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名句默写及答案

1、离骚名句默写填空

(1)、(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_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_________”。

(2)、(10)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

(3)、《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作者遥望古都长安看到的悲凉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节选部分的诗句,突出表现丁诗人的忧伤心事、高尚情操、纯洁德行、政治理想和嫉恶如仇的品性。

(5)、(2)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写出了主人公无法排遣的离情。

(6)、(杜牧《泊秦淮》)4)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论语》中,孔子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话强调了学习和思考要紧密结合,不可偏废。

(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夸张、衬托的手法来写蜀山之高险的句子有“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9)、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气势和战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0)、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写天色渐晚,诗人依然留恋孤松不愿离去的两句是“          ,          ”。

(11)、(1)卒相与欢,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12)、(5)鸟雀呼晴,______________。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__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

(13)、芳香和光泽杂糅在一起,光明纯洁的品质永不亏损。《离骚》中作者表达这一意思的句子是:“               ,                 ”。

(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比较简单。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曰、生、潦倒、挟、遨游、齐、盛事。

(15)、感知、理解课文。鼓励学生充分挖掘利用课文注释,力求自己动手疏通词句。

(16)、我揩着眼泪啊声声长叹,可怜人生道路多么艰难。

(17)、屈原的《离骚》中,诗人用雄鹰这些大鸟和燕雀这些小鸟自古以来就不合群一例作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5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9)、《离骚》是“楚辞”的代表,读了课文你能否概括“楚辞”的体裁特点?它与《诗经》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高一语文必修2《离骚》教案篇2教学目标

(20)、(1)其身正,;其身不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2、离骚默写常考句子

(1)、注意以下词语的书写:弘、羡、挟、遨、猱、攀援、涌。

(2)、结合作品特点,按照课程标准对高中阶段在古典诗歌方面阅读能力的要求,我把《离骚》节选的教学目的确定为以下两点:

(3)、(答案) 不过数仞而下     翱翔蓬蒿之间     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4)、(20天津·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主,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6)、(表白自己虽遭重压,但不改其追求理想、恪守节操的坚定态度。“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是《离骚》中的名句,“虽……犹”,假设关系的连词,“九死”,数字夸张,极言其为美好理想、为正义事业,义无反顾,至死不渝的决心。)

(7)、屈原的《离骚》中,诗人表明自己向君王进言不成反遭指责,不如退隐回去重修德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凡四方之士,,。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9)、(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啊,本来是古代圣贤所推重的。①伏:守、保持。②死直:死于直道。③厚:嘉许、推重。)

(10)、《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女主人公回到家时的情景,其间包含着无尽的凄婉和哀怨。

(1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12)、李煌《虞美人》词中将愁思形象化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13)、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以佩带香花香草来象征要修养自己的品行的句子是:“               ,               ”。

(14)、(再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啊,再加长我长长的佩带。①高:用做动词,使动用法。下句“长”与此用法同。②岌岌:高耸的样子。③陆离:修长的样子。)

(15)、重点词语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的词句式难句翻译

(16)、(7)道之以德,__________________,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17)、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识记的能力。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词:芰荷,芙蓉,裳,座,衫,琼楼。

(18)、(只选两小题)(4分)(1)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白居易《琵琶行》)(2)千古江山,。

(19)、苏轼《赤壁赋》中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是“(1)           ,          ,          ,          ”;认为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2)           ”;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3)           ”,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20)、第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的内容确立课型。第一课时:诵读、讨论相结合;第二课时:讨论、训练为主。

3、离骚名句默写常考高中语文

(1)、C.详写了崖角村村委书记接受记者的采访,表现了农民的淳朴,赞扬了刘书记为百姓谋福利的优秀品质。

(2)、(读这四句诗,首先要注意“悔”字,“悔”字承上文又开启下文。上云:“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因此,读者不能不问:既“未悔”,为什么又“悔”呢?悔什么?原来这里的“悔”不是“后悔”的意思,而是“反思”的意思,诗人“悔”(反思)自己当初未曾审察明白事君之道,因此愤然离开了朝廷,但是又欲罢不忍,欲去不能,于是长久地站立原地,犹豫彷徨,徘徊不前。他苦苦思索:路在何方?最后似乎又萌生了一个念头:趁着在迷失的道路上走得还不远,掉转我的车头踏上归途,重返朝廷去吧。)

(3)、名余曰正则兮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

(4)、(3)___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5)、(20江苏·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3)西望夏口,东望武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7)、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8)、《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助具体形象,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把凄凉婉转、悲凉幽怨的笑声表现的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凄然下泪。

(9)、屈原的《离骚》中,诗人对自己当初没看清楚形势而选择了做官委屈地表达出后悔之情,如今打算归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锦瑟》中,诗人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人们在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之后的那种深长的感叹,让人惆怅万千。

(11)、屈原的《离骚》中,诗人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是为了修养自己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4)秦爱纷奢,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13)、苏子曰:“?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虽一毫而莫取。,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14)、A.作者刻画刘书记时,既运用了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又借助周围人的表现来进行衬托。

(15)、(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16)、《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                         ,                        。

(17)、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合质量评测语文试题(附有答案)

(18)、(申述自己被贬的罪名。以一“替”字承上,说明自己遭受废弃的罪名竟然是因为“蕙纕”“揽茝”,竟然是因为自己“好修姱以鞿羁”,竟然是因为自己追求美政,竟然是因为自己拥有了太多的美德。一个荒唐的罪名,暴露了楚怀王不分贤愚忠奸的愚昧。诗用对偶的形式,节奏鲜明。用香草“蕙”“茝”比喻高洁的品德,比喻他心目中的美政,用“蕙纕”“揽茝”比喻自己对高尚美德和美好政治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形象生动。)

(19)、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哀伤人生的艰难困苦,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               ,              ”。

(20)、(1)《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离骚名句名篇默写

(1)、呜呼!死生,______________。死而死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痛何如哉!

(2)、《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诗中表达宁可遭遇死亡或者流放,也绝不同流合污的心志的诗句是: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3)、《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成语“方枘圆凿”意思相似,表达了“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处世态度。

(4)、《指南录后序》命名的`由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纫”“锲”“峥嵘”“崔嵬”“琼瑶”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6)、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昳、覆、袅、缕。

(7)、(《论语》)北京卷:在横线上默写原句。(4分)古人写文章常常借古讽今。

(8)、(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李密《陈情表》)(3)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

(9)、(最后四句,作者再次重申自己“独好修以为常”。“独”字表现出作者认定自己的原则是正确的并甘愿为之付出一切的自觉态度,带有一点自豪的味道。“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诗人坚持真理,坚守节操,获罪群小,深知后果,但美政之愿,存君兴国之志,至死不渝。诗人的自知之明、自谋之熟、自勉之严、自决之勇,令人感慨万分。)

(10)、(20山东·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1)、(3)___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12)、②唐人多爱牡丹,宋人多爱梅,周敦颐却独爱莲:“________,________,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13)、(答案) 住近湓江地低湿     黄芦苦竹绕宅生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而后乃今将图南(然后图南)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14)、把我的帽子加得高高的,把我的佩带增得长悠悠。

(15)、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理想九死不悔的语句是:“               ,               ”。

(17)、(3)弦弦掩抑声声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18)、后悔当初不曾看清前途,迟疑了一阵我又将回头。

(19)、(这两个句子以“哀”字为中心,前面描写哀痛的情状,尽现哀痛之深,后面写哀痛的原因,形象地概括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给我们塑造了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诗人形象。)

(20)、(5)师者,                       。(韩愈(师说))

5、离骚默写高频考句

(1)、《离骚》中表现诗人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文情绪的抒发定下基调的句子是:“               ,              ”。

(2)、(3)李白常常称谢灵运为谢公,比如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中。

(3)、屈原生平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在政治上他推崇“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把国家治理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因受小人的陷害,他两次被流放,最后投汨罗江而死,以示忠贞爱国之怀。

(4)、(答案) 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     五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5)、刘书记高兴极了,这是他以前从没想过的好事啊!他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张飞。他说,张飞,我要是真调走,你也跟我走,我还要请你当司机!

(6)、李白的《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蜀道的山之高,水之曲。

(7)、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句子是:                      ,                       。

(8)、《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两句,以水与舟为喻来写大鹏南飞要有所凭借。

(9)、(5)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0)、(1)卒相与欢,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11)、这是我心中追求的东西,就是多次死亡也不后悔。

(12)、保持清白节操死于直道,这本为古代圣贤所称赞!

(13)、屈原在《离骚》中写到自己因用香蕙作佩带而遭贬黜,又因采集白芷而被加罪名,接着以“          ,           ”两句表达为求国家富强、坚持高洁品行而九死不悔的决心。

(14)、(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             ,            ”两句表现了刘裕当年率军北伐收复失地时的英雄气概。

(15)、左传文——左丘明(相传)——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16)、《庄子∙逍遥游》指出,宋荣子不但做到“________,________”,而且能够认清自身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

(17)、易错的字词有:疾、谗谄、蔽、政、弊、忧、唯。

(18)、。,。(17)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句子:,

(19)、明确:“兮”是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的语气词,它在诗句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尽一样。用在句中,表语音的延长;用在句间,表语意未竟,待下句补充;用在句尾,表感叹意味。就课文来看,“兮”均用在句间,表示语意未完,等待下句补充。

(20)、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我已去世的父亲字伯庸。岁星在寅那年的孟春月,正当庚寅日那天我降生。父亲仔细揣测我的生辰,于是赐给我相应的美名。父亲把我的名取为正则,同时把我的字叫作灵均。天赋给我很多良好素质,我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

(1)、第一步,范读——让学生耳顺。教师范读,学生感受,正音。

(2)、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迷途知返后,放眼远眺,四顾茫然的意思的句子是:“               ,                 ”。

(3)、(3)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________________,至于暴矣。(《诗经·氓》)

(4)、《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诗中与成语“方枘圆凿”意思相似,表达“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感的两句是: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5)、(2)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见到了徐公,先是仔细观察,感觉自己没有徐公美,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认定自己确实不如徐公美。

(6)、(20天津·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7)、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不畏艰难,一往无前,对理想和真理执着追求的名句是:                   ,                      。

(8)、《离骚》中表明作者宁可死去,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两句:           

(9)、(2)白居易《观刈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劳动者珍惜夏日时光,不顾劳累,也忘记了炎热。

(10)、(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古典诗文的识记,这种给出上句,填出下句,或给出下句填出上句的默写形式,比情景式默写的难度相对较小,要求较低。但无论哪种默写形式,都要求考生平时背诵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这样才能做到印象深刻,同时,要特别注重句中一些易混字的书写。本题要注意“谏”“夙”“寐”“遂”“辰”“砧”等字的书写。此外注意“只选3小题”的具体要求。

(11)、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12)、吟诵注意节拍、重读和情感,培养学生阅读背诵古诗文的能力。

(13)、(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14)、(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

(15)、刘书记在村里走了一圈,对制约村里经济因素得出了结论:路不好!答应拨资三十万元将公路改造成水泥路。村委一班人一下子两眼放光,激动地抓住刘书记的手说,领导英明,领导英明!回去时,崖角村村委书记装了两篮土鸡蛋、3只土公鸡找到张飞:今天,你把刘书记送来了,真是帮了我们天大的忙啊!咱们这里穷,没什么好东西感谢领导。我给你的是一篮鸡蛋、一只公鸡,其余的全部给刘书记。麻烦你送到他家里。张飞连连说不行,他说领导也不会要的,你们还是留着自己吃吧。俩人争执起来,刘书记过来问是怎么回事。张飞说他们执意要送,我就想把它们买下来。说着便掏钱,刘书记一愣,便说好了好了,我也买了。掏出两百元钱。回去路上,刘书记有些不高兴,快到家时,终究还是开口了:张飞,你怕公鸡咬你呀!张飞说,我是不怕,我怕它们冷不丁啄你一下!刘书记嘿嘿地笑。

(16)、(“鸷鸟……异道而相安”四句,诗人用比喻进一步指出自己和群小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鸷”喻自己,“鸟”喻小人,“鸷”执志刚厉,特处不群,不可与凡鸟比翼齐飞。用以喻屈原执分守节,不随俗人。“方”喻自己,“圆”喻小人。方者,正也,端方正直。屈原正道直行,方正廉洁。哪有圜凿受方枘而能合者?用以喻忠贞之人与奸佞圆滑之人不相为谋。“自前世而固然”,说明了屈原的精神源泉。历代圣哲给屈原极大鼓舞,他承继并恢宏先圣遗德,“志洁,行廉”,“濯淖污泥,蝉蜕浊秽,浮游尘埃,泥而不滓”,而与日月争辉。)

(17)、(20浙江·高考真题)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8)、(3)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重点字:阙)

(19)、(2)李商隐《锦瑟》一诗中的“                ,               ”两句,用比喻创设出无比美妙的意境,表达作者内心的怅惘之情。

(20)、(1)荀子在《劝学》中说自己整天思考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两句是“_  __   ,____       。

(1)、注意以下字形:瓮、牖、枢、氓、己。(3)补充: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白《送友人》)

(2)、(1)名余曰正则兮,__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3)、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④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会思想、汲取智慧。用俗话来说,这叫“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用古诗文名句来说,可谓“________,__________”。

(5)、(受着委屈而压抑着心志啊,忍受着责骂和侮辱。①尤:责骂。②攘:忍受。③诟:侮辱。)

(6)、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进谏、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               ,             ”。

(7)、(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

(8)、  |语文 |教书育人 |纵横古今中外|读书好 |坚持理想 |

(9)、(1)《庄子》所描绘的大鹏形象富于浪漫色彩:“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_________,________ 。”

(10)、(1)唐诗《锦瑟》以锦瑟起兴,追忆华年往事的句子是              ,                。

(11)、(言自己虽怀德不用,但仍要高我之冠,长我之佩,尊我之威仪,整我之服饰,以示我鹤立鸡群,鸷鸟不群,与众人相异。)

(12)、某高三美女班主任,给学生的离别赠言!震撼教育界

(13)、一种相思,______________,此情无计可消除,______________,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第13题考查对著名诗词的背诵。

(14)、(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16)、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7)、(24)描写诗人行舟的感觉,像身上长上了翅膀:,。

(18)、(1)《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对古代服饰的“上衣下裳制”有所反映。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联删!
  
句子汇(www.juzih.cn)致力于高质量知识类免费分享,持续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让知识获取更便捷!

上一篇:满满的回忆优美句子简单71句精选 下一篇:没有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