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经典名句

1、曾国藩家书经典名句关于父母

(1)、《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为官鼎盛时期写给家里人的信的辑录,从中可看出曾国藩功高而不震主的秘密。

(2)、锐气悄悄地损失,这是最为兵家所忌讳的。用兵没有什么别的技巧,只是常保持使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士气就够了。

(3)、点评:曾国藩很重视立志。他说,一个人假若自己能立志,那么,圣贤豪杰,什么事情不可为?如果自己不立志,那丢虽说天天与尧、舜、禹、汤同住,也是他是他,我是我,又与我有何关系?

(4)、这是曾国藩送别曾国荃时候的一句诗。曾国藩为的就是告诫自己的兄弟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也不要忘记保持一颗冷静的心去读书,修身养性。而如今,这幅对联已成为无数商界人士的“座右铭”。

(5)、“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告诉我们做事的人生哲理。

(6)、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7)、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之贤否,不可不慎也!

(8)、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9)、http://www.zhlzw.com/gy/lz/8202html

(10)、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曾国藩家书》

(11)、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www.zhlzw.com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12)、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13)、这句话意思是使他的意志坚强,使他的心智困顿、困惑,使他吃力身受劳累之苦,用这种方法来增加他的能力,以后不管做大事情还是小事情,一定能够成功。

(14)、怕贫休浪荡,爱富莫闲游。欲求身富贵,须向苦中求。

(15)、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16)、《书法落款时间查询全表》非常实用,落款时直接使用!

(17)、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18)、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曾国藩《诫子书》

(19)、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20)、这句话意思是天下最正义的人士就能打败或者是征服天下最邪恶的人,脚踏实地,勤奋的人最终要比那些利用自己的小聪明投机取巧的人更有成就。

2、曾国藩家书经典名句关于家庭教育

(1)、勤俭节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2)、社会大乱之前,必有三前兆无论何事,均黑白不分。善良的人越来越谦虚客气;无用之人越来越猖狂胡为。问题到了严重程度之后,凡事皆被合理化,一切均被默认,不痛不痒,莫名其妙地虚应一番。

(3)、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这句话听起来极端,实则是曾国藩对自己严格的要求,要求自己建立好的品格。同王阳明一样,曾国藩立志作圣贤,容不得一点点苟且。

(4)、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5)、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6)、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曾国藩人生三境说。——曾国藩

(7)、余待下虽不刻薄,而颇有视如逆旅之意,故人不尽忠,以后余当视之如家人之手足也。

(8)、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曾国藩

(9)、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10)、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11)、高傲的人总感觉别人不如自己,那么他太浅陋了,不孝顺老人的人一定是小人。

(12)、儒风点评:曾国藩认为,无论是古代的帝王将相,还是圣贤君子,都离不开自强之道。一个人懂得自强,能够自立,才不会随波逐流,不会轻易被别人“搞定”。他说自己在京城做官,与很多高官有嫌隙,但是自己从不怕他们,靠的就是自强自立的精神。

(13)、李瀚章:其深识远略,公而忘私,尤有古人所不能及者。

(14)、《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15)、以世家之子弟,负过人之姿质,即使终不入,尚不至于饥饿,奈可亦以考卷误终身也?

(16)、将来不迎,当下不杂,过往不念。——曾国藩《战天京》

(17)、(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谱名传豫,字伯涵,号涤生;清朝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人,宗圣曾子七十世孙(系出曾氏南宗)。中国近代政治家、军事家、理学家、文学家,与胡林翼并称曾胡。曾国藩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两江总督。同治年间封一等毅勇侯,又授世袭罔替,谥文正。

(18)、如何计划谋划一件事?曾国藩告诉我们应该“大处着眼”。大处着眼,是一个人的眼界,是一个人的心境。“志当存高远”,做一件事,应该有着高远的志向,有着超远的规划,有着开阔的视野。小到一件事,大到整个人生,都要有大局观。

(19)、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躁;省事然后知平日之费间;闭户然后知平日之交滥;寡欲然后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后知平日之念刻。

(20)、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3、曾国藩家书的经典语录

(1)、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曾国藩名言☆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2)、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3)、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4)、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5)、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6)、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7)、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8)、无论何书,总须从首至尾,通看一遍,不然,乱翻几页,搞抄几篇,而此书之大局精处,茫然不知也

(9)、儒风点评:曾国藩在家书中引用朱子的名言:“悔字如春天,万物蕴藏积蓄的生机开始生发。吉字如夏天,万物藏盛已极。吝字如秋天,万物开始败落。凶字如冬天,万物开始凋谢。”悔改、悔过,像春天一样藏着无限生机。说的太好了。人生如果能时常对自己错误的行为进行反思反省,时常悔改、悔过,那么他的人生也必然充满生机。

(10)、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毫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欲为孔孟,则日夜孜孜,惟孔孟之是学,人谁得而御我哉?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何与于我哉?

(11)、出自《曾国藩家书·修身篇》。(译文)我们研究学问,最重要的是虚心。

(12)、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13)、苍苍者究竟未知何若,吾辈竭力为之,成败不复计耳。

(14)、不怨恨子女,不打骂子女,身传言教,谆谆引导,子女的成败与父母心性德行有关,学会反思自己教育的方法是否得当。

(15)、此四君者,首闻予名而先来拜,虽所造有浅深,要皆有志之士,不甘居于庸碌者也。

(16)、守口、守身、守心,慎思、慎言、慎行。言行一致,知行合心底有规矩和准绳,行事有准则和道德,如此做人方能圆满。

(17)、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处乱世尤以戒奢侈为要义。衣服不宜多制,尤不宜大镶大滚,过于绚烂。——曾国藩《曾文正公嘉言钞》

(18)、①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②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③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④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⑤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⑥凡成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人谋居半,天意居半。——曾国藩

(19)、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20)、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4、曾国藩家书经典名句?

(1)、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曾国藩

(2)、生平求描写曾国藩的诗歌曾国藩(ByKaiser3344)

(3)、“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在慢火炖的时候才能令所熬的起消化作用融洽而实有诸己。思成你已经熬过三年了,这一年正该用火炖的功夫。”

(4)、有这样一幅对联,是曾国藩当年赠给朋友的,对联只有16个字,却包含了做人做事的道理。只要读懂半句,人生就能够一帆风顺。这幅对联就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5)、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懒惰和骄傲一样是必须要戒除的。

(6)、曾国藩说,男人最怕装,最怕畏畏缩缩,没有担当。如果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像蓝蓝的天空、青青的白日一样,没有矫揉造作、文过饰非,将来必成大器。“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胸怀坦荡,行得正做得直,走到哪里都不怕。小人心胸狭小,没有大志向,做什么事情都干不成。

(7)、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8)、点评:曾国藩在家书中引用朱子的名言:“悔字如春天,万物蕴藏积蓄的生机开始生发。吉字如夏天,万物藏盛已极。吝字如秋天,万物开始败落。凶字如冬天,万物开始凋谢。”悔改、悔过,像春天一样藏着无限生机。说的太好了。人生如果能时常对自己错误的行为进行反思反省,时常悔改、悔过,那么他的人生也必然充满生机。

(9)、人无论做什么事情,最怕没有恒心。万事开头难,做之前考虑再准备的再全齐,思考的再周密,都不如踏踏实实开始干。干,才有出路。想,是没有结果的。在一个领域坚持做了下来,就可以延伸到其他事情上。人贵有恒,无恒不成,很多人之所以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坚持做,才有了大成就。

(10)、《曾国藩家书》内容广博,既有治军为政之道,又有人生处世之谈,自1879年初刊以来,广为流传,是研究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的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

(11)、泗门谢氏为炎帝之后,西周申伯为得姓始祖。西晋怀帝永嘉五年(311年),申伯三十六世孙谢衡为避永嘉之乱,携全家由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辗转来到会稽郡始宁县东山(今属浙江省上虞市上浦镇)定居,史称东山谢氏。

(12)、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13)、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4)、患在略识世态而又怀一肚皮不合适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寡合。

(15)、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16)、同是读儒家圣贤书的,一个致力成为圣贤的曾国藩,一个终成为杀人禽兽的曾国藩!

(17)、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18)、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9)、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20)、清末及民初严复、林纾,以至谭嗣同、梁启超等均受其文风影响。著作收于《曾文正公全集》中。

5、曾国藩家书经典名句的道理

(1)、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2)、曾国藩语录: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为人不可过于聪明。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不可轻率评讥古人。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另起炉灶,重开世界。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时。功不独居,过不推诿.——曾国藩

(3)、这句话意思是克敌制胜的决定因素,实在是在于人而不在于武器的优劣。曾国藩名言曾国藩励志名言录

(4)、今年若可得一差,能还一切旧债,则将归田养亲,不复恋于利禄矣。粗识几字,不敢为非以蹈大戾已耳,不复有志于先哲矣。吾人第一以保身为要,我所以无大志愿者,恐用心太过,足以疲神也,弟亦时时以保身为念,无忽无忽!

(5)、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6)、人德八本:“习勤崇俭谦谨敬恕毋贪去私专一有恒。”

(7)、生命的意义在每个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同的,所以重要的不是生命之意义的普遍性,而是在特定时刻每个人特殊的生命意义,你不应该追问抽象的生命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这个使命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并且你的生命也不可能重来一次。

(8)、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9)、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赖人。

(10)、制胜之道,实在人而不在器。——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11)、车辆出现这些小问题,不用去修理厂,自己就能解决!

(12)、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13)、曾国藩说,男人做事要有恒心,在一件事上有恒心,做其他事情就慢慢能够振作起来,则万事可成,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下无易事,只怕粗心人。恒心,就是坚持,就是死磕,就是在事业上持续做下去。

(14)、读书如譬若掘井,掘数十井而不及泉,不如掘一井而见泉。——《曾国藩家书》

(15)、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16)、古人所处于忧患的时候,正是自身道德学业有所增长的时候。他们用功在于胸怀坦荡上,效果则体现在身体的健康上。

(17)、我们互相勉励,互相提醒,一定不要让声望和名气超过自己的实际作为。

(18)、科名之所以可贵者,谓其足以承堂上之欢也,谓禄仕可以养亲也,今吾已得之矣,即使诸弟不得,可以承欢,可以养亲,何必兄弟尽得哉?

(19)、一个人只有使自己的思想变得崇高,才能够进步,征服和获得成功。

(20)、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1)、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曾国藩

(2)、凡人言及非人非理事,我虽不与谋,若从旁附和一句,便自有罪。故处此有三道,以至诚感悟之,上也。去其太甚,次也。漠然不置是非于其间,又其次也。

(3)、吾见世人,清名登而金贝入,信誉显而然诺亏,不知后之矛戟,毁前之干橹也。

(4)、现今,我们重温包拯家训,目睹包拯手迹,其凛然正气,清廉之风,仿佛仍在身边,无不鼓舞世人。包拯手书家训,可谓传家至宝,字字珠玑,对子孙有很强的教化、指导作用!

(5)、出自《曾国藩文集·联语格言》。(译文)不抱怨不公平的事,但可以反过来争得一个清闲。不妄求不助长,看那平地上自然就起来万丈高。

(6)、全书按李鸿章口述的“挺经十八法”,共分十八卷,每卷分上、中、下三篇。每篇以经为纲,以事为纬,包括经文、经文注译、事典、点评四个部分,事典是从“事”的角度对经文的阐释,绝大多数是曾国藩的所作所为;点评也从经文出发,对经文中出现的以及历史上相类的人物、事件的总结、概括和评析。

(7)、曾国藩在给他弟弟曾国荃的信中写过这样一段诗句:“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曾国藩的诗有哪些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山高心自知:这是曾国藩的诗句。

(8)、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9)、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10)、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11)、对这个恒字,曾国藩强调更多,他自己就是对此做得最彻底的;最精到的谈论。曾国藩正是凭借着这份忍力、耐性、韧劲、恒心,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登上了他让人只能仰望的人生巅峰。

(12)、家中读书事,弟宜常常留心,如甲五科三等,皆须读书,不失大家子弟风范,不可太疏忽也

(13)、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14)、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15)、在为人处世上,曾国藩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他在致其弟信中说:“吾自信亦笃实人,只为阅历世途,饱更事变,略参些机权作用,便把自家学坏了!贤弟此刻在外,亦急需将笃实复还,万不可走入机巧一路,日趋日下也。”至于坚忍功夫,曾国藩可算修炼到了极点。他说:“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他引用谚语说:‘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吾生平咬牙立志之诀。

(16)、“凡做学问总要‘猛火熬’和‘慢火炖’两种工作循环交互着用去。在慢火炖的时候才能令所熬的起消化作用融洽而实有诸己。思成你已经熬过三年了,这一年正该用火炖的功夫。”

(17)、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18)、凡与人晋接周旋,若无真意,则不足以感人;然徒有真意而无文饰以将之,则真意亦无所托之以出,《礼》所称无文不行。

(19)、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20)、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1)、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2)、刚不是暴虐,是坚强,柔不是低下软弱,是谦逊退让。

(3)、出自《曾国藩家书·修身篇》。(译文)早起就像健身的千金妙方,是长寿的金丹啊!

(4)、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联删!
  
句子汇(www.juzih.cn)致力于高质量知识类免费分享,持续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让知识获取更便捷!

上一篇:志向的名言警句大全107句精选 下一篇:没有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