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农业谚语俗语大全

1、民间农业谚语俗语大全摘抄

(1)、谦虚与骄傲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强中自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痒要自己抓,好要别人夸。满瓶不动半瓶摇。好汉不提当年勇。

(2)、气温与农业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夏作秋,没得收。五月不热,稻谷不结。六月不热,稻子不结。六月盖被,有谷无米。三伏不热,五谷不结。铺上热得不能躺,田里只见庄稼长。人在屋里热得跳,稻在田里哈哈笑。人往屋里钻,稻在田里窜。人热了跳,稻热了笑。人怕老来穷,稻怕寒露风。遭了寒露风,收成一场空。晚稻全靠伏天长。秋热收晚田。麦里苦虫,不冻不行。冻断麦根,挑断麻绳。冷收麦,热收秋。

(3)、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

(4)、麻油煎豆腐――下了大本钱麻线穿针眼――过得去就行

(5)、1一二三四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偷得喝拌汤。

(6)、老人说:“八月十五早看天,来年不用问神仙”,看什么?到底有什么预兆?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怎么说。

(7)、头八(正月初八)晴,好年成;二八(二月初八)晴,好收成。

(8)、1西宁安小村村,脖子塞住柳棍棍,得唠塞住酒盅盅。

(9)、歪嘴佬吹喇叭――调子不正外甥披孝――无救(舅)

(10)、与之相对,还有一句是“春打六九头,吃穿不用愁”,意思是如果立春是在“六九”的开头,预示着农作物长势良好,粮食丰收,农民不用担心饿肚子,所以吃穿不愁。

(11)、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先贤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农历二十四节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远在春秋时期,中国古代先贤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农历二十四节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

(12)、腊雪不烊,种田人饭粮;春雪不烊,断脱人肚肠。

(13)、打发爷爷上唠天;二十四割昂对子写昂字;胡萝卜而冻豆腐;二十六核桃柿饼往回数;二十七花儿馍馍蒸昂一笸箩;切着咧;二十九贴着咧。

(14)、“生根的要肥,长口的要吃(念qi)。”意指所有生根的植物都需要肥料的滋养,所有长口的动物都需要吃东西。揭示了生命的基本需求。

(15)、尤其是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老祖宗们在这重要的时间节点,总结积累了大量的农谚俗语,用来指导和预测天气变化,预测粮食丰收与否。正如农谚云:“八月十五早看天,来年不用问神仙”,到底看什么?有什么预兆?我是畅谈生活点滴,一起畅谈分析。

(16)、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17)、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芒种开了铲,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18)、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齐。寒露楼青稻,霜降一齐倒。

(19)、“数法”:一共分为九个“九”,共81天,每9天为一个“九”,数完九个“九”,寒冬将尽,春意盎然。

(20)、刚才我们分析探讨了八月十五这天下雨,反映近期的天气情况,那么看看来年会有什么预兆呢?

2、农业谚语1000句

(1)、看云测天32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33早怕南云漫,晚怕北云翻34早看东南,晚看西北35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36日出红云升,劝君莫远行;日落红云升,来日是晴天37日落云里走,地雨半夜后38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39乌龙打坝,不阴就下40云在东,雨不凶;云在南,河水满41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42天上棉絮云,地上有雨淋43天上堡塔云,地下雨淋淋44云交云,雨淋淋45西北黄云现,冰雹到跟前46屏山出云,不用问神47晚上西北暗,有雨还有闪;晚若西北明,来日天气晴48鱼鳞云,不雨也风颠49西北来云无好货,不是风灾就下雹50黑云是风头,白云是雨兆51云结亲,雨更猛

(2)、小暑:7月7日前后,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3)、人的人不同,事的事不同。事事有变,霎霎有改。

(4)、正如农谚俗语说:“云罩中秋月,雪打上元灯”,中秋节的乌云遮住秋月,那么雪花会降至元宵花灯之上,与上面谚语非常接近,预兆明确。

(5)、其次,我国的南北跨度非常大,立春时节,南方已经春意盎然,鸟语花香,而北方地区依旧还是寒冷的,尤其是像东北地区,可能还处在冰天雪地之中。这个时节的天气是最变化无常的,俗话说“早春孩儿面,一日两三变”,说得不过如此。

(6)、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7)、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培根

(8)、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9)、“春打五九末,五谷往下缩”:这句话,和前面开头的“春打五九尾,要饭跑断腿”谚语是一个意思,均是表示立春如果是“五九”的最后一天的话,这一年的农业可能会面临各种自然灾害,导致庄稼长势不好,粮食产量减少。

(10)、                     

(11)、老鼠啃碟子――全是瓷(词)老鼠碰见猫――难逃

(12)、“夏无三天雨,春无三天晴。”是说夏天多晴,春天多雨。这是华容天气的季节特征之一。

(13)、勤劳与懒惰勤劳是个宝,一生离不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细水长流,吃穿不愁。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勤劳。一勤生百巧,一懒生百病。勤人睡成懒人,懒人睡成病人。不怕家里穷,只怕出懒虫。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天上掉下馅饼来。

(14)、“会种田的种一丘,不会种田的种一洲。”意指会种田的人就会种好秧田,不会种田的人就只能种大田。也可喻指办事要抓基础和重前提。

(15)、其如今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全球气候的变暖,环境的巨变,古时候留下的许多谚语俗语已经不能够准确地反映当下的气候。

(16)、裤裆里摸黄泥巴――不是死(屎)也是死(屎)

(17)、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18)、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数九的风俗。至于说其最早源于何时,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答案,但可以知道的是,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开始流行。

(19)、肥料与农业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粪是农家宝,庄稼离它长不好。种田无它巧,粪是庄稼宝。粪是土里虎,能增一石五。粪是庄稼宝,缺它长不好。种地没有鬼,全仗粪和水。粪草粪草,庄稼之宝。种地无巧,粪水灌饱。庄稼要好,肥料要饱。庄户地里不要问,除了雨水就是粪。七种子与农业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好花结好果,好种长好稻。好种出好苗,好花结好桃。良种种三年,不选就要变。一粒杂谷不算少,再过三年挑不了。三年不选种,增产要落空。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种子不纯,坑死活人。种子不好,丰收难保。种子买得贱,空地一大片。好种长好苗,坏种长稗草。种子不选好,满田长稗草。千算万算,不如良种合算。谷种不调,收成不好。宁要一斗种,不要一斗金。

(20)、去年年底,周洁制作完这套二十四节气图后,就传到了自己的博客中,没想到就在网友中热传。“由于地理差异,我生活在江南地区,要完美诠释二十四节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沪上一位气象专家说,二十四节气图在我国并不多见,从摄影角度来说,周洁的这套图拍得很美很有意境也很有创意,就天气而言,也比较贴近,但美中不足的是,南北地域没有完全分开。“比如,春天的一些节气,江南已经是春暖花开,但北方可能还是冰天雪地。如果能够按地理位置,分成南方版和北方版就更好了。”  他认为,周洁的这套二十四节气图或许给国内的天气预报带来创意启发。“如果将来天气预报能配上比较美的图,在网站、新媒体上同步发布,可能比纯文字播报信息量更大,也更简洁方便。”

3、五十条农业谚语

(1)、雨水与农业春雷响,万物长。春雨贵似油,多下农民愁。三场雨,遍地都米。春雨漫了垅,麦子豌豆丢了种。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麦怕清明连夜雨。夏雨稻命,春雨麦病。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春天三场雨,秋后不缺米。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2)、“三九四凌破碓口。”意指到了“三九”、“四九”时期,天气特别寒冷,连坚硬的石碓都可凌破。虽为夸张,但极能说明事理。

(3)、降雪与农业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麦苗盖上雪花被,来年枕着馍馍睡。大雪飞满天,来岁是丰年。大雪下成堆,小麦装满屋。今冬大雪飘,明年收成好。大雪兆丰年。一场冬雪一场财,一场春雪一场灾。冬雪一条被,春雪一把刀。腊雪如盖被,春雪冻死鬼。冬雪是麦被,春雪烂麦根。冬雪是被,春雪是鬼。冬雪年丰,春雪无用。春雪填满沟,夏田全不收。雪化水成河,麦子收成薄。春雪流成河,人人都吃白面馍。

(4)、华容“土”谚语,内容繁杂,分类较多,民间蕴藏十分丰富。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华容人又会不断地创造出一些新的“土”谚语。无论新旧,这些“土”谚语毕竟是汉语特别是俗语的一个重要门类,多为劳动人民所辛勤创造和自觉传承,是值得语言和民俗文化研究者的关注与重视的。

(5)、  拉锯,扯锯,婆婆门前唱戏。唱什戏?唱好戏。不要脸的xxx就要去。

(6)、麻雀飞到旗杆上――鸟不大,架子倒不小麻雀飞到糖堆上――空欢喜

(7)、烂“落苏”(即茄子)多,烂铃(指棉花)也多。

(8)、万丈悬崖上的鲜桃――没人睬(采);没人尝过

(9)、10树降三变,猪狗吃面。                       ((

(10)、犁地要见死土,耙地要见扑土,耩地要见湿土。

(11)、(①比喻公正。②公平、合理。)马尾巴提豆腐――串不起来

(12)、“立春要晴,谷雨要淋。”是说“立春”节那天要天晴,“谷雨”节那天要下雨。这样,才能风调雨顺。此谚虽与天气所致结果有偶合现象,但不尽然。

(13)、逼命的炒花儿,加重的米粥儿,要命的稀托儿,救命的煮角儿。

(14)、10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

(15)、1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如若不报,时辰未到。

(16)、“秧儿栽得正(念den),等于淋哒粪。”意指农作物移栽秧苗时应栽正插稳,这样成活快,长势好。是为农业生产窍门之一。

(17)、生活哲理人心齐,泰山移。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人在人前闯,刀在石上荡。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离家十里路,各处各乡风。办酒容易请客难。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树挪死,人挪活。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人无横财不发,马无夜草不肥。心慌吃不成热粥,骑马看不好《三国》。

(18)、生活哲理人心齐,泰山移。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人在人前闯,刀在石上荡。当家才知柴米贵,养儿方知父母恩。离家十里路,各处各乡风。办酒容易请客难。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树挪死,人挪活。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人无横财不发,马无夜草不肥。心慌吃不成热粥,骑马看不好《三国》。

(19)、在民间,与立春相关的“数九”谚语还有许多。比如:

(20)、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B.V

4、农业谚语谚语

(1)、处暑: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2)、如老人经常念叨的“七九河开,八九燕来”,这里的“七九”、“八九”就是九个“九”中的倒数第第三个“数九”,由此可推算,寒冬将去,春天将要到来。

(3)、打春阳气短,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

(4)、其众所周知,在古代是没有高科技预测天气的,人们总能凭经验总结,大体预测天气的基本状况。为了便于耕种,为了合理安排时间,人们只能在劳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概括出谚语,用以指导生产。

(5)、2011年5月23日,谚语(沪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2l、“饱汉不知饿汉饥,骑马不知步行人。”比喻条件优越的人不知条件较差的人的疾苦。

(7)、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冬至:寒冷的冬天来临。小寒:气候开始寒冷。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8)、“水缸湿,盐缸潮,不久就有大雨到。”意指大雨来临,因空气湿度大,会使水缸和盐缸外面上潮。这是过去农家观测和判断天气的方法之一。

(9)、“有秧不栽一把,冒秧不栽一根。”意指栽稻谷秧苗时每蔸要粗细均匀,不能因秧苗储量多少而影响蔸口粗细。是为种稻丰产秘诀之一。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联删!
句子汇(www.juzih.cn)致力于高质量知识类免费分享,持续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让知识获取更便捷!

上一篇:精选梦见加菲猫是什么意思133句 下一篇:没有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