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1、龙的成语有哪些成语故事
(1)、龙凤呈祥→祥麟威凤→凤歌鸾舞→舞爪张牙→牙白口清→清新俊逸→逸韵高致→致之度外→外合里应→应权通变→
(2)、龙飞凤舞,汉语成语,拼音是lóngfēifèngwǔ,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出自《东京赋》。
(3)、虎穴龙潭〔hǔxuélóngtán〕: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4)、描龙绣凤、龙楼凤阁、龙蟠虬结、龙翰凤雏、龙眉豹颈、舞凤飞龙、龙屈蛇伸、
(5)、亢龙有悔〔kànglóngyǒuhuǐ〕:指居高位而不知谦退,则盛极而衰,不免有败亡之悔。
(6)、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墙壁上画了四条龙,但没有画眼睛,他常常说:“点了眼睛龙就飞走了。”人们都认为很荒唐,就点了其中一条龙的眼睛。一会儿,雷电打破墙壁,那条龙乘云飞上了天,没有被点上眼睛的龙都在。
(7)、亢龙有悔:亢:至高的;悔:灾祸。意为居高位的人要戒骄,否则会失败而后悔。后也形容倨傲者不免招祸。
(8)、(miáolóngxiùfèng)指精美的手工刺绣。泛指古代女红。亦作“描鸾刺凤”、“描龙刺凤”。
(9)、龙骧虎视〔lóngxiānghǔshì〕:象龙马高昂着头,象老虎注视着猎物。形容人的气慨威武。也比喻雄才大略。
(10)、马如游龙〔mǎrúyóulóng〕: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景象。
(11)、龙腾虎跃〔lóngténghǔyuè〕:像龙在飞腾,像虎在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
(12)、老迈龙钟〔lǎomàilóngzhōng〕: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
(13)、伏龙凤雏〔fúlóngfèngchú〕: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着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14)、花龙斗不过七仙,只得向龙王求救。龙王听了,把花龙太子痛骂了一顿,连忙送出何仙姑,好话讲了一百零五斗,八仙还是不肯罢休。龙王没办法只好请来南海观音大士讲和,一场风波总算平息。八仙再也没有兴趣去游蓬莱岛了。大家都怪吕纯阳节外生枝,才寻来一场懊恼。吕纯阳笑着说:“这要怪何仙姑,谁叫她是个女的,又生得这么漂亮!”
(15)、(jiǔhǔshīlóng)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
(16)、攀龙附骥〖解释〗攀:攀附;骥:好马。比喻攀附圣贤,归附俊杰。
(17)、造句:张某人因为善于攀龙附凤,所以在仕途上春风得意。
(18)、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的东西而不是龙。
(19)、龙跃虎踞、龙首豕足、龙跳虎伏、龙伸蠖屈、龙跧虎卧、扳龙附凤、烹龙庖凤、龙战虎争、
(20)、我喜欢乡下的那片宁静,胜过于都市的车水马龙。
2、龙的成语有哪些成语接龙
(1)、藏龙卧虎〔cánglóngwòhǔ〕: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2)、龙是中国等东亚区域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鳞虫之长。常用来象征祥瑞,是中华民族等东亚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龙的形象最基本的特点是"九似",具体是哪九种动物尚有争议。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而这些已经是晚期发展而来的龙的形象,相比最初的龙而言更加复杂。
(3)、变生意外→外柔内刚→刚毅木讷→讷言敏行→行不逾方→方骖并路→路人皆知→知羞识廉→廉明公正→正色厉声
(4)、龙鸣狮吼〔lóngmíngshīhǒu〕:比喻沉郁雄壮的声音。
(5)、游云惊龙、画龙点晴、一龙一蛇、蛟龙得水、鱼升龙门、龙翔凤舞、凤翥龙骧、龙游曲沼、
(6)、龙战玄黄: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同“龙血玄黄”。
(7)、矫若惊龙〔jiǎoruòjīnglóng〕:矫:矫健。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
(8)、(lóngshéhùnzá)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9)、龙血玄黄〔lóngxuěxuánhuáng〕: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10)、攀龙附凤(pānlóngfùfèng):喻依附皇帝以成就功业或扬威。亦比喻依附有声望的人以立名。同"凤附龙攀"。
(11)、龙章凤姿〔lóngzhāngfèngcǎi〕:章:文采。蛟龙的文采,凤凰的姿容。比喻风采出众。
(12)、虎卧龙跳〔hǔwòlóngtiào〕:形容字势雄浑超逸。
(13)、虎穴龙潭〔hǔxuélóngtán〕:龙潜居的深水坑,老虎藏身的巢穴。比喻极险恶的地方。
(14)、龙战虎争:形容斗争或竞赛很激烈。同“龙争虎斗”。
(15)、(fèngbiǎolóngzī)形容英俊的仪表。
(16)、八仙在海上寻欢作乐,怎会想到花龙太子半路挡道。平静的海面突然掀起一个浪头,将雕花龙船打翻了。张果老眼尖,翻身爬上毛驴背;曹国舅心细,脚踏巧板浪里漂;韩湘子放下仙笛当坐骑;汉锺离打开蒲扇蛰脚底;蓝采和攀住了花篮边;铁拐李失了拐杖,幸亏抱着个葫芦;只有吕纯阳,毫无戒备,弄了个浑身湿透。
(17)、(fèngkuánglóngzào)形容心情烦躁,精神失常。
(18)、打凤捞龙〔dǎfènglāolóng〕:凤、龙:这里指人才。比喻搜索、物色难得的人才。
(19)、龙江虎浪、真龙活现、龙血凤髓、龙雏凤种、打凤牢龙、龙头锯角、龙蟠虎伏、托凤攀龙、
(20)、龙翔凤翥:①比喻瀑布飞泻奔腾。②比喻神采飞扬。
3、龙的成语有哪些成语祝福
(1)、(tǔlóngmùhóu)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2)、(lónghǔfēngyún)比喻英雄豪杰际遇得时。
(3)、虎卧龙跳〔hǔwòlóngtiào〕:形容字势雄浑超逸。
(4)、从前,有个人一心想学到一种出奇的本领。他听说支离益会宰龙,心想:这可是世上罕见的本领。于是他就去拜支离益做老师。
(5)、龙翔凤跃: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同“龙翔凤舞”。
(6)、踞虎盘龙〔jùhǔpánlóng〕:形容地势雄伟壮丽。
(7)、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画师。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龙。不一会儿,两条栩栩如生的龙就出现在墙壁上了。这时皇帝发现这两条龙都没有眼睛,就问僧繇这是为什么。僧繇回答说:“画上眼睛的话,它们就会飞走的。”大家不信,皇帝一定要他画上眼睛,僧繇只好给其中的一条龙点上了眼睛。霎时间,电闪雷鸣,那条龙真的飞走了。
(8)、龟龙片甲〔guīlóngpiànjiǎ〕:比喻无论巨细都搜罗进来的好东西。
(9)、虎踞龙盘,汉语词语,拼音是hǔjùlóngpán,意思是像龙盘着,像虎蹲着,形容地势雄伟险要。今特指南京。出自汉·刘胜《文本赋》。
(10)、(lóngfēifèngqǐ)比喻帝王或圣人兴起。
(11)、(jiāolóngdéyǔ)传说蛟龙得水后就能兴云作雨飞腾升天。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也比喻摆脱困境。
(12)、矫若游龙: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或舞姿婀娜。同“矫若惊龙”。
(13)、叶公好龙、龙山文化、摆龙门阵、望子成龙、龙凤呈祥、
(14)、龙腾虎跃〔lóngténghǔyuè〕:像龙在飞腾,像虎在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
(15)、笔走龙蛇,汉语成语,拼音是bǐzǒulóngshé,意思是指笔一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笔势雄健活泼。
(16)、形容说话写文章,在关键的地方用一二句话点明要旨,使内容更加传神有力。
(17)、岁在龙蛇《后汉书·郑玄传》:“五年春,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巳。’既寤,以谶合之,知当命终,有顷寝疾。”李贤注:“北齐刘昼《高才不遇传》论玄曰‘辰为龙,巳为蛇,岁至龙蛇。贤人嗟,玄以谶合之’,盖谓此也。”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谓命
(18)、(èrlóngxìzhū)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
(19)、暴腮龙门〔pùsāilóngmén〕:象鱼仰望龙门而不得上一样。科举时代比喻应进士试不第,后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处境窘迫。
(20)、一天一个成语27——乘风破浪(南北朝)因为韩寒的电影《乘风破浪》而出名的成语,原来是有雄才大略的古人的一句豪言壮语
4、龙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四个字
(1)、神龙失埶、烹龙煮凤、龙胡之痛、岁在龙虵、凤箫龙管、龙幡虎纛、龙威虎震、龙拏虎掷、
(2)、得婿如龙〔déxùrúlóng〕:形容得到称心如意的佳婿。
(3)、痛饮黄龙〔tòngyǐnhuánglóng〕:黄龙:即黄龙府,辖地在今吉林一带,为金人的腹了。原指攻克敌京,置酒高会以祝捷。后泛指为打垮敌人而开怀畅饮。
(4)、(lóngduōnǎihàn)比喻人多互相依赖,反而办不成事。
(5)、龙驭上宾:此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6)、龟龙鳞凤〔guīlónglínfèng〕:传统上用来象征高寿、尊贵、吉祥的四种动物。比喻身处高位德盖四海的人。
(7)、(lóngdézàitián)指恩德广被,无所不在。
(8)、(龙血玄黄)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语出《易·坤》:“龙战于野,其血玄黄。”高亨注:“玄黄亦可读泫潢,血流甚多之貌。”
(9)、(龙门点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尔雅》曰:‘鱣,?有也。’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故以“龙门点额”喻仕路失意或科场落第。
(10)、云龙井蛙、炮凤烹龙、鱼龙曼羡、骇龙走蛇、龙鸣狮吼、凤翥龙蟠、烹龙炮凤、龙驰虎骤、
(11)、踞虎盘龙〔jùhǔpánlóng〕:形容地势雄伟壮丽。
(12)、望子成龙〔wàngzǐchénglóng〕: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13)、蛇化为龙不变其文、龙蹲虎踞、乘龙佳婿、龙骧虎啸、打凤捞龙、凤舞龙蟠、事火咒龙、
(14)、一天一个成语25——弹冠相庆冠读一声,多为贬义,以后用成语可不敢乱用哦
(15)、龙凤呈祥〔lóngfèngchéngxiáng〕:指吉庆之事。
(16)、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17)、祖龙之虐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祖龙,指秦始皇。
(18)、笔走龙蛇〔bǐzǒulóngshé〕: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19)、(龙生九子)古代传说,一龙所生的九条小龙,往往形状性格各异。后多用来比喻同胞兄弟的良莠不齐。
(20)、(yīlóngjiǔzhǒng)比喻各人的品质、爱好都不相同。
5、龙的成语有哪些成语有哪些词语
(1)、炮龙烹凤〖解释〗形容豪奢珍奇的肴馔。也指一种肴馔名。同“炮凤烹龙”。
(2)、龙举云兴:比喻王者兴起则必遇贤臣良将。同“龙兴云属”。
(3)、龙阳泣鱼、龙跃鸿矫、一世龙门、矫若游龙、岁在龙蛇、蛟龙戏水、龙翰凤翼、盘龙卧虎、
(4)、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成语是其精粹之我们每天用三分钟讲解一个成语,以及一个相关的历史故事。让孩子在家轻轻松松每天学会一个成语,丰富其文化知识,出口成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5)、掷杖成龙传说东汉费长房见一老翁挂着一把壶卖药,然后就跳进壶里去。第二天,费去拜访他,和他一起入壶,但见房屋华丽,酒菜也很好。费于是向老翁学道,后来骑着老翁所给的竹杖回家,投杖于葛陂,变成一条龙。事见《后汉书·方术传下·费长房》。后以“掷杖成龙”为典,借指还乡。
(6)、(lóngtánhǔkū)潭:深水池;窟:洞穴。龙居住的深水潭,虎栖身的巢穴。比喻极其凶险的地方。
(7)、龙血玄黄〔lóngxuěxuánhuáng〕: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8)、造句:相传龙生九子里面,也有一只龙子像鳌鱼一样,俗语都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可是龙生九子,却没有一只是像龙的。
(9)、屠龙之伎比喻虽有很高造诣却不切实用的技能。
(10)、形容强者之间的争斗;有时也比喻双方势均力敌,斗争或竞赛激烈。
(11)、龙盘凤逸、匣里龙吟、龙章麟角、龙多乃旱、龙翔凤跃、人中龙虎、龙荒朔漠、龙腾豹变、
(12)、(lóngyánfèngyǔ)比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13)、龙首豕足:犹言牛头不对马嘴。指对书义的解释与原旨相去甚远,风马牛不相及。
(14)、(guīlóngpiànjiǎ)比喻无论巨细都搜罗进来的好东西。
(15)、(mǎrúyóulóng)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景象。
(16)、造句:他愤愤地大谈社会如何腐败,暗地里却收受贿赂,这种做法和叶公好龙没有两样。
(17)、(zhìfèngpēnglóng)形容菜肴极为丰盛、珍奇。
(18)、龙御上宾、雕龙画凤、龙骧虎视、龙蛇飞舞、土龙沐猴、龙腾虎啸、龙德在田、龙战玄黄、
(19)、(zǔlóngyījù)指秦始皇焚书坑儒一事。
(20)、成语出处:汉·班固《答宾戏》:“分裂诸夏,龙战虎争。”
(1)、伏龙凤雏〔fúlóngfèngchú〕: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着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2)、原来,叶公爱的不是真龙,而是似龙非龙的假龙。“叶公好龙”现在也是一句成语,比喻表面爱好某种事物,而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有关龙的成语精选4画龙点睛
(3)、(shénlóngshīshì)比喻失去权位。埶,同“势”。
(4)、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寓意深远的故事,蕴涵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每篇故事都如同一个个智慧的锦囊,帮助开启小朋友人生的智慧之门。
(5)、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
(6)、炮凤烹龙〖解释〗①形容豪奢珍奇的肴馔。②指一种肴馔名。
(7)、学生们一个个生龙活虎的,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8)、龙姿凤采、龙举云属、神龙见首、凤楼龙阙、云蒸龙变、龙翔虎跃、风从虎云从龙、
(9)、(dǎfènglāolóng)凤、龙:这里指人才。比喻搜索、物色难得的人才。
(10)、画龙点睛(拼音:huàlóngdiǎnjīng)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张僧繇》。
(11)、传说,有一天八仙要到东海去游蓬莱岛。本来,腾云驾雾,一眨眼就可到,可是吕纯阳偏偏别出心裁,提出要乘船过海,观赏海景。他拿来铁拐李的拐杖,往海里一抛,喝声”变〃,顿时变成一艘宽敞、漂亮的大龙船,八位大仙坐船观景,喝酒斗歌,好不热闹。不料,因此惹出一场麻烦来。
上一篇:很甜很撩的句子撩65句精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