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名言名句及解释带出处

1、老子名言名句及解释带出处的句子

(1)、    “禹、汤罪己,其兴也悖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见于《左传.庄公十一年》,又见于《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五》:“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悖”通“勃”,意思是:禹和汤怪罪自己,他们的兴盛很迅速,势不可挡,桀和纣怪罪他人,他们的灭亡也很迅速,突如其来。

(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解读)出自《孟子·梁惠王下》。释义:齐宣王在别墅雪宫里接见孟子。齐宣王说:“贤人也有在这样的别墅里居住游玩的快乐吗?”孟子回答说:“有。人们要是得不到这种快乐,就会埋怨他们的国君。得不到这种快乐就埋怨国君是不对的;可是作为人民的领导人而不与民同乐也是不对的。国君以人民的快乐为快乐,人民也会以国君的快乐为快乐。国君以人民的忧愁为忧愁,人民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忧愁。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愁,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是没有过的。

(4)、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5)、(感悟)这与“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是一样的道理。

(6)、(感悟)此为老子精神修养论。了解自己,反省自己,战胜自己,实为做人之至要。“自知者明”,“自胜者强”实为千古名言。

(7)、出自《道德经·第八章》。上善:指大善的人。大善的人好像是水,水总是有利于万物的生长,却不与万物相争而以平静自持,甚至甘心处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地方。这句话以水的品性来赞扬利他、无私的美德和品格,以及“不争无忧”、“甘于平淡”的精神。

(8)、(我的才能一定有使用的那一天,财物用完了还可以再赚回来)

(9)、(实现我理想的那一天会来到的,我将大显身手,大展宏图。)

(10)、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1)、(翻译讲解):最方正的东西却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12)、10刑天舞干戚①,猛志固常在。 出自《读山海经》。作者陶潜(365—427),字渊明,东晋诗人。①(刑天舞干戚)故事见《山海经·海外西经》:“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于常羊之野。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而舞。”刑天,传说中的兽名。干戚,盾和斧。

(13)、(形容对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心象牛一样俯首听命。)

(14)、下面我们来一起赏析《道德经》中的50句经典名言。

(15)、(解读)出自《礼记·礼运》,在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施行的时候,天下就是人们所共有的,(人们)把品德高尚的人、德才兼备的人选举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的气氛。儒家思想中最美好的大同社会。

(16)、(解读) 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这句话对于青少年来说,提出了早恋会影响身心健康的问题。在今天看来,孔子的“戒色、戒斗、戒得”的说法,对我们仍有教育意义。

(17)、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出自《战国策·齐策四》。

(18)、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9)、解释: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

(20)、(第三十一章)这句话的意思是,“兵革是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要淡然处之。”(傅佩荣)这句话反映了老子反战的思想,同时也揭示了一个道理。很多人赞同把社会看作是像战场一样,充满了残酷和阴谋。虽然这种看法无可非议,但有些手段跟“兵革”是一样的,属于“不祥之器”。是要谨慎对待的。

2、老子名言名句及解释带出处大全

(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出自《孟子·尽心上》。

(2)、(感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道无为而任自然,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良的人。请您转发分享,福生无量!

(3)、(解读)出自清·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释义:每天早晨黎明就要起床,先用水来洒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到了黄昏便要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留连忘返。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良好的田园。自己生活节俭,以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不要贪不属于你的财,不要喝过量的酒。和做小生意的挑贩们交易,不要占他们的便宜,看到穷苦的亲戚或邻居,要关心他们,并且要对他们有金钱或其它的援助。他人来说长道短,不可轻信,要再三思考。因为怎知道他不是来说人坏话呢?因事相争,要冷静反省自己,因为怎知道不是我的过错?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记在心里,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无论做什么事,当留有余地;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他人有了喜庆的事情,不可有妒忌之心;他人有了祸患,不可有幸灾乐祸之心。做了好事,而想他人看见,就不是真正的善人。做了坏事,而怕他人知道,就是真的恶人。

(4)、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6)、一种解释是,“将要收敛的,必先扩张;将要削弱的,必先强盛;将要废弃的,必先兴举;将要取去的,必先给与。这就是几先的征兆。”(陈鼓应)另外一种解释是,“将要收敛它,必须暂且扩张它;将要削弱它,必须暂且强化它;将要废弃它,必须暂且抬举它;将要夺取它,必须暂且给予它。这叫做微妙的启明。”(傅佩荣)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把老子的这句话看成是“权谋术”。前者以一种自然的心情静观事态的起落,后者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参与。也许这两个之间的差别已经给了我们很多积极的启示……

(7)、出自《礼记·中庸》。①(审)详知,明悉,引申为详尽细密之意。②(笃)忠实,专一心一意。

(8)、(感悟)揭示了量变与质变的深刻道理,只有从实际出发,一点点积累,才能成就大事。

(9)、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请标明出处

(10)、1文章①憎命达②,魑魅③喜人过④。 出自杜甫《天末怀李白》。①(文章)泛指诗文。②(命达)命运通达。③(魑 魅(chīmèi))传说中山林里能害人的妖怪。④(过)经过。 

(11)、帮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2)、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13)、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出自王维《终南别业》。

(14)、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15)、人们习惯于事事抢先,老子却指出,不要在事物未成熟前抢先去做。似乎也是说反了。如果我们承认,要顺着事物的自然发展去做,而不是去拉着事物,强迫它做不自然发展,那么,老子的话是对的,前者是无为的做法,后者则是有为的做法。

(16)、译文: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百姓都能得到好处。

(17)、(感悟)老子提出了“真善美”之说,这是《老子》五千言的精辟结语。

(18)、1但使主人能醉客①,不知何处是他乡。 出自李白《客中作》。①(客)诗人自指。

(1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20)、只有无为才有自然,同时无为本身也就是自然,因而,无为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既是一种生活态度又是一种人生境界。

3、老子名言100句及解释

(1)、(翻译讲解):最方正的东西却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2)、一种解释是,“将要收敛的,必先扩张;将要削弱的,必先强盛;将要废弃的,必先兴举;将要取去的,必先给与。这就是几先的征兆。”(陈鼓应)另外一种解释是,“将要收敛它,必须暂且扩张它;将要削弱它,必须暂且强化它;将要废弃它,必须暂且抬举它;将要夺取它,必须暂且给予它。这叫做微妙的启明。”(傅佩荣)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把老子的这句话看成是“权谋术”。前者以一种自然的心情静观事态的起落,后者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参与。也许这两个之间的差别已经给了我们很多积极的启示……

(3)、过一种快乐而不享乐的生活,保持自我,不入流俗。

(4)、(翻译讲解):要让其收缩,必先让其张大;要使其削弱,就先加强他;要废除他,就先让他兴盛,要想夺取他,就先给予他。

(5)、(解读)(如果自己不如别人聪明,那么)别人花一分力气就能学好的,自己就花百分的力气学好它;人家花十分的力气能学好的,自己就花千分的力气学好它。这句话说明人要自强,不甘落后。有了自强的心态,必然会勤奋,“勤能补拙”,原本不够聪明的人也会聪明起来了。

(6)、“宠”来了,就很高兴;“宠”走了,就很失落;“辱”来了,就很伤心;“辱”走了,就如释重负。一颗心随着外界的毁誉飘来荡去,再不能有片刻的安宁清净。喜怒无常,悲欢不定,就象生了大病一样。

(7)、(感悟)人要符合天的道,做事达成目的,功业已经到达巅峰时,就引身后退,懂得急流勇退,这是符合“天道”的。

(8)、出自先秦《老子》第七十二章。自见,自我表现。自贵,自以为是。知道并相信自己的能力,但不刻意自我表现;珍爱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但不自以为是,觉得比别人高一等。

(9)、10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出自《渡汉江》。作者宋之问(656—712),字延清,唐代诗人。

(10)、峣峣①者易折,皎皎者易污。 出自班固《后汉书·黄琼传》。①(峣峣(yáoyáo))高。

(11)、“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第五十六章)这句话的意思是,“塞住出口,关上门径;收敛锐气,排除纷杂;调和光芒,混同尘垢。这就是神奇的同化境界。”(傅佩荣)这句话老子也重复过,可见他很看重这种与世沉浮的生存姿态。我们说“与世沉浮”只是一般字面意义上的,实际上老子所理解的圣人或者入道的人有道而人不知的,他们的不被知只是世人看不出来罢了。其实,圣人也罢,俗人也罢,“和光同尘”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智慧。

(12)、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3)、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礼记·表记》

(14)、金玉满堂,无法守藏;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祸根。一件事情做的圆满了,就要含藏收敛,这是符合自然规律的道理。

(15)、您爱不爱“名”?您好不好“财”?您对生命如何珍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名声与身体,哪一个更亲近?身体与钱财,哪一个更贵重?获得与丧失,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爱惜必定造成极大的耗费;储存丰富必定招致惨重的损失。”你爱不爱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为它所累。

(16)、(感悟)只有由易入难,积少成多,才能成就大事。

(17)、解释: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18)、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19)、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

(20)、(解读)释义: 形容只要人们的心往一处,共同努力,就能移动泰山。比喻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 。出自 《古今贤文合作篇》

4、老子名言十句(精读)

(1)、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3)、(感悟)老子主张“希言自然”,即少施教令是合于自然的。飘风、骤雨不能持久,故尔:暴政是不会持久的。

(4)、(解读) 高地变成山谷,深谷变成山陵。据科学推测,喜马拉雅山这个地方在七千万年以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沧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多变。也比喻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总是向它相反的方面转化。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6)、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7)、(解读) 粮仓充实,百姓才懂得礼节制度;衣食丰足,百姓才知道荣誉耻辱。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治理国家的人,首先要考虑老百姓的生活。廪(lǐn):粮仓。实:充实。

(8)、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10)、出自《论语·学而》。①(不己知)不了解我。

(11)、解释:能了解别人叫做智慧,能认清自我才算聪明。能战胜别人是有力量的,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才算刚强。

(1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1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14)、(解读) 灾祸啊依存着幸福,幸福啊潜伏着灾祸。它告诉我们,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要居安思危,若身处逆境,也不要灰心丧气。兮(xī):语气词,相当于“啊”。倚(yǐ):倚靠。伏:潜伏,隐藏。

(15)、译文:人生在天地之间,就像透过缝隙看到白马飞驰而过,不过一瞬间罢了。

(16)、(翻译讲解):处理困难的事,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做大事要从细微处做起。

(17)、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老子

(18)、出自《史记·孔子世家》。(译文)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

(19)、(翻译讲解):以正道治国,以奇计用兵,与民休息安定民心才能臣服天下。

(20)、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5、老子名言名句100及解释

(1)、(感悟)器小易满,海纳百川。浅陋的人才居功自傲,做大事的人总是谦虚的。

(2)、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3)、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出自《咏柳》。作者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唐代诗人。

(4)、释义:可以用语言表达的道理,就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用文字描述的概念,就不是永恒的概念。无法用言词表达的原初状态,那是鸿蒙宇宙的本来面貌;已经用言词确定了的概念,那是自然万物的生身母亲。经常保持虚无的状态,这是想要观察世界的幽微本质;经常保持实有的状态。这是想要观察世界的明显表象。虚无与实有,这两者同出于人心,却有不同的名称。无论是虚无还是实有,都可以说是玄秘的现象。玄秘中的最高玄秘,那就是一切奥妙产生的根源。

(5)、入于泽而问牧童,入于水而问渔师。 出自《吕氏春秋·疑似篇》。

(6)、   (1)郑观应对西方富强原因进行分析得出,不在船坚炮利,而在西方的议院制度。(2)设议院也就是实行君主立宪制,是国家富强的根本途径。出自郑观应《盛世危言议院上》

(7)、(翻译讲解):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8)、解释:大丈夫立身敦厚,不居于浅薄;存心朴实,不居于虚华。

(9)、(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10)、(解读)富贵不能使他的心惑乱,贫贱不能使他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只有做到了这三点才可以称得上是大丈夫。孟子的这句话历代相传,激励了无数的中华儿女。

(11)、(解读)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反。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君子:人格高尚的人。小人:指人格卑鄙的人。反是:和这相反。

(12)、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易水歌》燕国太子丹送荆轲刺秦)

(13)、“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第四十一章)

(14)、(翻译讲解):坚强者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者属于富有生机的一类。

(15)、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6)、(翻译讲解):塞信私欲的通道,关闭情感的门户,终身不会窘困。

(17)、“以清静之道治国,以诡奇的方法用兵,以不搅扰人民来治理天下。”(陈鼓应)这不仅是治国的道理,也是作为为人处世的借鉴。遇到难题,我们可以用智慧,出“奇招”来解决,但正常的时候,或者要作正大之事的时候,事业也保持一种正常的常态,就像老子曾经说过的“企者不立”一样,归于自然之道,方是天下归仁之时。

(18)、出自《诗经·卫风·木瓜》。①(投)这里指赠送。②(木桃)就是桃子。③(报)回赠。④(琼瑶)美玉。

(19)、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0)、(感悟)体现了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只有不违背自然,不去强以为意,才能达到目的。

(1)、(翻译讲解):合抱的大树,是从幼芽发起,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土积累的;千里远行,也是从脚下一步步走出来的。

(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後相随。恒也。

(3)、(感悟)哀兵必胜,军队在悲愤与压迫面前,战斗力最强。

(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第七十四章)

(5)、老子认为,再圆满的东西看起来也会有所欠缺。同样,获得了极大成就的人也要表现得有所欠缺。保持自身的不完满,这是一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还会有所进步。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联删!
  
句子汇(www.juzih.cn)致力于高质量知识类免费分享,持续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让知识获取更便捷!

上一篇:萧伯纳的名句有哪些135句精选 下一篇:没有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