的核心思想——个性解放,人们都不敢大胆谈论,启蒙维艰。所以,我们今天应该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解放人的主体性,走民主、平等、自由的道路。我对儒学主要持批判态度,但我的许多论述都没有像丁伟志的观点这样同反对“复兴儒学”联系起来。原来,现在有些人讲什么“复兴”,实质是想复旧,是想复兴旧的儒学。历代封建王朝,一旦取得了政权,都要尊孔、尊儒,因为孔子、儒家的思想是封建社会的思想基础,最有利于从思想上统治老百姓。

(13)、第西方文化最大的短板在哪里?哲学本体论迷失,缺乏源头处智慧;西方文化的优势在哪里?思维逻辑。中国文化最大的优点在哪里?拥有宇宙万物本原和生命本原方面的哲学本体论智慧,即源头处智慧;中国文化最大的短板在哪里?缺乏思维逻辑。中西文化自然就有融合的基础。而中国最高思想成就的代表是伏羲、是老子、是庄子,而非孔子。

(14)、(1)陈赟:《天下思想与现代性的中国之路——中国问题·中国思想·中国道路论纲》,《思想与文化》第八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15)、科举制度始于隋唐止于清朝,为封建王朝的人才建设、选拔,提供了制度保障。

(16)、在西周时期,“礼乐制度”还未崩塌,人民对于天子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还深信不疑。随着东周诸侯割据以及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尤其是陈胜、吴广的起义,让所有人看到了庶民逆袭的可能。刘邦建立汉朝后,本想通过分封同姓王来维护汉室的稳定,却又导致了汉景帝朝的 “七国之乱”。尽管汉武帝用“推恩令”来瓦解诸侯王的势力,可思想上的教化则更能长治久安。

(17)、让个人不见了,而把所有的价值只有依附于一个家族、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之上才能建立自己的归属感。这种集体主义所产生的毒素,一直影响到现在。(补充一下法西斯的定义:个人服从集体,集体服从领袖)

(18)、儒家只是诸子百家中的一门学问,他的主要立意还是阐述人道,即人类入世生活所有息息相关的事物。正因为儒家只是阐述为人之道,所以在阐述人性本善还是人心本恶时是很难得出结论的,反而给后世造成了误导,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在阐述人道之外的事物就显得很无助了。儒家讲修身的层级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没有讲清楚为何要修身,以及平天下之后又归于何处,终究还是解释不了人类的终极问题“是谁?从哪来?为什么来?又去哪里”。

(19)、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礼”在孔子那里,其具体含义是指周礼,即氏族贵族的等级之礼。“仁”者必须抑制自我的个体性、独立性(“克己”),以服从旧的贵贱等级制,才能立足于社会;否则,“不知礼,无以立”(《论语·尧曰》)。孔子讲“为仁”,既要“由己”,又要“克己”,说白了,无非是要人自觉自愿地(“由己”)抑制自我(“克己”),以服从贵贱等级制之礼。孔子维护贵族统治之心,何其真诚乃尔!下面我们且再看看他这种思想的具体表现:上朝的时候同下大夫谈话,和乐而率直;同上大夫谈话,诚恳而不阿。君主到了,恭谨而心中不安,做出行步安详的样子。(《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一进朝堂的门,就做出谨慎而害怕的样子,好像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地。不站在门中间,走路不踩门槛。走过君主的座位,连面色都端庄起来,脚步也加快,说话也好像中气不足似的。提起衣服的下摆走向朝堂,做出谨慎而害怕的样子,憋着气好像不能呼吸似的。一走出来,下了一级台阶,面色便放松了,怡然自得。等走完了台阶,就快步向前,好像鸟儿展翅一样。回到自己的座位,又恭谨而不安起来。(“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如此等等。如此形态和心态,除了表现孔子深深崇奉以贵贱等级压制自我的独立自主性的思想之外,尚何民主、自由、平等之可言!大概也就是根据此种心态,孔子明确说:“恶居下流而讪上者。”(《论语·阳货》)对居下位的人说居上位的人的坏话,孔子竟达到厌恶的程度,何其谄上而骄下也!孔子为何不恶居上位而讪下者?“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其扼杀“居下”之平民自我的自由、民主,显而易见。(关于那种为了维护孔圣人而对这句话所作的另一种断句法,这里暂不置评。)从这里,我们实在找不到一点孔子思想中民主、自由、平等的踪影。联系到孔子“匹夫不可夺志”的美言,我们不禁要问:如果某位“居下”的“匹夫”有坚决的“讪上”之志,孔子是恶而夺之呢,还是大加赞美呢?

(20)、董仲舒根据《论语》中孔子所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并按照他自己的“阳尊阴卑”利润,制定了“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并因此作为其新儒家思想的核心。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2、儒家思想的弊端的史料

(1)、尽管儒家思想的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瑕不掩瑜,但是毕竟儒家思想有着自身的弊端。首先第一个弊端是儒家思想将人一出生就划分为三六九等,非常的不民主;第二是和政治结合,将人民变为统治阶级的“奴隶”,演变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政治思想;第三不主张进取精神,对于科技发展非常的不重视。

(2)、(1)参见《荀子·王制》: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3)、  儒家在伦理学上有几个最基本的信念,一个信念是:日常生活的世界有内在价值,我们不能抛弃掉日常生活去追求一个更高的真理。甚至可以说,最高的价值和意义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体现。这不同于希腊哲学,从希腊哲学来看,从现实中的“礼”出发怎么可能发展深刻的理念?希腊哲学从一开始就否定习俗,消解习俗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当然它可以通过实践回到习俗。不过,儒家基本看法是:离开习俗就不能正视生活世界,但扎根习俗并不妨碍有批判和超越习俗的可能性与必要性——礼也是一种创造性。“述而不作”可以理解为一种诠释的创造,夏礼、殷礼、周礼都有所损益。《论语·乡党》篇讲到了很多古礼,有些孔子接受,有些他不接受,他做了存在的选择。所以礼就不只是习惯,但它和习惯又有密切的关系。就是说,经过长期而能保存下来的礼必有它的价值,不必彻底扬弃,孔子反对的是没有任何历史意义的重新起步。

(4)、一个著名的例子是程颢的话:“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这里涉及的就是前面谈到的“一”与“多”的关系,即理学家所谓“理一分殊”,亦即“一理”与“万殊”“万事”“万物”的关系。程颐说,“(张载)《西铭》明理一而分殊”;朱熹也说,“《西铭》言理一分殊”。朱熹进而还说:“伊川(程颐)说得好,曰‘理一分殊’。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及在人,则又各自有一个理。”“‘一实万分,万一各正’,便是‘理一分殊’处。”“世间事虽千头万绪,其实只一个道理,‘理一分殊’之谓也。”例如《中庸》,“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简言之,“理一”即那个形而上的唯一绝对的存在者,而“分殊”即所有形而下的众多相对的存在者。

(5)、今年6月份的时候我写了一点思辨小品文时,和袁明先生谈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谈到了半夜三点。中荷老师也认为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他们的鼓励让我不断思考,时隔半年,我从微博上学习到的和自己观察到的思考到的,在繁忙的工作中抽时间巧妙地技术性地焊接在一起,成了今天这篇短文。欢迎儒棍儒粉们拍砖。

(6)、第二个问题涉及到公私领域的划分问题。在我看来,儒家思想中有一个非常明确、严格的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划分。此外,儒家还有一个区分,就是严格区分这种公私划分在不同时代的具体社会条件下的不同体现。这是什么意思呢?在“周秦之变”之前,在商代、西周的时候,那是典型的宗法体制,那个时候的公私划分与后来帝国时代的公私划分是不同的,那个时候的天下结构是大宗套小宗,它是一种父系血缘的层级结构关系,那么,一个宗族的事情,对上面的大宗来讲是私,对下面的小宗来讲则是公。而“周秦之变”之后,公私划分的方式就不是这样的了,天下结构不再是父系血缘层级结构。与我们这里的话题直接相关的问题,就是血缘性的“孝”和政治性的“忠”分开了。例如人们常说的“忠孝不能两全”,这个时候,你会发现,皇权压倒一切。所以,历代皇帝为什么要强调“以孝治天下”呢?他是要“移孝作忠”这是《孝经》的主题,就是希望臣民要像爱敬自己的父母一样地爱敬皇上,以孝敬之心来对待皇上。难怪作为皇帝的唐玄宗要亲自为《孝经》作注,他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好的东西。当我们区分儒家的“差等之爱”和“一体之仁”的时候,我们已经是在形而下的主体层面说话了。其实,儒家还有大程子讲的那种更加本然、浑然的仁爱情感,套用海德格尔的讲法,那是一种“前存在者”的状态。我们现在讨论的“礼法”问题,不是这个层级的问题,而是形而下层级的问题。

(7)、第儒家文化在现代社会必须进行扬弃,才能发挥出其核心思想的最大光芒。有人一听说儒家有局限性就将这种认识等同于否定,这种认识要不得。其实如果能将儒家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逻辑的关系说的更清楚些,即儒家认为忠、恕、孝是人伦社会的基本构造,是人与人之间保持合作的最佳选择角度去阐述是完全成立的,可以从人的本性、社会的本性以及中华民族的文化为什么是唯一流传下来的古文化而生生不息来充分说明。同时在现代,中国自身的发展以及日本用忠、韩国用孝等实证角度都可以做出有力的说明。限于篇幅不在此展开论证,但我们必然知道儒学如果能以逻辑的方式论证合理,那么我们根本就无需担心其他思想的入侵,也不必仅守成外在的规矩而以更大的胸怀怀抱世界之有用之辩证思想,怀抱科技的发展,怀抱民主公平公正的思想。因为儒家的思想是保证人类社会人伦安定的条件,在安定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发展或者说更好的发展。

(8)、西汉继司马相如之后西汉最著名的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扬雄(字子云,前53~18)《法言・君子》曰:“通天地之人曰儒。”

(9)、少正卯(?~前496)是中国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官至少正,能言善辩,是鲁国的著名人物,被称为“闻人”。少正卯和孔丘一样都开办私学,招收学生。少正卯的课堂多次把孔丘的学生都吸引过去听讲,只有颜回没有去。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丘在55岁的时候任鲁国大司寇,摄相事,七日而诛少正卯,曝尸三日。以仁义治天下的孔子开因为学术之争而杀戮异己之先河。

(10)、政治上都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战国时期,儒家派被分为八派,最有影响力的是孟子和荀子两派。虽然孟子与荀子的观点不一致,但儒家思想的主体核心思想未变,这也是儒家思想传承数百年之久的真实原因。

(11)、2015年6月30日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孔子学院关闭。

(12)、简要来说,生活为本体论奠基;或者更确切地说,生活感悟为本体论奠基。这是一种双重奠基的三级架构:生活感悟→本体的观念→万事万物的观念。回到刚才所提到的程颢的话:“天理”是他自己“体贴”出来的;这就是说,“天理”观念的来源既非逻辑推理的后件,亦非经验主义的“主客”关系之下的“经验”,而是一种“感悟”或“生活感悟”,这种感悟是先于任何经验与理性的。程颢能体贴出“天理”,然而孔子、孟子竟然不能,这是因为他们的生活感悟不同;更进一步追本溯源,则是他们的时代“生活”不同。

(13)、1582年,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来到中国传教。在他之前已有一些西方传教士抵华,但他们收效甚微。利玛窦在长期观察研究后得出结论,只有将教义与最为中国大众所推崇、尊重的儒学相结合,才能打开中国人的心灵之门。于是,耶稣会用“西儒”的面目出现,采用结交士大夫、允许中国信众尊孔祭祖和将基督教义比附四书五经等做法,提倡以基督教义附会儒学,创“儒耶同质”之说,利玛窦慢慢打开了在中国传教的局面。

(14)、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梁启超被迫流亡日本,接触了大量的西方新思想、新观念,他的“脑质”为此改变,对康有为的“保教”思想产生歧义。1902年,梁启超发表了“保教非所以尊孔论”,公开反对“保教”,反对立儒学为国教。“保教”的最大危害是“束缚国民思想”,因为“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

(15)、  因此,所有轴心文明所开展的宗教,以超越而外在为终极关怀的宗教,都要经过一个彻底的转化,重新理解地球上的生命。基督教说地球是凡俗的,“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不关注凡俗的世界,但现在大多数基督徒都在讲生态环保,佛教徒也是这样。文化中国目前大行其道的佛教是“人间佛教”,在中国,太虚受到基督教的影响,说自己讲的是人生佛教,关于“死”的问题佛教有非常高深的哲理;太虚的大弟子印顺讲人间佛教;以后证严法师发展的慈济功德会、星云法师的佛光山和圣严法师的法鼓山,都讲人间佛教,都关注人间净土,这是大转折。很明显,他们的问题意识跟孔子以来的儒家趋向一致了,这应该成为21世纪哲学的基本预设。

(16)、现代价值: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团结;以人为本、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和为贵”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礼让为先、睦邻友好、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涵使中国树立了良好的外交形象。

(17)、言归正传,“三从四德”很符合当时的社会需求,人文环境。“三从”即使放在当代也没说错,除非人类的社会结构关系发生变化,否则永远不会过时,女人幼年时依靠老爸,出嫁了依靠老公,老公去世了靠儿子抚养,这话也可以这样说:男人幼年时靠妈妈教育,结婚了靠老婆扶持,年纪老了靠女儿抚养。“四德”放在当代也不过分,德行修养维系着社会关系,体现着一个人的素质操守,古代“四德”的制定当然是参考的当时的人文环境,男性的道德规范还要更多。“三从四德”发展到后来,确实偏了,从董仲舒“男贵女贱”的思想制定新儒家之后,就开始越偏越远了,比如后来的“裹足”,后人写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等。

(18)、众所周知,“本体论”这个词语是由“ont”与后缀“-ology”两个部分组成的。“ology”意为“学科”“学”“论”;“ont”指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源自古希腊语εναι(being),意为“存在”。但是,海德格尔已经指出,哲学向来就已“遗忘存在”,即传统本体论的研究对象实际上并非“存在”,而是“存在者”,即中国哲学所谓“物”。由此看来,本体论就是一种关于存在者的理论。但如果仅仅这样讲,那还是并不充分的,因为哲学区别于其他学科之处,在于哲学的对象不是某个“存在者领域”,而是全部“存在者整体”,中国哲学谓之“万物”。这就是说,本体论乃是关于存在者整体的理论,而呈现为所有观念的一个系统整体。

(19)、再者我得益于伟大而万能的微博,在这里我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让我的视野就开阔了许多。我试图从教义教理架构解剖儒家思想,而尽量避开技术性如鲁迅,柏杨的目光,不去从技术的角度思考。

(20)、2014年9月,美国芝加哥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宣布,将与中国孔子学院停止合作。

3、儒家思想的弊端和优点

(1)、国家是个大社会,社会是个大家庭,家庭由千千万万的个人组成。

(2)、帝王们真的相信这些所谓的“天人感应”吗?这其实并不重要。他们恰恰在利用这个机会安抚百姓。既表明了自己会听从上天的安排进行整改,也防止了因灾疫产生的国家动荡。董仲舒在这样的环境下又把“天人感应”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高度,就是要让这种思维在民众的脑里根深蒂固。

(3)、(4)参见黄玉顺:《爱与思——生活儒学的观念》,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一讲“等同与对应:定名与虚位”,第4-8页。

(4)、----------------------

(5)、因此,无论是西学的消化,还是儒学的开展,中西之辨都是一个基本问题,甚至说它是儒学发展自己所面临的一个时代性课题。与贺麟、冯友兰、钱钟书一代人求诸中西学的会通不同,今日更要分辨中西文化之差异。深入西学之中,“盖入其垒,袭其辎,暴其恃,而见其瑕矣,见其瑕而后道可复也”。(2)将西学的位置摆正,实际上是近代以降中西文化交遇以来的大问题,所谓的中体西用、西体中用、全盘西化、保守与激进等等,说到底乃是中西学的正位问题。但前述的中体西用等几种正位方式,都出现以实践的取用替代理论义理层面上的正位,这自然是不够的。儒学作为大中至正之道,在上述正位问题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而且,西学的正位也关联到儒学的自我正位问题。只有自我位置得以贞定,对各种问题的儒学回应的儒学性本身,才能担保。

(6)、孔子是一个教育家,自三十岁招收学生,一直到老。孔子倡导“有教无类”,不分地位高下,报酬厚薄,只要学生拿十条干肉的拜师礼品,即可收其入门。在教育方面,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一个好老师。

(7)、在这种有毒思想的影响下,中国的方方面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等等成为世界上续朝鲜之外第二个奇葩国家。

(8)、我向张祥龙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张老师这几年的研究,我很熟悉,是非常独到的一种阐释。但有些观点我不太同意。有一种现象,涉及中国传统社会中父母双方在对子女的教育和影响中所扮演的角色、作用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精英或者士大夫,通常是要为官的,而且不能在家乡当地为官,而是异地为官。这样的话,一个典型的现象就是:他的大太太在家里教养孩子,士大夫本人则去外地为官,至多带着一个小妾出去,这是一种通常的模式。具体到教育问题上,这与孟子提出来的一个原则有关系——“易子而教”这就是说,孩子小的时候,不管他父亲是不是外出为官了,父亲都不直接负责教育他的孩子,而是通常由私塾的塾师来教育他,更多的时候则是在家中,母亲在教育他;长大成人之后,通常父亲会把孩子托付给同样为官的朋友,跟着朋友历练,由朋友来帮助教育。在传统社会中,这种“易子而教”的模式是非常典型的。这个现象非常有意思。我经常想,但也没想明白这到底是什么道理:中国传统社会的士大夫精英,基本上都是母亲教育出来的,即是上一代的女人教育了这一代的男人,这一代的男人又反过来统治他的同辈和下一辈的女人,这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一个很典型的现象。我们儒家是“孔孟之道”,很有意思的是,孔子、孟子都是母亲教育出来的,父亲没有起到多大作用。这是一个什么道理呢?

(9)、在这种思维逻辑下,奉天承运、替天行道、天降伟人、神道设教的天道天理伦理下,几千年国人都不敢质疑孔子从事伦理命令的合法性,到底是来源于基督教的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普世博爱呢?还是现代工商契约精神?还是民主宪政,社会以人为本,主权在民,权为民赋,权为法定的文明法理呢??

(10)、第五:儒家丰富的教育思想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教育传统的主要内容,对现代素质教育仍有启迪意义。而儒家思想中的许多优秀成分已溶入中华民族精神体系,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部分。

(11)、另一方面,在这种儒家理论洗脑下的底层人民则另一种僭越:从高贵自由的人自甘堕落成为下等的只求温饱的猪和奴隶,这也是一种僭越。

(12)、 按照盘山先生之儒门判教,孔门教法,有心性与政治二途,在圣王处则浑然合在后儒则各有侧重。心性儒学承曾子子思,宗《四书》《易传》,旨在解决人克除习性恢复天理的问题,宋明诸儒集其大成,而政治儒学重则在依据天理解决人间制度安排的问题,宗《书经》《春秋经》,汉唐诸儒集其大成。心性儒学以现实生命违背天理流于习性为最大的焦虑,故念念在于克己复礼,存心养性,所谓内圣之学是也。政治儒学以秩序混乱导致的苍生疾苦作为最大的焦虑,故致力于依据天道建构合理的人间秩序,所谓外王之学是也。心性儒学解决个人生命安顿与终极归宿问题,故致力于尽伦,政治儒学解决社会秩序合乎天理以使万类各得其所的问题,故致力于尽制。心性儒学通过尽心而知性知天,实现天人合政治儒学通过依据天理确立人间秩序,以实现天命流行各正性命。心性儒学认为格致诚正是圣贤君子的成德基础,政治儒学认为良好的社会制度是圣贤君子行道的前提。心性儒学于个人则戒慎恐惧,于政治则格君心之非,政治儒学于个人则恪守礼法,于政治则创制立法。心性儒学与政治儒学皆天道所开之二门,虽有不同,却俱本于天道。前者在于回归天道,后者在于实现天道。心性儒学是政治儒学保持纯正不入歧途的标准,政治儒学是心性儒学长生久视的保障。心性儒学长于守成,政治儒学长于开创。有心性儒学,则政治儒学不会偏离圣王之道,有政治儒学,则心性儒学庶几免于一己喜好。心性儒学与政治儒学数千年来并行不悖,各有所长,各有其用,不可替代,唯不同世代侧重不同而已。当今之世,正当以政治儒学为主,心性儒学为辅,面对家国天下三千年未有之困境,提出儒家之解决方案,再现儒学之生机活力,唯如此方可救儒学于将溺,济生民社稷于既危。

(13)、再者,孔子终其一身都在努力的“克己复礼”,尊“礼”为至高无上的地位,注重长幼有序,强调尊卑等级,倡导“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不管是其政治伦理、社会伦理,还是家庭伦理,都已经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儒家说“万物莫不尊礼而贵德”;老子说“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14)、黑格尔又说:“孔子的哲学就是国家哲学”。“臣民都被看作还处在幼稚的状态”。“在家庭之内,他们不是有人格的个人,因为他们在里面生活的那个团结的单位,乃是血统关系和天然义务。在国家之内,他们一样缺少人格;因为国家内大家长的关系最为显著,皇帝犹如严父,为政府的基础,治理国家的一切部门。”“在中国,个人没有独立性,所以在宗教方面,他也是依赖的,是依赖自然界的各种对象,其中最崇高的便是上天。”

(15)、我们来看看论语中这段: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齐景公问孔子为政之道,孔子跟他说:君王做好自己的事,大臣做好自己的事,父亲做好自己的事,儿子做好自己的事。齐景公对:说得好,假如君王做不好分内事,大臣做不好分内事,父亲当不好父亲,儿子做不好儿子,即使还有食物,我又哪里有心思吃得下。论语中孔子想表达的是众人各司其职,各谋其政,社会分工虽不同,但只要人人都做好了自己的事情,那么整个组织才能和谐共生。而后孟子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其言论也只是提出了五伦的道德规范,董仲舒之流,为了服务皇权统治,加上自己学问不精,罢黜百家,独尊他自己制定的新儒家,可谓害人不浅。何谓“阳尊阴卑”?易经有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天在上为“尊”,地在下为“卑”,天在上,地在下,乾坤由此排列成行。三纲五常发展到后来出现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多么的迂腐!

(16)、法律底线。最大的法律是领导人的看法,法律就失去基本功能与制度含义。道德底线。社会已没有任何道德约束,寡廉鲜耻甚至成为社会时尚。

(17)、随便普及一下在西方基督教神学里的魔鬼定义:不守本位;抵挡上帝;代替上帝。

(18)、必须承认,这种区别于“存在者”的“存在”观念,是由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区分”(derontologischeUnterschied)率先揭示出来的。按照海氏的说法,哲学长期遗忘了存在,即其所思考的不是“存在”,而是“存在者”;传统哲学缺乏“存在者何以可能”的意识。然而按照“奠基”的观念,如果说形而下的所有存在者都是由形而上的唯一存在者给出的,那么,这个形而上的存在者本身又是何以可能的?“存在者”是由“存在”给出的。这就是海德格尔的“双重奠基”思想:传统本体论为科学等奠基,而他的“基础存在论”为传统本体论奠基。(他的“基础存在论”(FundamentaleOntologie)仍然使用的“ontology”,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我倾向于使用“theoryofBeing”,以区别于传统的“ontology”。)所以,海德格尔所谓“哲学的终结与思的任务”,意思是由“思存在者”转向“思存在”,这才是真正的“思”。

(19)、③“化成天下”的发展观。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儒家思想的不懈追求。在人类需要共同应对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关乎人文”以关乎人类命运,“化成天下”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共同发展。意义不言自明。

(20)、上文说了,儒家文化为做人的文化,这种文化必定会受到其时代背景的影响而制定,比如男女职责的细化分工,再比如一些丧葬文化,皆有其时代的局限性,应综合分析,权衡利弊。

4、儒家思想的弊端道德绑架

(1)、显然,孙复在这里把太学的教化与政治是否清明联系起来,并将之安置到思孟学派“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位置上。

(2)、人做为组成集体的最小单元,凡事从自我做起,管理好身心,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3)、儒家思想的影响深远,是中国几千年的主流思想。中华传统文化的仁义、责任、节制、忠孝等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也是和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相结合的结果。并且不仅是中国,儒家思想对于东南亚很多国家都有着深远的影响,韩国和日本的伦理和礼仪等等都有着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子。

(4)、北宋理学家、教育家孙复(992~1057)曰:“儒者,长世御俗,宣教化之大本也。”

(5)、如果我们不反思我们自己的所承续的文化有毒,那么,我们是否配拥有未来?

(6)、在上述思考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生活儒学”。简而言之,生活儒学的基本观念就是:生活论或生活存在论为本体论奠基,本体论再为其他形下学(知识论、伦理学)奠基。这是用“生活”来取代和统摄海氏的“存在”(Sein)与“生存”(Existenz)的区分;而且,这里不仅没有“生存”与“存在”的分别,更没有作为“特殊存在者”的“此在”(Dasein)的优先性。

(7)、(3)对于这一思想的不同论述,参见牟宗三:《心体与性体》,《原善论》等著作。

(8)、 学统恢复首先在于恢复儒教的学习内容,然后是学习方法,最后是学习目的,当今唯有民间私塾堪当此任。即从内容恢复自孔子有教无类以来所行的六经为核心的学习体系,从识字到读经,从蒙学到四书经史。一旦内容上调整,与此相应的教学方法也要随之调整,于是两千多年来的儒学教育方法之基本原则,也就顺理成章的应运而生,在此基础上,圣贤经史之教所指向的教育目的,便可进一步确立。作为养成三观与人生大本的基础教育,读经教育将彻底摆脱严重背离教育本质,完全功利化世俗化的现行体制教育与一些民间私塾的唯升学、分数、字数趋向,真正发挥其启迪心性涵养德性移风易俗的目的,既为学生进入各行各业奠定道德基础,也为继续儒学深造奠定学识基础。至于道统继承,即当学生基础教育完成,且立志于学,有心圣道,便可进入书院,继续研习六经,寻绎其理,既求索圣人之至德要道,又致力于圣道之现代转化运用,提出现代问题的解决方案。故相较于现代私塾以恢复儒家学统为旨,现代书院则当以继承儒教道统为旨。如此,上下衔接,配合得当,以源源不断的养成儒士,作为儒教复兴之新生力量,致力于现代中国之再儒化,合而言之,无论现代之私塾、书院,皆当是真正之儒教道场。

(9)、超越本体论的特殊性,具体来说就是现代性;这就是说,超越本体论是在生活儒学的思想视域内、特别针对现代生活方式的一种本体论建构。在近来发表的两篇文章里,我对近代以来“祛魅的”(disenchanted)“人本主义”(humanism)进行了反思,清算了“人的僭越”,尤其是“理性的僭越”“权力的僭越”。这种所谓“以人为本”的僭越,其实就是“以人僭天”,即“人”鹊巢鸠占地取代了“天”的神圣地位,由此而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尤其是资本与权力的肆无忌惮以及由此而来的诸多问题,包括近来引人瞩目的科技的为所欲为。

(10)、本期继续推送杜维明先生《二十一世纪的儒学》第四章。孔子的“学”,不仅是德性伦理,还是关怀伦理。“学”不仅要“成己”,还要“成人”、“成物”。同时,儒家伦理还是一种对话的伦理。孔门以师友夹持、共同进学的形式,形成了一个求学的共同体,也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儒者在日常世界之中追寻“道”,在“礼”构建的伦常生活之中参证“仁”。

(11)、第儒家文化渊源流成,已成为我们民族的根,我们必须从中吸收养分。儒家文化经过了从孔子强调的仁礼乐到董仲舒的经学儒家再到朱熹的理学儒家,是一个不断发展调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忠、恕、孝三个核心价值观点一直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依据生存环境和功用目的的内容取舍而已。忠、恕、孝是一个社会保持稳定的内在人心的最高提炼,同时具有极大的可操作性。三千年来无论谁当政,社会如何变迁,太平盛世还是兵荒马乱,儒家这三个核心价值观始终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始终是保持中华民族内在凝聚力的源泉,因为它们符合一个社会存在的最基本的人性良知。在当代同样如此,谈专业化职业化其核心是忠,谈妥协宽容的概念其核心是恕,谈社会和谐也离不开一个孝字,不能感恩父母又怎么能对他人表示善意呢。

(12)、(4)TuWei-ming,“TheContinuityofBeing:ChineseVisionsofNature”,NatureinAsianTraditionsofThought:EssaysinEnvironmentalPhilosophy,J.BairdCallicottandRogerT.Amesed.(Albany,N.Y.,StateUniversityofNewYorkPress).中文版参见《世界哲学》2004年第一期,《存有的连续性:中国人的自然观》。

(13)、从现实的角度来看,道家与儒家各有所长,各有弊端。

(14)、在西方人“求不得”的有关宇宙万物本原和生命本原哲学本体论终极问题上,中国战国时期道家大师庄子(约前369—约前275)用一句话就给出了答案——“通天下一气耳!”宇宙万物本原代表着宇宙万物的终极存在和终极依据,生命本原代表着生命的终极存在和终极依据,只有奠基于宇宙万物本原和生命本原基础上的知识才是合法的终极真理!

(15)、中国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从宇宙万物本原和生命本原的视角出发,认识到了自然力的文化,从生命本原元气出发的营养学,元气力与医疗力合理搭配的健康学,对全球精英有没有吸引力呢?!答案是肯定的!

(16)、就会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社会安定,国泰民安。

(17)、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道德维系专制统治与等级社会,压抑人性,钳制思想,阻碍了科技的发展。总之,我们应吸取精华,剔其糟粕,传承中华文化。

(18)、当今世界所面临的资源衰竭、生态恶化、食品危机、医疗危机和没法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可以在老子“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的思想主张之中找到应对的方法,中国文化对西方人有没有吸引力?!答案是肯定的!

(19)、这样一来,实际上就已经显示了本体论的必要性:如果说,人类关于所有存在者之存在的所有观念必定是一个有序的系统(system),而且这个系统必定呈现为一个金字塔结构的具有层级性的整体,那么,它必定有一个塔尖,此即所谓“本体”;否则,人类的观念就不成其为一个有序的系统,而只是一片混沌、混乱。这种“本体—万物”或“本体—现象”或“形上—形下”的关系,即“一”与“多”的关系,西方哲学谓之“奠基”,其实中国哲学的概念更为形象,叫作“立极”,即建房时的“上梁”:“极,栋也”;“极者,谓屋至高之处”。本体就是人类观念系统之中的那个“至高之处”,即“极”;建构本体论,就是“立极”,例如《周易》哲学的“易有太极”。

(20)、  对于荀子的讲法,有人会质疑:前面的跨度比较好理解,但知和义之间的跨度,会觉得有点过大。对此我作一个简单的回应。就人和禽兽的本能来看,没什么差别,从“食色性也”的角度看,人有动物的属性。但把人看成动物的一种,不够全面,因为一种新现象的出现不能归约到原来。下面是上面的基础,上面是下面的超越,超越和基础有关,但不能从基础来理解超越。孟子讲“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非常少的反而成为“大体”,非常多的反而成为“小体”。非常多就是人的生物性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但有趣的是,百分之零点一是充分体现人之价值的因素,他和百分之九十九点九有关系,甚至可以进一步说能够转化那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但当人有了心、性以后,就不能把人归约成动物。而人最丰富的内容恰是那最薄弱的力量。“几希”就好像是一阳来复,力量非常薄弱,但却是每个人不可或缺的基础,否则就“不是人”了。“不是人”当然是价值判断,但后面有深刻的理由。这里面可以看出最低的要求和最高的体现,最低的要求是只要是人就绝对有,最高的体现是任何人都不能充分证成的,连圣人也有遗憾。孟子讲“人皆可以为尧舜”,但着实来说,甚至连尧舜也不能真正做完人。

5、儒家思想的弊端演讲

(1)、显然,这里的关键在于“本体”(Noumenon)的概念。从哲学史来看,“本体”有过两种含义:先是指宇宙论(cosmology)意义上的万物的“本原”(Arche),中国哲学谓之“本末”之“本”(根株),强调的是“在万物之前”;后来是指狭义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者整体的“本质”(Essence),略对应于中国哲学“体用”之“体”(实体、实质),强调的是“在万物之中”。两者其实可以统一起来,即如果将万物——众多相对的存在者都视为现象,那么,作为万物的终极本原的那个唯一绝对的存在者就是本质,这也就是万物的本体。这就是古希腊哲学家“拯救现象”的运动,即“人们出于对于变动不居的诸多现象的忧虑,试图在现象背后去找出某种唯一的永恒不变的本质或本体,由此而形成了‘本质与现象’‘形上—形下’等一般哲学的形而上学思维模式。因此,西方哲学的本体论所思考的往往都是某种永恒不变的实体。直到黑格尔的辩证法,尽管强调‘变’,但其终极根据恰恰是那个永恒不变的‘绝对观念’,即《逻辑学》的第一范畴‘纯有’”。所以,所谓本体,就是生成并且支撑所有存在者的那个终极存在者。

(2)、德国启蒙思想家沃尔夫(1679—1754)在哈雷大学演讲“中国的实践哲学”,指出中国的“治国之术……超过了所有别的国家”,使儒学名声大噪。

(3)、  儒家和其它传统在这里有歧异。佛教是释迦牟尼所开辟的一个新的天地,耶稣基督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穆罕默德也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他们的新天地是史无前例的。孔子也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但这个新的天地包括一大批传统人物,像尧舜禹汤文武。他认为自己还达不到这些人物的德业,不仅如此,他还认为自己只是一个翻译者,一个中介。儒家入世的特性使得儒家伦理必须扣紧生活世界,这是很独特的。不过要注意,儒家伦理并不是世俗人文主义的产物。其实,孔子忠于传统的精神发挥了比无中生有更大的创造力。

(4)、到了汉代,董仲舒将以前的概念模糊的儒家变花样的炒出“天人合一”的这种人神不分的奇怪理论,从而将上帝的权力剥夺后赋予那些帝王,帝王也成了半人半神的怪物,政权也成了政教合一的政权!

(5)、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从此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研究四书五经的经学也成为了显学。此时,孔子已死三百余年。董仲舒在具体的政策上将道家,阴阳家和儒家中有利于封建帝王统治的部分加以发展,形成了新儒家思想。

(6)、孔子是中国私人讲学的第一人,也是传播古代文化的第一人,孔子在47岁时退隐,但并没有著书立说,而是“述而不作”。他一面整理古籍,一面讲学传授学术。研究梳理编撰了《诗》、《书》、《礼》、《乐》,众多弟子跟着孔子走遍各国,跟随他学习。中国上古和中古时期口耳相传和文献记载下来的古代文化的流传以至后来的扩大和发展,不能不归功于孔子。

(7)、  在21世纪思考何为人的问题,是以前的哲学家所无法想象的,而儒家对生命世界的充分肯定,更特别有其深刻的含义。举例来说,只有在我们生活的世纪,人类第一次可以用自己的肉眼看到了地球的全貌,动物、植物、矿物、水源乃至土壤、空气都在我们的视域之中,这是1968年航天员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的。因此今天要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思想家,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这在黑格尔的时代是不可理解的,即使他的哲学确实是世界性的哲学。维特根斯坦说:死不是生活里的一件事情:人是没有经历过死的。同样,要是没有离开这个世界,也就不能了解世界的意义,这是60年代之前的哲学无法理解的问题,但是我们现在必须考虑。

(8)、无神论者短视的思维一定会盲目的乐观,对人本质没有了解下就怀美好的期望,制造出不具备社会实践性的道德标准。于是就制造出一个人格极其分裂的民族。成批量制造出阿Q,孔乙己,润土,杨二婶,范进,假洋鬼子,赵太老爷等等大批奴才来。

(9)、  在孟子看来,人是要把“几希”逐渐扩大,不然它就枯萎了,所以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求放心是使得你的本质特色,能够成为定义你的最核心的东西而已。这个本质的特色遵循创造原则,不是接纳的原则,也不是重新发现原来有的东西。有人问,既然本有了,你还去“发”干什么?大学里的“明明德”,既然是“明德”了为什么还要“明”?这就是最低的要求和最高的体现。孔子做了一个选择,他为人类创造了人伦关系的基本原理,他不能也不愿离开这个无生物、植物、动物共同存在的世界,没有超越外在的世界。所以我讲存有的连续一般宗教的体验叫存有的断裂,只有断裂了才有超越的上帝、安拉、梵天等观念的出现。有人说儒家“超越突破”的发展特色不明显,也是在这个角度上说的。突破不明显,就是存有的连续,共同存在的世界就是人的世界,不能够离开人的世界。以活生生具体的人作为反思的起点,这是儒家最基本的信念。

(10)、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解构本体论”成为强大的“哲学”思潮;然而,本体论恰恰是“哲学”的核心。本体论的必要性在于:人类关于一切存在者之存在的所有观念必定是一个有序的层级性的整体,它必定有一个塔尖,此即所谓“本体”;否则,人类的观念就不成其为一个有序的系统。因此,生活儒学的态度是:必须解构旧的本体论,然而同时必须建构新的本体论。为此,必须追溯到“前本体”即“前存在者”的存在或生活,即生活论或生活存在论为本体论奠基,本体论再为形下学(知识论、伦理学)奠基。因此,生活儒学建构了普遍性的“变易本体论”,进而建构了指向现代性的“超越本体论”。

(11)、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把儒家思想放到世界文化之中才是表明我们表达民族自信心的最好方式。

(12)、这种僭越思维的“天人合一”概念被儒家奉为最高境界,在其影响下的统治者们真以为自己是真龙天子,盲目乐观地充满了傲慢与偏见,简单粗暴,亵渎和肆无忌惮!一方面把恐惧暴力深植入臣民的心里,一方面也把奴性和斯德哥尔摩症也根植在了这国族自己的基因骨头里,一直到现在。

(13)、至于其他的一些误解,比如说儒家重文轻武、限制了思想、过度的理想化、为统治阶级服务、铺张浪费的丧葬文化等,很多是后来人篡改了原意或者理解出现了偏差。

(14)、儒家学说在产生以后,先后有孔子、孟子、还有先秦儒学,儒家思想在长期的发展中,也发现了不少弊端,曾经在近代让中国错过了大航海时代,接着又错过蒸汽机时代和工业革命等等,让领先了近2000多年的中华民族,走向败落和落后。虽然儒家学说并非是造成中国落后的罪魁祸首,我们不能把当时中国落后的所有黑锅都由儒家来背,从客观来讲,儒家思想确实有一些弊端,需要我们去正视和反思儒家思想存在的弊端,并非是要抛掉代表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而是为了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儒家思想……

(15)、儒家学深受帝王追捧,汉武帝还将儒家学定为正统学,三个权威的儒家代表人物及主张很清晰,这三人分别是孔子、孟子、荀子,儒家学主张以“仁”治国,“德治”和“仁政”为重点,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16)、儒效,即儒者的作用。荀子在这里论述俗人与儒是有区别的,儒指的是通诗、书、礼、乐的文人,儒自身也有俗儒、雅儒和大儒之分,儒群已经扩大了。

(17)、第一个问题是我将孔子所说的“直”与伦理、道德分开来看,归属于不同的观念层级,而你认为不是这样的。这里涉及对中国古典文本中的概念的理解问题。同样一个字,在不同的文本中,用法是不同的。例如孔子的很多概念,我们都没办法下定义。中国传统训诂学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叫“字不离句”,你不能抽象地讲某个字是什么意思。或者用西方的话语来说,就是不能离开“语境”(context)来谈。《论语》中出现许多次的“直”,你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它们并不是在同一个观念层级上使用的。所以,汉语有很大的流淌性,这与西方概念化的语言还真是不同的。我觉得,这个案例中的“直”就是这样。

(18)、在西汉晚期,社会的最大矛盾就是土地兼并导致的地权分配不均问题。因为汉成帝、汉哀帝的昏庸,这个问题始终无法真正解决(汉哀帝下过《限田法》的诏令,可效果不好,他死的又太早)。整个士大夫阶层都希望有个人能站出来挽救国家,挽救民众。

(19)、  另外,思考的问题更进一步,就是人的原初联系是什么?族群、年龄代、性别、出生地、语言、社会环境、基本信仰,这些都是塑造一个活生生具体的人不可或缺的条件,正是因为有这些条件,每个人都不同。不过这里会有一个问题:似乎会导致哲学上没有分析的泛论,各种观点都可以包容。但这并不表示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哲学,那样就是主观主义,我们要突破这种经过体验和感受的主观。主观主义是认识论上的缺陷,突破缺陷就是说人有体验、有内在价值,这有预设主体性的问题,但我所谓的主体性不是主观主义。

(20)、现在人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叫作“文化复兴”。我弄不懂复兴的含义,不知要复兴什么,复到何时。

(1)、④自强不息的进取观。 孔子说:“自强不息,大德必寿。”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开拓精神、进取精神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精神。由此引申出的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适用任何国家、任何经济体。不赘述。

(2)、民国学者胡适(1891~1962)把孔子以前的儒,看成是犹太教里的祭师和伊斯兰教里的阿訇(hōng)。胡适认为,所谓儒,是一种有知识,有学问之专家;他们散在民间,以为人教书相礼为生。胡适认为这些专家,乃因殷商亡国以后,“沦为奴隶,散在民间。”

(3)、说到底,文人很容易就掌握话语权,他们互相吹捧,神话自己和同类,使自己有社会地位,于是就成了大师,

(4)、第二:冲破天命鬼神的理性精神抵抗了宗教对人们思想的侵蚀。

(5)、比如一百年前的大师多,为什么大师多?看看他们的出身,基本都是富贵人家出身,世袭士大夫阶层,互相吹捧抬轿子,就成了大师,徒子徒孙跪舔者数不胜数,甚至数百年后还有吹捧者,谁敢质疑他们,他们就群起而攻之,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联删!
  
句子汇(www.juzih.cn)致力于高质量知识类免费分享,持续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让知识获取更便捷!

上一篇:成语接成语接龙大全100个75句精选 下一篇:没有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