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名言警句
1、荀子名言警句带翻译
(1)、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荀子·礼论》
(2)、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3)、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荀子
(4)、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法.孟德斯
(5)、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6)、山上有玉那么那山上的草木都很润泽,水里有宝珠连河岸也不那么干枯。只要自身修养足够好,光芒总是遮掩不住的。有时候觉得自己做得很好了,可还是没人理解,因觉得“埋没”了自己而委屈不平。其实是自己做得还不到位,还需再接再厉,善行积累多了,自然就会得到认可。
(7)、——《劝学》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劝学》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8)、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9)、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10)、后天的积累能弥补先天的不足,要成功,就得做苦行的功夫!
(1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译:天资聪颖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1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荀子
(14)、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15)、(《荀子·劝学》)(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6)、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
(17)、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荀子·荣辱》
(18)、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荀子·修身》
(19)、 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畏患而不避义死,欲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辞。——《荀子·大略》。
(20)、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
2、荀子名言警句及翻译
(1)、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2)、释义:“胜人者”,凭借的是自我个体的蛮力;“自胜者”,凭借的是坚强的意志。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具有天地之志的人。天地之志是收获大道、战胜一切的力量源泉。只有“自胜者”,才是真正的强者。
(3)、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5)、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荀子·大略》
(6)、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富国》
(7)、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8)、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9)、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荀子名言
(10)、解释:批评我而且批评得恰当的人,是我的老师;赞扬我而且赞扬得恰当的人,是我的朋友;阿谀奉承我的人,是害我的敌人。
(11)、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考虑焉。
(12)、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13)、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14)、见《荀子·大略》。博:教导、辅佐帝王或王子的老师。这几句大意是:国家将要兴旺的时候,一定十分尊重教师;国家将要衰亡的时候,一定格外轻贱教师。此条采用对比的方法,以尊师与贱师为标准,衡量一个国家政治的优劣与国运的兴衰,虽不乏夸张成分,但却发人深省。“师”与“傅”在封建社会中都由德高望重的人充任,他们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他们对帝王的政治影响。“师”、”傅”受到轻贱,其他臣下则可想而知,其言路必定阻塞,其政治一定昏愤。因此,该名句实质上道出丁一个封建社会中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具有典型性与很强的说服力,可引以说明尊师重教的重要意义。
(15)、荀子强调后天努力的重要性,强调实践的作用,是积极的人生哲学。
(16)、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荀子·议兵》
(17)、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荀子·荣辱》
(18)、唐朝“鬼才”诗人李贺,他的成功在于积累。为了搜集素材,他早上背上锦囊,骑着毛驴,外出游历,观察生活,一有灵感便记在纸上,放于锦囊中。一天下来回到家中,将锦囊中积累的纸条拿出,在灯下选择整理,将有用的纸条再存入另一个锦囊中供以后写作用。
(19)、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20)、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3、荀子名言警句大全
(1)、12天下知之,则欲与天下同苦乐之;天下不知之,则巍然独立天地之间而不畏,是上勇也。
(2)、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3)、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荀子·礼论》
(4)、所以荀子主张“化性起伪”,通过自己能掌控的力量来改变已成定数的东西。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6)、君子之学业,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业,以为禽犊。——《劝学》
(7)、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荀子名言名句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
(8)、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9)、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民不待政而化。
(10)、——卡耐基。有关“积累”的名言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11)、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12)、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元恶不待教而诛,中庸民不待政而化。《荀子·王制》
(13)、战国·荀况《荀子·儒效》。这几句大意是:处理任何事情,只要是有益于公理的就树立提倡,无益于公理的就废除掉。处理任何事情,都要以合不合公理为标准,因为这符合多数人的利益,适合于社会的通行原则,也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对公理有好处的就去办,就支持;对公理没有好处的就坚决废除掉。这几句多用于说明处事要符合公理的原则。
(14)、蓬蒿生长在麻中,即便不用器具扶助,有能够挺直的生长。白沙中如果混入黑泥中,便也会变成黑色。
(15)、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1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17)、战国·荀况《荀子·正名》。无稽(jī积):无从查考,无根据。这几句大意是:没有根据的言论,人们见不到的行为,听不到的计谋,君子应该慎重对待。没有根据的言论,或道听途说,以讹传讹,或别有用心,造谣诬陷,人们自当慎重对待,不可轻信;“不见之行,不闻之谋”皆处隐幽之中,人们不得而知,多鬼蜮魍魉之行,往往出人不意,攻人不备,人们尤当慎重对待。这几句是从《尚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化来,用于告诫人们要警惕那些无稽之言和暗地密谋、隐蔽施行之事。
(1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9)、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荀子·非相》
(20)、说明人性的弱点:看问题不全面,往往惑于表面现象,结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4、荀子名言警句加翻译
(1)、失败是什么?没有什么,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成功是什么?就是走过了所有通向失败的路,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成功的路。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2)、见《荀子·正论》。恶(wǜ务):憎恨。本句太意是:憎恨这人的多了,这人就危险了。得人心则安,失人心则危,因此遭到憎恨的多少,就是一个人(或一个国家)危险与否的标志。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 荀子
(4)、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5)、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7)、————陶渊明。关于“积累”的名言或警句万川归海海不盈。
(8)、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9)、此句与孟子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有异曲同工之妙。
(10)、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
(11)、批评我而又批评得恰当的,他便是我的老师;肯定我而又实事求是的,他便是我的朋友;讨好奉承我的,他便是我的仇人。
(1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4)、聪明来自见多识广。(阿拉伯谚语)不愿看的人,比瞎子还瞎;不愿听的人,比聋子还聋。
(1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16)、(《荀子·劝学》)(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7)、战国·荀况《荀子·富国》。足国:使国家丰足。裕民:使人民富裕。臧(cang藏):通“藏”。其余:指富余的财物。这两句大意是:使国家繁荣富足的方法,是节约用度,让人民富裕起来,并善于积蓄富余的财物。富国必先富民,这固然是重要时,但人民富裕了之后,还要注意引导他们勤俭节约、积蓄储备,这样才能增加社会财富,使国家繁荣昌盛。本名句可供阐述节约、积贮的重要性时引用。
(18)、(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9)、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20)、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荀子·荣辱》
5、荀子名言警句100句
(1)、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2)、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3)、战国·荀况《荀子·儒效》内在上能全心全意控制个人的私心,然后方能廉洁奉公;外在上能抵御外物的诱惑,行为不为性情所乱,而后才能成就“德”这样的理想人格。
(4)、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臣不至。
(5)、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公孙丑上》
(6)、14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7)、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尽心下》
(8)、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9)、荀子强调实际行动,而非“坐而论道”。在自强不息的行动中,才能获得真知,发掘自己未知的潜能。
(10)、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1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12)、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荀子名言
(13)、荀子对儒学经典的传授居功甚伟。汉代儒学,不仅“礼学”出自荀学,“诗经学”乃至于“春秋学”都与荀学有关。
(14)、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荀子经典语录
(15)、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16)、说明君子要有容人的雅量,不可以自己的标准衡量一切人。
(17)、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18)、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19)、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20)、《荀子·解蔽》涓蜀梁见鬼:“夏首之南有人焉,曰涓蜀梁。其为人也,愚而善畏。明月而宵行,俯见其影,以为伏鬼也;仰视其发,以为立魅也;背而走,比至其家,失气而死。”月下行走,自己的身影,以为是鬼;自己的头发,又当做了妖怪;转身回跑,气绝而亡。荀子阐明了一个道理: 凡人认为有鬼时,一定是他内心有鬼。正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忧之。”
(1)、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2)、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3)、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谁知道古诗词《〈荀子〉一则》)《荀子》一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这个吗?。求几句有关荀子的名言,并解释其中的两句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4)、名言(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5)、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6)、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大略》
(7)、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8)、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左传
(9)、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10)、君子自己贤能而对他人的疲弱无能也能容忍,自己机智而对他人的愚蠢也可容忍,自己知识广博而对他人的浅薄也能予以宽容,自己道德纯粹而对他人的道德不高也能宽容。
(1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2)、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13)、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14)、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无益于理者废之。《荀子·儒效》——荀子经典语录
(1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6)、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毕生之忧,无一日之乐。
(17)、君子浩然之气,不胜其大,小人自满之气,不胜其小.——明·薛萱
(18)、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
(19)、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利特
(20)、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1)、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荀子)
(2)、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3)、8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小人错其在已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
(4)、——《劝学》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劝学》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劝学》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
(5)、(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6)、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7)、战国·荀况《荀子·正命》。名:名称。实:事物的实质。命:命名。约定:根据人们的共同意向相约而定。俗成:共同约定的;大家认可,习惯上一直遵守和沿用的。这几句大意是:什么名称代表什么实物,并不是一开始就固定了的,人们相约以此命名这一实物,一旦为社会所承认,固定下来大家一直沿用,这一命名就被认为是此实物的名称了。荀子的话说明事物的名称是依据人们共同的意向而制定的,引而为人们承认和遵守。现在也可以把人们经长期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某种事物的名称或某种社会习俗称为“约定俗成”。
(8)、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9)、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10)、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11)、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12)、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荀子·成相》
(13)、(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1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5)、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荀子·臣道》
上一篇:责任与担当手抄报简单又漂亮119句精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