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宪成读书不忘救国的对联

1、顾宪成读书不忘救国的对联有哪些

(1)、一对联内容对联的内容应是对联鉴赏的最主要部分。我想,是否从这么几个方面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去看对联的内容:第先看对联的句子是否顺畅。

(2)、⑥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

(3)、王闿运自挽联。王闿运,字壬秋,号湘绮,湖南湘潭人,清末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上联说自己效法孔子,可是成就没有孔子那么大,但值得庆幸的是儿子能继承文化事业,述诗习礼,对自己一生行迹表示自慰。

(4)、那时的墨池书院共有三大院,房舍200余间,空地4亩。中为书院,左为东园,右为廉泉精舍,气象一新。从此,青龙街上的街坊邻里又听到了久违的朗朗读书声。咸丰三年,墨池书院原址一分为墙左为墨池,墙右为芙蓉书院。1905年,两院又再次合并,共同改制为成都县立高等小学,1907年又改名为成都县立中学校,1952年最后易名为成都第七中学校。墨池书院的历史沿革,为川西平原上曾经有过的翰墨飘香增添了一段永远流芳的民间记忆。

(5)、补充下列词语,并完成下面的练习。(12分)

(6)、“五百年”,出自《孟子·公孙丑下》:“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闻名于世的人)。”看来,要读懂一副对联,特别是名胜联,理解其内容,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7)、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有一定的条理。

(8)、▲ 常熟县耿侯橘水利书(献县文化研究会提供)

(9)、咸丰七年(1857)增附课生28名,外课名额不限。学生总人数已逾200人。历任山长有顾汝修、敬南华、张晋生、侯度、姜锡嘏、易简、彭端淑等著名学者。“锦江六杰”之一的李调元,“文名籍甚”的举人张邦伸等均为院中高材。时光流转,这一巴蜀文脉传承不断,延续到了清末民初。

(10)、联意为: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世间一切事物都除旧布新,得以新生和发展。“一元复始”,指新的一年又要开始。

(11)、这一对联寄托着顾宪成的政治追求。他晚年创办了东林书院,在讲学之余,往往评议朝政,颇有影响。后来人们用这副对联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时至今日,这副对联仍然很有积极意义,在今天的各级学校里也能常常见到这副对联。

(12)、如洛阳市北吕祖庙后殿一联:东南瞻崿岭,千层翠黛朝凤阙西北听洪水,万丈波涛出龙门这是一副写当地风景、地理位置的楹联,从中可知该庙处于黄河岸边的山上。而与吕祖却没有什么关系。

(13)、他们主张开放言路、实行改良时政等意见,得到广泛支持。他们怀着忧国忧民的意识,意在有所作为,就形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政治势力,与他们唱反调的那一派称他们为“东林党”。

(14)、万历三十四年(1606),知县耿橘重修,辟有大门、经正门、富美门、游艺门、乐寿门、学道堂、体圣堂、有本室、讲武厅、谢圃等,更名“虞山书院”,聚众讲学,与东林书院相呼应。有《虞山书院志》刊行于世。天启年间,毁于魏忠贤之禁毁书院之役。

(15)、“瑞气盈门,一元复始;春风拂面,万象更新。”等。

(16)、▲《耿橘孝亲图》石刻拓片(献县文化研究会提供)

(17)、全连蕴含着喜迎新春、祈求幸福的意思。对联的头尾还嵌入“新春”两个字,中间嵌入了“嘉节”两个字,合起来“新春嘉节”,非常巧妙。

(18)、——此联乃清朝邓石如自题于书房的楹联。春风有包容接纳万物的博大情怀;文辞笔墨如秋水一般,不沾染半点世俗尘埃。何等气度,何等清高。

(19)、第二节:                                                                        

(20)、千(  )一发      惊(  )动(  )

2、明朝顾先成的读书不忘救国的对联是什么?

(1)、说到“吾身是理”,一般人都听说过“一身是胆”这个词,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为什么有的人能“一身是胆”,除了勇气外,还有源自心中那份执着的信仰与坚定的信念,因为信念,无惜乎己身,无关乎生命,既然生命可抛,还有什么可以惧怕的呢?“吾身是理”,表现耿橘心底无私的那份刚硬,这不同我们在电视里看到某些权势通天的人说的:“什么是王法?我就是王法!”,其实那才是真正目中无法的表现。

(2)、志孔子之志,老安少怀友信;学孔子之学,命知耳顺心从。

(3)、如洛阳市北吕祖庙后殿一联:东南瞻崿岭,千层翠黛朝凤阙西北听洪水,万丈波涛出龙门这是一副写当地风景、地理位置的楹联,从中可知该庙处于黄河岸边的山上。而与吕祖却没有什么关系。

(4)、清代顾炎武《元日》诗“岁序一更新,阳风动人寰。”联语紧切新春佳节世人辞旧迎新的心态,简洁明快,言约意丰,凝炼工整。

(5)、“寿域”,指人人得尽天年的太平盛。语出《汉书·礼乐志》:“愿与大臣延及儒生,述旧礼,明王制,驱一世之民,济之仁寿之域,则俗何以不若成康?”“春台”,春日登眺览胜之处。

(6)、国庆期间,兹整理一组具有家国情怀的对联以飨诸君,分题赠、哀挽、题署和行业四类,大家有其他佳作可留言共赏。

(7)、明神宗后期,宦官擅权,倒行逆施,政治日益腐化,社会矛盾激化。针对这一现象,东林党人往往不畏强权,为民请命,大胆弹劾朝中权贵,反对“矿使”、“税监”,甚至敢于冒犯“龙颜”。

(8)、联语既切春节,又含祝福,言简而意深。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9)、“同声相应”,出自《周易·乾》,比喻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与前面的“精义入神”一样的当。

(10)、民国二十四年,四川总督蒋攸铦鉴于规制不备,学子懈怠,特制定《锦江书院条规》10条,以行整顿,加强教学管理。因此,可以说锦江书院是清代四川地区延续最长的官办省级书院,与今日四川大学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也算是四川大学的历史源头之一。

(11)、“六合”,指上下前后左右四方,凡指天地之间、整个天下。联语巧用数字,用典恰切,既合节日,又表达了对天下所有人的良好祝福。

(12)、——此句出自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此句在《增广贤文》中有收录,是其治学名言,旨在鼓励人们不怕苦多读书,只有勤奋才能成功。

(13)、时光流转,到了清代,只有锦江书院、芙蓉书院、墨池书院、潜溪书院、尊经书院得以重建,民国初期先后改制为新式学堂,数度易名或迁址,逐渐演变为四川名校,时至今日尚可追寻到她们过往的身影。

(14)、此种春联,并非随处可用,一如衣饰,须量体而服。此联只宜于政府机关。

(15)、如百泉邵夫子祠击壤亭一联(清末光绪间辉县知事康曾定题):精义入神,著皇极经世六十卷同声相应,有夏峰继轨五百年上联“精义入神”,出自《周易·系辞下》,意思是精研微妙的义理,进入神妙的境界。用于哲学家,十分恰切。

(16)、此联是闻名的方位联。上联是清朝皇帝乾隆所作,下联是纪晓岚即兴所对。南通州,即今日江苏省南通市,北通州,即今日北京市通州区。“南北通州通南北”,是说乘船沿着大运河就可以畅通无阻地从南到北或从北到南。“东当铺,西当铺”,是纪晓岚看到街上的当铺很多,灵机一动对出来的,“东西当铺当东西”,前一个东西为方位,后一个东西表示物体,此为借对。后来,有一书生认为纪晓岚所对下联并不太好,有些俗气。于是他对出了一个下联:“春读书,秋读书,春秋读书读春秋。”果然比纪联儒雅一些。后一个春秋是指孔子修订的儒家经典之作《春秋》。另外,还有一位澳门人对出:“东望洋,西望洋,东西望洋望东西。”这里的“东望洋”、“西望洋”,都是澳门的地名,更显贴切。古今极品对联佳句欣赏新年纳余庆;

(17)、会场在天安门广场。广场呈丁字形。丁字形一横的北面是一道河,河上并排架着五座白石桥;再北面是城墙,城墙中央高高耸起天安门的城楼。丁字形的一竖向南直伸到中华门。在一横一竖的交点的南面,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

(18)、人民子弟兵是祖国忠诚的卫士,人民的守护者。请结合文本,并联系实际,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4分)

(19)、像“昂(  )挺(  )”这样含有人体器官名称的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一元”,凡指万事万物的开始。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玉英》:“谓一元者,大始也。”

3、顾宪成读书不忘救国的对联是什么

(1)、联语既切春节,又含祝福,言简而意深。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2)、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3)、悟彻形色埃尘,乃有真得;打破性天窠臼,方是真闻。

(4)、左宗棠挽林则徐联。左宗棠和林则徐同是晚清名臣,左宗棠收复新疆,林则徐禁烟抗英,同是中流砥柱的人物,林则徐因病去世后,左宗棠以此联挽之。也写出一个事实,林则徐不顾自身病重,在世最后几年,一直在为国家奔走的路上。“出师未捷”也意在暗指林则徐是诸葛亮一样的难得人才,出自诗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5)、第五回写荣宁二府女眷赏梅,并举行家宴。宝玉席间困倦,想睡中觉,被秦可卿领到上房,见房内挂着一幅《燃藜图》,旁边挂着这副对联。宝玉看后,厌恶得不得了,赶紧走出。《燃藜图》画的是西汉时代学者刘向的故事。刘向夜间在天禄阁校对古书,有个穿黄衣服的老者进来,见刘向在暗中读书,就把拐杖的一端吹燃,有了光线刘向才同老者见面。老者教给刘向很多学问,天明才走,自称是太乙之精(神仙)。

(6)、下列对联悬挂于不同的省份,其中对应错误的是∶

(7)、该联选取春节期间传统民俗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两种典型物品——爆竹和桃符,遣词组句,有声(爆竹之响),有色(桃符之红),形象鲜明,描绘生动,十分准确地表达了“除旧迎新”的主旨。联句语言精练,声、色俱备,对仗工整,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广泛流传而不衰。

(8)、“副”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副”的解释有:A.居第二位的,辅助的。B.附带的或次要的。C.相称,符合。D.量词。在“农副产品”“副主席”“名副其实”三个词语中,“副”字的意思依次是(     )。

(9)、"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所谓的"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其基本内涵包括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

(10)、那年月,士者创办书院,就是为了研究学问,立德立言,启迪民智,回归教育的本质。而在他们看来,一个空灵安静的地方,更有益于学问。比如,曾经执掌白鹿洞书院的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就曾奉劝他的学生既然读书就要静心,不为山外红尘所惑,也给后世留下了“莫问无穷庵外事,此心聊与此山盟。”及“好去山头且坚坐,等闲莫要下山来。”等佳句,实在说得有哲理。

(11)、——这是现悬于东林书院依庸堂内的一副著名对联。此联为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后来人们用以提倡"读书不忘救国",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12)、耿橘以他渊博的学识、成熟的思想写就了一批传世不朽的书院对联,虽然在格律上有的并不严谨,但这些对联如洪钟之响,振聋发聩,对当时的虞山书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兴起了书院的务实、好学之风,为当地优秀人才的培育和文化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这是天津梁启超故居饮冰室中的一副对联。饮冰室是梁启超的书斋,他后期的重要著作都是在这里撰写的。“饮冰”二字,语出《庄子·人世间》的“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梁启超借此表达其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与焦灼。这副对联出自梁启超《自励》一诗,以此概括了梁启超的牺牲精神和远大追求。

(15)、A.招兵买马 B.招摇过市  C.招待宾客 D.招手示意

(16)、南朝宋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皇心美阳泽,万象咸光昭。”“更新”,除旧布新。

(17)、联语紧切新春佳节世人辞旧迎新的心态,简洁明快,言约意丰,凝炼工整。因此,人们除了单独作春联外,还常常以它为春联的基本词组,构成较长的新春联,如“一元复始春光好;万象更新喜气多。”

(18)、参加对象一等奖获得者、优秀指导老师、优秀组织奖代表。

(19)、上联一样眼界,下联别样怀抱,令人钦慕。据载,陈大纲所题的这副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时久剥落,时巡抚胡林翼大为欣赏,重加修饰,兼题跋语,谓大纲居官清正,爱民如子,有范仲淹先忧后乐之心,其德才不止县令。胡林翼乃清代中兴名臣,亦有题岳阳楼联“杜老乾坤今日眼;范公忧乐昔人心”。可见其为陈大纲此联的真挚怀抱打动,虽未如青莲搁笔,然深服膺之。

(20)、常作太平盛世的象征。联语既切春节,又含祝福,言简而意深。春联及赏析春联及赏析: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4、读书不忘救国的对联有哪些?

(1)、在那个亲切、焦急、低垂的少女脸上,他仿佛看到了一个温柔幸福的新大地。印度诗人,作家,哲学家,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泰戈尔 《戈拉》

(2)、他用短剑斩断自己的左臂献上,达摩见他如此诚挚,这才授以《楞迦经》并衣钵法器,赐名慧可,成为禅宗二祖。下联说少林寺面对嵩山少室山,西北有缑氏山。

(3)、春为一岁之首。中国民俗,不论出生在哪个月份,大多以“过一年,长一岁”推算,而健康长寿又几乎是所有人的愿望。

(4)、上世纪40年代后期,以民盟主席之名,广益士林,为新政效力,开国大典邮票上就有他的身影,还包括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高岗、张澜(前排左起)的形象。只可惜历史是由“王者”可以任意改写的,这些陪衬人物大多不受待见。伴随着现代中国的政治风向标,原作者董希文也不断地领命修改《开国大典》,原油画图案上的人头在“文革”前后曾被数次涂抹掉,替换成了其他的人头,现在尚可看到几个不同的版本,但是仍然抹不去永存的民间记忆。

(5)、东林党人开放言路指责朝政,触动熹宗时专权的大太监魏忠贤,魏忠贤造编《东林点将录》等文件上报朝廷,打击东林党,1625年(天启五年),明熹宗下诏,烧毁全国书院。

(6)、上联将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既有诗意,又有深意,下联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风对雨,家对国,耳对心,极其工整,特别是连用叠字,如闻书声琅琅。

(7)、南朝宋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皇心美阳泽,万象咸光昭。”“更新”,除旧布新。

(8)、《燃藜图》再配上这副联语,是封建阶级陈腐的说教。《燃藜图》启示人们像刘向那样寒窗苦读,准备求取功名的资本。这副对联劝导子弟们去熟悉社会上的各种事态,以便做官,建功立业;同时教育子弟通晓人情世故,以便应酬好上下左右的关系,在社会上立足。宝玉这个封建阶级的“逆子”,是最讨厌这一套的。他不愿读所谓“治理”之书,无志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一遇到这类说教或暗示,就受不了。湘云曾劝他“会会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应酬事务,日后也有个朋友”;他当时就拿下脸来赶她走,并讥刺她:“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见第三十二回)宝钗用同类话劝他,他也立即给她以难堪。贾政教训他时,他也同样反感,只是不敢流露而已。好对联及赏析50字左右为您奉上一则例子,请你参考:

(9)、道德仁为艺之体,明了道德仁即明了艺;志据依为游之用,不能志据依必不能游。

(10)、上述词语中与“当机立断”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

(11)、该联选取春节期间传统民俗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两种典型物品——爆竹和桃符,遣词组句,有声(爆竹之响),有色(桃符之红),形象鲜明,描绘生动,十分准确地表达了“除旧迎新”的主旨。联句语言精练,声、色俱备,对仗工整,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广泛流传而不衰。

(12)、下联“四序”,指春、夏、秋、冬四季。“五福”,五种幸福。

(13)、创作背景: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后废。明朝万历三十二年,学者顾宪成等人重新修复了这座自宋代就已建立的书院,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

(14)、老师在班会上(      )了关于表扬李文同志的决定。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联删!
  
句子汇(www.juzih.cn)致力于高质量知识类免费分享,持续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让知识获取更便捷!

上一篇:坚持梦想的名言名句英文107句精选 下一篇:没有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