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1、爱国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全部

(1)、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五星红旗!孩子,爱国其实就是做好这些小事!

(2)、“老将军无比阵云收,若题着安邦定国,受赏封候。”

(3)、(出自):清·顾炎武《日知录·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4)、出处:出自《北史·答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精忠报国。”(翻译:你们深受朝廷的恩情,应当精心忠诚,报效祖国。)

(5)、苌弘被害之后,引起了当地百姓的怜惜同情,他们把苌弘的血和心脏用玉匣子盛起来埋葬,立碑纪念。三年后,掘土迁葬,打开玉匣一看,他的血和心脏已化成了晶莹剔透的碧玉,因而就有了“碧血丹心”这个成语。

(6)、碧血:如碧玉般青绿色的血;丹心:赤心。称颂正义的牺牲者,献出了赤诚的心。

(7)、 (出自):《战国策·齐策》:“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8)、这些成语的来历和含义你知道吗?国庆节将至,趁这个机会把这些关于爱国的成语知识教给孩子吧

(9)、“赏厚而信,邢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民强。”

(10)、(示例):余深有味其言,~之说,今人以为常谈,不悟其所重者,乃在保持道德,而非政治经济之云云。◎章炳麟《革命之道德》

(11)、“君其熟念详计,塞绝奸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册。”

(12)、(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四回:“依此而行,可救宋江,保国安民,替天行道。”

(13)、赤心报国: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14)、指竭尽忠心,报效国家。和“尽忠报国”都表示对国家忠心报效的意思,一般可通用。但“精忠报国”强调赤诚忠心;“尽忠报国”强调竭尽忠诚。

(15)、浩气长存:形容一种刚直正大的精神永远长存。

(16)、出处:出自明代文学家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倒也有些忠君爱国之心、排患解纷之略。”(翻译:倒是也有不少对君主忠贞,对国家挚爱的人和为人排除危难,解决纠纷的谋略。)

(17)、(解释):安民:安定人民生活。保卫国境,使人民安居乐业

(18)、指竭尽忠心,报效国家。和“尽忠报国”都表示对国家忠心报效的意思,一般可通用。但“精忠报国”强调赤诚忠心;“尽忠报国”强调竭尽忠诚。

(19)、chǔ náng zhī qíng )

(20)、《庄子·外物》说:“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苌弘为保护自己的国家倾其一生心血,将生死置之度外,为后世所感动。后人将他的事迹化为成语“碧血丹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2、爱国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集

(1)、天子的心思被苌弘看透,苌弘想,我已经90岁,为了天下的太平,死又何妨。为了给周天子一个杀人的借口,苌弘伪造了一份投靠晋国的投靠书,故意遗落在周天子的大殿上,周天子有了杀苌弘的借口,行刑的这天,晋国还派人到现场监督,苌弘在成周城外的邙山被剖腹掏肠,壮烈殉国,享年约90岁!

(2)、气壮山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3)、忧国忧民: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4)、“若使布德行义,忧公忘私,唇齿相依,同心协力,则磐石之固,未可图也。”

(5)、爱国一家:凡是热爱祖国的人都不分彼此,看成是一家人。

(6)、匹夫:古时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个平常人。每个人都有责任。

(7)、指竭尽忠心,报效国家。和“尽忠报国”都表示对国家忠心报效的意思,一般可通用。但“精忠报国”强调赤诚忠心;“尽忠报国”强调竭尽忠诚。

(8)、尽忠报国、忧国如家、碧血丹心、匹夫有责……这些成语,带着我们徜徉历史长河,感悟中华文化文字魅力的同时,也渗透着爱国主义教育。

(9)、毁家纾难: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

(10)、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毁家纾难(huǐjiāshūnàn)  (解释):毁:破坏,毁坏;纾:缓和,解除。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

(11)、(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1回:“但愿共存忠义于心,同著功勋于国,替天行道,保境安民。”

(12)、苌弘生于乱世,忠君护主,奉于周朝,当时周朝国力衰微,周王朝自从幽王昏乱以来,逐渐衰落。大势所趋,几乎人人皆知。而苌弘作为周朝臣子,和天子同心戮力,想复兴周朝。

(13)、光荣就义:为正义事业而被敌人残杀就义之日。

(14)、精忠报国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唐·李延寿《北史·颜之仪传》。“精忠报国”的意思是指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该成语构词方式是联合式;在句中作谓语、定语。

(15)、赤心报国: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16)、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17)、碧血:如碧玉般青绿色的血;丹心:赤心。称颂正义的牺牲者,献出了赤诚的心。

(18)、救亡图存:拯救国家的危亡,谋求国家的生存。

(19)、“赏厚而信,邢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民强。”

(20)、“君其熟念详计,塞绝奸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册。”

3、爱国的成语10个

(1)、匹夫:古时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个平常人。每个人都有责任。

(2)、匹夫:古时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个平常人。每个人都有责任。

(3)、“若使布德行义,忧公忘私,唇齿相依,同心协力,则磐石之固,未可图也。”

(4)、匹夫:古时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个平常人。每个人都有责任。

(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6)、 (出自):《南史·羊侃传》:“久以汝为死,犹在邪?吾以身许国,誓死行阵,终不以尔而生进退。”

(7)、(解释):救:拯救;亡:危亡;图:谋求;存:生存。拯救国家的危亡,谋求国家的生存。

(8)、(出自):《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9)、碧血:如碧玉般青绿色的血;丹心:赤心。称颂正义的牺牲者,献出了赤诚的心。

(10)、徇国忘身:为国尽忠而将个人得失安危置之度外。

(11)、碧血:如碧玉般青绿色的血;丹心:赤心。称颂正义的牺牲者,献出了赤诚的心。

(12)、“君其熟念详计,塞绝奸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册。”

(13)、匹夫:古时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个平常人。每个人都有责任。

(14)、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国泰民安”强调太平安乐;“国富民强”强调富庶强盛。

(15)、出处:出自《人民日报》19“都本着‘爱国一家’的原则,采取既往不咎的态度。”

(16)、《韩非子·定法》:“赏厚而信,邢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民强。”

(17)、“老将军无比阵云收,若题着安邦定国,受赏封候。”

(18)、第十期“学校文化智库专家集训营”详情请点击“学校核心竞争力”了解课程内容。

(19)、向先烈致敬!烈士纪念日,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日子

(20)、“老将军无比阵云收,若题着安邦定国,受赏封候。”

4、爱国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1)、出处:出自《战国策·齐策》,“寡人忧国爱民。”(翻译:我是忧心国家,爱护百姓。)

(2)、存亡继绝:恢复灭亡的国家,延续断绝了的贵族世家。

(3)、忧国忧民,汉语成语,拼音是yōuguóyōumín,意思是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出自《战国策·齐策》。

(4)、 (出自):《左传·庄公三十年》:“斗谷于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

(5)、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6)、“赏厚而信,邢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民强。”

(7)、“君其熟念详计,塞绝奸原,忧国如家,务便百姓,以辅册。”

(8)、赤心报国: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9)、唐·李延寿《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

(10)、(解释):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11)、“若使布德行义,忧公忘私,唇齿相依,同心协力,则磐石之固,未可图也。”

(12)、(语法):主谓式;作分句;常与“天下兴亡”连用。

(13)、 (示例):那时节,朕却~。◎明·吴承恩《西游记》忧国忘家(yōuguówàngjiā)  (解释):因忧虑国事而不考虑自己的家事。

(14)、救亡图存:拯救国家的危亡,谋求国家的生存。

(15)、“老将军无比阵云收,若题着安邦定国,受赏封候。”

(16)、碧血:如碧玉般青绿色的血;丹心:赤心。称颂正义的牺牲者,献出了赤诚的心。

(17)、气壮山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18)、表达意思: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19)、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到死为止。

(20)、出处:出自巴金《随想录》,“今天在各条战线上干工作、起作用,在艰苦条件下任劳任怨、鞠躬尽瘁的人多是解放后培养出来的一代知识分子。”

5、爱国的的成语有哪些

(1)、 (示例):某等愿从众志,~,兴复宋室。◎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五回精忠报国(jīngzhōngbàoguó)  (解释):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2)、尽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贞,不惜牺牲一切报效国家。

(3)、匹夫:古时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个平常人。每个人都有责任。

(4)、“老将军无比阵云收,若题着安邦定国,受赏封候。”

(5)、出处:出自东汉文学家荀悦《汉纪·惠帝纪》:“欲使亲民如子、爱国如家。”(翻译:想要对待臣民跟儿子一样,爱国就跟爱家一样。)

(6)、出处:出自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七十八回,“丁大爷丁二爷又嘱咐白玉堂照应北侠,大家畅谈,彼此以义气相关,真是披肝沥胆,各明心志。”

(7)、表达意思: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8)、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二回:“可怜成汤首相,为国捐躯。”

(9)、保家卫国 忧国忘家  兴国安邦  以身许国 赤心报国 精忠报国

(10)、“若使布德行义,忧公忘私,唇齿相依,同心协力,则磐石之固,未可图也。”

(11)、指竭尽忠心,报效国家。和“尽忠报国”都表示对国家忠心报效的意思,一般可通用。但“精忠报国”强调赤诚忠心;“尽忠报国”强调竭尽忠诚。

(12)、《汉书·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13)、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国泰民安”强调太平安乐;“国富民强”强调富庶强盛。

(14)、“老将军无比阵云收,若题着安邦定国,受赏封候。”

(15)、“赏厚而信,邢重而必,是以其民用力劳而不休,逐敌危而不却,故其国富而民强。”

(16)、赴汤蹈火 为国捐躯  鞠躬尽瘁  忠君报国  爱国如家 保国安民

(17)、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

(18)、救亡图存:拯救国家的危亡,谋求国家的生存。

(19)、出处:出自《封神演义》第九五回,“这个丹心碧血扶周主,那一个赤胆忠肝助纣王。”

(20)、碧血:如碧玉般青绿色的血;丹心:赤心。称颂正义的牺牲者,献出了赤诚的心。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

(2)、出处:出自巴金《随想录》,“今天在各条战线上干工作、起作用,在艰苦条件下任劳任怨、鞠躬尽瘁的人多是解放后培养出来的一代知识分子。”

(3)、指竭尽忠心,报效国家。和“尽忠报国”都表示对国家忠心报效的意思,一般可通用。但“精忠报国”强调赤诚忠心;“尽忠报国”强调竭尽忠诚。

(4)、提醒|四川省书法水平测试报名倒计时!10月10日报名截止!

(5)、精忠报国、匹夫有责、碧血丹心……这些成语你知道它们的来历吗?国庆节,把这些关于爱国的成语知识教给孩子吧↓↓↓

(6)、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国泰民安”强调太平安乐;“国富民强”强调富庶强盛。

(7)、匹夫:古时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个平常人。每个人都有责任。

(8)、出处:出自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七十八回,“丁大爷丁二爷又嘱咐白玉堂照应北侠,大家畅谈,彼此以义气相关,真是披肝沥胆,各明心志。”

(9)、chì dǎn zhōng xīn )

(10)、(出处):冰心《跟小朋友谈访埃观感》:“在保家卫国的强烈感情里,我们两国人民是血肉相连的!”

(11)、气壮山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12)、济世爱民:指具有治理国家,经世济民的才能。

(13)、仁人志士: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14)、《左传·襄公十四年》:“楚子囊还自伐吴,卒。将死,遗言谓子庚:‘必城郢!’君子谓子囊忠……将死,不忘卫社稷,可不谓忠乎!”

(15)、浩气长存:形容一种刚直正大的精神永远长存。

(16)、指竭尽忠心,报效国家。和“尽忠报国”都表示对国家忠心报效的意思,一般可通用。但“精忠报国”强调赤诚忠心;“尽忠报国”强调竭尽忠诚。

(17)、来源:微言教育据商务印书馆《中华成语词典》

(18)、清·顾炎武《日知录·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19)、“老将军无比阵云收,若题着安邦定国,受赏封候。”

(20)、(出自):《战国策·齐策》:“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1)、“若使布德行义,忧公忘私,唇齿相依,同心协力,则磐石之固,未可图也。”

(2)、(出自):清·王无生《论小说与改良社会之关系》:“夫救亡图存,非仅恃一二才士所能为也;必使爱国思想,普及于最大多数之国民而后可。”

(3)、毁家纾难: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

(4)、国家太平,人民安乐。“国泰民安”强调太平安乐;“国富民强”强调富庶强盛。

(5)、尽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贞,不惜牺牲一切报效国家。

(6)、 (示例):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四字。◎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十二回忧国忧民(yōuguóyōumín)  (解释):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7)、浩气长存:刚直正大的精神浩然之气永远长存。

(8)、表达意思:意思是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为历代儒家所推崇。常用于赞扬别人难能可贵的精神。

(9)、指竭尽忠心,报效国家。和“尽忠报国”都表示对国家忠心报效的意思,一般可通用。但“精忠报国”强调赤诚忠心;“尽忠报国”强调竭尽忠诚。

(10)、(示例):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四字。

(11)、忠贞不贰:忠诚坚定,永不改变。也指下属对上层十分忠心。

(12)、忧国忧民: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13)、(出处):明·汤显祖《还魂记·淮警》:“贼子豪雄是李全,忠心赤胆向胡天,靴尖踢倒长天堑,却笑江南土不坚。”

(14)、光荣就义:为正义事业而被敌人残杀就义之日。

(15)、赤胆忠心,汉语成语,拼音是chìdǎnzhōngxīn,意思是形容十分忠诚。出自明·汤显祖《还魂记·淮警》。

(16)、表达意思:形容精心忠诚,报效祖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

(17)、无论受过多大的委屈和冤枉,他对祖国的~从来没有动摇过。

(18)、碧血:如碧玉般青绿色的血;丹心:赤心。称颂正义的牺牲者,献出了赤诚的心。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联删!
  
句子汇(www.juzih.cn)致力于高质量知识类免费分享,持续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让知识获取更便捷!

上一篇: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102句精选 下一篇:没有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