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及出处
1、论语经典名句翻译
(1)、论语经典名句有哪些,总会有人问我,每天发些已经过时的古文有什么意思,其实这些古文和我们现在也是有关系的,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论语经典名句有哪些的相关资料。论语经典名句有哪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篇》
(2)、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4)、大意:君子不应拘泥于手段而不思考其背后的目的。
(5)、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6)、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7)、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8)、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9)、大意:聪明的人喜欢水,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好动,仁德的人恬静。聪明的人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1)、(译文)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晰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12)、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13)、译:自己不说出恶言,别人的忿语就不会返回到自身上来。你若以恶语伤人,他人也会以恶语相加。
(14)、大意:美的笑容,酒窝微动;美的眼睛,黑白传神;洁白纸上,灿烂颜色。论语经典名句有哪些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篇》
(15)、君子以义为最高尚的。君子如果勇武而无道义,这样就会犯上作。小人勇武而无道义,沦为盗贼。
(16)、(译文)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要强加在他人的身上。
(17)、|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由小编整理发布。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文章贵在分享,分享是美德。
(1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9)、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20)、(译文)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比喻做事须谨慎,不能出一点点差错。
2、论语经典名句50条
(1)、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3)、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4)、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5)、(译文)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英雄到了晚年,壮志雄心并不衰减。
(6)、(译文)少壮年华时不努力学习,待到年老时就只能悲伤了。劝勉世人要珍惜光阴,有所作为。
(7)、(电子课本)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15种)
(8)、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
(9)、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10)、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11)、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篇》
(12)、上天让我们习惯各种事物,就是用它来代替幸福。
(13)、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14)、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15)、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篇》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春秋孔子《论语·为政篇》
(17)、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9)、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20)、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3、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及出处及解释
(1)、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2)、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3)、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4)、(译文)孔子说:“君子重视和谐而不强求完全相同,小人强求完全相同而不重视和谐。”
(5)、站在痛苦之外规劝受苦的人,是件很容易的事。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7)、人都有一份孤独,再繁华的热闹,有一颗冷心观红尘,但唯独他,一眼洞穿你的清寂你的凉,一眼明白这世间所有的繁华不过是你和他身边的过眼云烟,他会在众人之间一眼看到你,然后读懂你,明白你,不似爱情,胜似爱情。
(8)、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9)、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篇》。志存高远,乐在其中,即便身居陋巷,衣食简朴,又有何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格局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10)、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1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12)、第人生来不想死,可人生来就是在走向死。这意味着恐惧。
(13)、不要考验人性,千万不要——它根本不堪一击。
(1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5)、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16)、(译文)青少年未成年不可以饮酒。成年人饮酒也不要过量,试看醉汉疯言疯语,丑态毕露,惹出多少是非?
(17)、 --黄睎
(1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讲解):我每天都要从多个方面检查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办事情,是否忠实呢?与朋与交往,是否有不真诚的地方呢?老师传给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解):自己不想要或者不想做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19)、(译文)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20)、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4、论语经典名句100句及出处大全
(1)、成熟的人,不问过去,聪明的人,不问现在,豁达的人,不问未来。
(2)、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
(3)、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4)、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5)、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春秋·孔丘《论语·公冶长》
(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9)、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0)、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11)、(译文)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1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3)、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15)、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1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18)、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
(19)、注释:君子关心的是道德,小人关心的是土地;君子关心的是法度,小人关心的是好处。
(20)、(译文)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
5、论语经典名句大全
(1)、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0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4)、(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舒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6)、不凭空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7)、(译文)学习之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学之后才会知道困惑的地方。
(8)、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9)、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撒在花前。
(10)、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11)、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12)、白话文释义: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选择他们的优点支学习,找出他们缺点加以改正。
(13)、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14)、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15)、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1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1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1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9)、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20)、(译文)指在一个陷阱的环境里,不要过于与对手争强好胜,以免忘了更大的、共同的敌人。
(1)、(译文)不管多聪明的人,在很多次的考虑中,也一定会出现个别错误。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2)、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3)、解释: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再提了,已经做了的事就不要再劝谏了,已经过去的事也不必再追究得失与责任。
(4)、第人生来就有欲望,人实现欲望的能力,永远赶不上他欲望的能力。这是一个永恒的距离。
(5)、(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6)、(译文)子夏说:“普天下的人都应是兄弟。”
(7)、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8)、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9)、他不知道那个梦已经丢在他背后了,丢在这个城市那边那一片无垠的混沌之中不知什么地方了,那里合众国的黑黝黝的田野在夜色中向前伸展。
(1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3)、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14)、巧言令色,鲜矣仁。(讲解):花言巧语,装出和善的面孔。这种人,心里不会有多少“仁德”(这种人不会有真正的爱人之心)。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讲解):有了过错,别人都能看到;改了,人们都会敬仰他。德不孤,必有邻。(讲解):世界上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很多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5)、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6)、(注释)孔子杜绝四种毛病:不主观臆测,不绝对肯定,不固执成见,不自私自利。
(1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9)、(译文)只要做人光明磊落,那么到哪里都有公平。
(20)、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1)、谁都可能出个错儿,你在一件事情上越琢磨得多就越容易出错。
(2)、(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单凭语言来荐举人,也不单凭人来废除他的言论。”
(3)、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4)、大意:君子安详舒泰,却不骄傲凌人;小人骄傲凌人,却不安详舒泰。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6)、(注释)君子要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助长别人的坏事;小人与此相反。
(7)、解释:君子追求与人和谐而不是完全相同、盲目附和,小人追求与人相同、盲目附和而不能和人相处。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9)、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10)、(注释)君子团结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团结。
(11)、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里仁篇第四》。
(12)、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3)、很多年以前,那时我的钱包瘪瘪的,陆地上看来没什么好混的了,干脆下海吧,去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占绝对面积的大海里逛逛吧!
(1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15)、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16)、(讲解):看见贤人就应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则应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无类似缺点。
(17)、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1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20)、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1)、(讲解):古代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然后去为国家、人民服务),现在读书人学习的目的,在于给别人看(希望得到别人的赞美和任用)。
(2)、(译文)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3)、本文由语文阅刊(yuwenyuekan)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
(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5)、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6)、释义:这句话出自《论语·子路篇》。读书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了书读而读书,读得越多越容易变成书呆子。
(7)、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8)、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9)、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
上一篇:幼儿教师格言简短南瓜简笔画90句精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