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战电影
1、反战电影
(1)、俄乌战争到现在,已经有数千人在战争中伤亡,据联合国的数据,从乌克兰逃难的民众已经超过了36万。而留下来没走的当地人也已经被打乱了生活,被迫到地铁站、地下室、防空洞避难。首都基辅的北部枪战密集,机枪和火箭炮都已经用上了。
(2)、这种具有违和感的“脱·冲绳化”无形中也是对冲绳的暴力。被反复翻拍的“姬百合电影”是借着这些纯真无辜少女的悲剧来强调日本人的“被害者”身份,并未涉及对亚洲诸国的加害者责任。
(3)、上 映: 1986年12月19日 美国 更多地区
(4)、转眼三年过去,浩二的母亲福原伸子(吉永小百合饰)似乎渐渐承认了儿子已不在人间的事实,她的丈夫、两个儿子皆已逝去,孤身一人在信仰的支撑下走过艰苦岁月。在某个夜晚,浩二突然在母亲身边现身。
(5)、罗宾.威廉姆斯因主演本片轰动卖座而成为第一线的喜剧巨星。他饰演一名越南美军电台的DJ,每天以妙语如珠的风格主持早晨广播节目,甚受大兵欢迎。后来他深入越南的民间生活,渐渐喜欢上这个国家,以至在节目中发表了一些跟军方宣传有抵触的言论,遭到黯然下台的命运。本片剧本由一位电台主持人根据自己当年在越南的亲身经历撰写而成,故内容特别真实而生动。导演巴里.莱文森以侧面方式来反映越战问题,在同类电影中显得别具新意,此外,穿梭在全片中的多首六十年代流行曲,也可以唤起中年观众的怀旧情绪。
(6)、从让-保罗·萨特到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每个人都推崇《伊凡的童年》,它像《萤火虫之墓》一样,从一个孩子的角度看待战争的野蛮,但得出了另一个令人痛心的结论,如果孩子被复仇和暴力所笼罩,那么纯真就永远消逝了。
(7)、上 映: 1987年08月28日 美国 更多地区
(8)、当你无法告诉你的子女:为什么这个世界会变得如此残酷?为什么人们总是前赴后继、重蹈覆辙?当你面对孩童清澈的眼神,开口说不出一个字,那就扮一个鬼脸吧。
(9)、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一群涌动着青春热血的德国青年,响应国家的号召投笔从戎。他们满腔热情地投身于前线,但是后来却发现,战争事实并非是他们想象中的那样。现实非常残酷,到处充满了饥饿和死亡。保罗亲身经历了战争所带来的血腥场景,当他休假回到家乡后,向年轻人讲述了他在战场上的经历。当他再次返回战场时,被流弹击,生命永远定格在那一刻。
(10)、在这部影片开篇之初,导演独具匠心用一种浪漫乐观的气氛讨论反战的可悲性,尤其是戴斯蒙德道斯用自己固执的信念,与周遭体制疯狂作对时,我们看到了人性轴到可悲的一面。他是善良的,但是他与时代、与群体格格不入,人们不能理解他毫无意义的坚持。毕竟,战争就是用命博来的,当国家遭受到巨大侵害时,他放弃打仗就是放弃爱国。在众多美国大兵纯真的心里,为国杀敌打仗是最荣耀的事情。电影后半段镜头下,浩劫的杀戮,所有的热血召唤都成为僵硬死亡,战场上的人不停的呼喊“医疗兵救我”,这意味着挺战的大兵开始在生命与战争间的意义做出了动摇。战争的腥风血雨使他们混乱、迷茫、不能自拔,道斯成了他们是否上战场的标尺,没有“二等兵”道斯的战场就是无情恶魔的屠杀。导演就此没有停止内心的扫荡,如运送垃圾般的尸体车掠过屏幕的视线,穿肠烂肚而亡的惨状扑面而来,血腥中觉醒是人性漫长的回归。它作为一部战争电影,将反战意识碾碎地融到了每个镜头细节之中,来表达对于战争的态度。
(11)、人们听到吉卜力工作室的名字,就会联想到日本动画界的老爷爷宫崎骏及其创作的一系列非常有趣又令人难忘的温馨电影。但吉卜力的创始人之一高畑勋1988年根据野坂昭如的小说《萤火虫之墓》改编的同名动画却一改以往天马行空的幻想,转而展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社会边缘的严酷现实,讲述一对兄妹清太和节子对抗饥饿的故事。即使是真人电影也很少有像《萤火虫之墓》这样让人心痛、感动,最重要的是兼顾人文情怀。
(12)、大火能够烧毁树木,城镇,却烧不死藏在地底的老鼠。
(13)、致敬|伊朗国宝级导演阿巴斯去世《杭州之恋》讲述杭州故事
(14)、完成《过来瞧瞧》后,克利莫夫回顾他的创作成就,表示他失去了拍摄电影的兴趣,"一切可能做的事情,我觉得我都已经做到了"。对于谴责战争对人类灵魂的影响,很难想象还有哪部电影能比《过来瞧瞧》更强烈的。这是一部至关重要、不可错过的电影,一部形形色色的影迷在他们死之前都应该体验的电影。
(15)、1985年12月2日,济南军区第67军199师596团7连突击队第三次出击968高地。9时10分开始进行炮火准备和火力、无线电佯动,步兵同时破障接敌。7连突击队采取接力超越、速战速决的战术,于9时35分控制603号、604号阵地和968高地表面阵地,9时56分搜剿战斗全部结束。10时20分,7连突击队接令撤出阵地,于10时49分安全撤回了阵地。战斗中共歼敌87人,缴获武器物资一批,自己牺牲11人,负伤30余人。战后,7连荣立集体一等功,加上在解放战争年代攻打河北正定时荣获的集体大功一次,从此有了“双大功连”美誉。该战斗还受到了军师首长的高度赞扬,称之为“是一个漂亮的歼灭战”,还有人说成是“坐着火箭打上去”的。
(16)、当知道任务是给前线传递战报,同时也是拯救自己亲生哥哥时。
(17)、最好的电影是纪录片。如果不是整理硬盘时发现,凤凰卫视为纪念对越自卫反击战做的这部冷暖人生《中越战争35周年祭——敢死队》,也许我永远看不到另外一部纪录片《生死连》。凤凰做的这部片子,讲的是当年的兰州军区某部敢死队,攻打老山前线968高地的真实故事。
(18)、结尾的演讲概述了卓别林对未来没有战争的希望:"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新的世界,一个和睦的世界,在那里人们没有仇恨,贪婪和残忍。人的灵魂插上了翅膀,而最后他开始飞翔。他飞入彩虹,飞入希望之光,飞向未来,美好的未来属于你,属于我,属于我们所有人"。
(19)、有时候,证明一些令人厌恶的东西纯粹是无稽之谈的最好方法就是拿它寻开心。伴随着笑声,世界上最邪恶、最残暴的行径才不至于让人抓狂。而喜剧,尤其是讽刺,就像是为人类竖起了一面镜子,揭示出其所有的缺点和瑕疵。
(20)、本片以李玉谦的战后寻访为线索展开叙事,通过战地影像资料、老兵及其家人口述、老兵生存状态呈现、时代氛围勾勒、普通人与战争的关系等。
2、
(1)、除了埃莫里和欧诺费里欧令人难以置信的表现(欧诺费里欧为角色增加体重,甚至打破了罗伯特·德尼罗拍《愤怒的公牛》时的增重纪录),《全金属外壳》另一个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方面是,库布里克和美术指导巧妙利用令人不适的瓦斯打造出了遭战争蹂躏的越南。莫迪恩和其他演员对此并不太乐意--因为片场全是石棉和数百种其他化学品。
(2)、以更人性、更客观、更个体的视角回望战争,反思战争,诠释生命个体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后所呈现出的特殊基调、情态和价值,唤醒美好人性,祈愿和平。
(3)、战后大石老师回到分校,望着教室里陌生而纯真的面孔,想起当年12个孩子不同的遭遇,终于流下了眼泪……
(4)、一部画风清奇的战争题材电影,“美丽的女人因为太美,男人们想吃她豆腐,女人们嫉妒她的美貌,战争爆发了!美丽女人的男人上了战场,这下美丽女人惨了,被各种欺负,战争结束了,女人也被整得好惨!!!”《西西里的美丽传说》藉由性感少妇玛莲娜的故事,诉说战争中的人生百态,性幻想与丑恶人性杂糅在一起,使得全片呈现出一种无与伦比的美且哀。
(5)、上 映: 1987年12月23日 美国 更多地区
(6)、还有一点,就是这部电影没有个人英雄主义的鼓吹,而是用全景式地画面,精致考究的细节,真实呈现战争的命悬一线,使得这部影片能够从一众抗战影片中,流泻出独树一帜的气质。当然最重要的是,诺兰出品,品质保障。
(7)、主 演: (迈克尔·福克斯 Michael J. Fox) (西恩·潘 Sean Penn) ( Don Harvey) (约翰·雷利 John C. Reilly) (约翰·雷吉扎默 John Leguizamo) ( Thuy Thu Le)
(8)、估计有十之八九的盆友认为这片为“宫崎骏”作品。事实上,导演为高畑勋,与宫崎骏齐名,俩人还一起共同合作过《天空之城》《风之谷》等多部动漫。《再见萤火虫》是高导1988年的作品,这部灾难动漫电影细思极恐,讲述二战后日本普通民众的生死浮沉,藉由小人物的生死来反映战争残酷与无情的深刻主题。
(9)、最近世界上很不太平,俄罗斯与乌克兰、美国与索马里、以色列与叙利亚、沙特与也门……这些再一次提醒我们冲突才是世界的主旋律而和平是稀有的。今天为大家带来五部日本反战电影,愿世界早日和平。
(10)、《紫日》是日本侵华战争行将结束前的日薄西山,戏剧性中日苏三国三个小人物的偶遇磨难,多角度呈现而出不仅是对珍爱和平的大命题,更将日本军国主义暴行和对人性的茶毒,予以了发人深省的揭露,愿那被硝烟侵染的《紫日》永不再起。
(11)、《1917》使用伪一镜到底的方式,把故事的主人公放在两个通信兵身上。
(12)、一镜到底的手法很完美的诠释了战争的残酷,布雷克被自己刚刚救下的德国飞行员袭击,继承布雷克遗愿的斯科菲尔德险死逃生时的哭泣,一路上的尸横遍野,躲在阴暗角落里的法国母女。
(13)、主 演: ( Anthony Barrile) (迈克儿·波特曼 Michael Boatman) (唐·钱德尔 Don Cheadle) ( Michael Dolan) ( Don James) (迪兰·麦克德莫特 Dylan McDermott)
(14)、该片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为背景,讲述三个不同国籍的青年,在经历了重大的生死考验后,如何从敌对变成朋友的故事。
(15)、也许正因为这种真实与反思,以至于《鬼子来了》至今仍然是一部禁片。片子给我的另一观感,阴翳着,想要发泄,却也如鲠在喉;想要寻找希望,却也找不到一丝光亮,就好像读鲁迅的《药》: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如果你有兴趣看一下那段悲惨历史的B面,至少我们可以试着来看一看《鬼子来了》。
(16)、愿与我们公号一路前行的你,养育孩子的时候,
(17)、《狙击电话亭》(非典型狙击电影)紧张、刺激、冲突,各种元素纠结在一个小小的电话亭中。往往发生在单一场景中的故事都很精彩,因为没有了场景的变换,就只能把故事讲得好才能吸引人了。更难能可贵的是,本片是绝对的小成本,场景也极其单所以除了故事好,演员的表演也同样重要,这部电影做到了!
(18)、《细细的红线》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马利克拒绝过于集中地呈现任何既定的角色,而是去慢聊式地展现 C连的士兵群像,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探索。虽然这种方法可能导致出现一些明显的叙事脱节,但马利克并不关心连贯或传统的故事情节,而是着力于探索更广泛的观点,不仅探讨战争的非人性化本质,并将人类固有的暴力视为一种与生俱来的力量。
(19)、泰伦斯·马利克重返影坛再次开始做导演时,《细细的红线》是他的第一个项目。影片根据詹姆斯·琼斯的同名小说改编,描绘瓜达尔卡纳尔岛的一群美国兵拼命攻下日本人在这座热带岛屿上的战略位置。
(20)、导 演: (奥利弗·斯通 Oliver Stone)
3、
(1)、《斗牛》是一部巧妙的以农民的小农意识,在名不聊生的抗日战争时代中形成了黑色幽默的佳作,而黄渤在这部电影中将一个贫穷胆小的牛二演绎的淋漓尽致,可谓撑起了整部电影的剧情张力,那沉重的悲情在一人一牛中所沉淀的情感,为人动容,耐人寻味。
(2)、导演: 萨姆·门德斯编剧: 萨姆·门德斯 / 克里斯蒂·威尔逊-凯恩斯主演: 乔治·麦凯 / 迪恩·查尔斯·查普曼 / 科林·费尔斯 /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 马克·斯特朗 / 更多...类型: 剧情 / 战争官方网站: 19movie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英国/印度/西班牙/加拿大语言: 英语/法语/德语上映日期: 2020-08-07(中国大陆) / 2019-12-25(美国) / 2020-01-10(英国)片长: 119分钟又名: 1917:逆战救兵(港)/一九一七
(3)、因为通信设施的限制,当时想传达重要的信息。
(4)、尽管采用了非线性叙事和倒叙,但《伊凡的童年》也许是他最容易理解的作品,影片比较简单,但丝毫不会削弱它的冲击力。伊万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饱受战争蹂躏的俄罗斯的一个年轻孤儿,发现他的家人都被德国士兵杀后他变得绝望,于是参军打仗。影片制作于1957年,同年库布里克作拍出了《光荣之路》,但作为塔可夫斯基的处女作,这是了不起的成就。诸如伊万的冒险与构图优美的梦境相交织的片段,已经将塔可夫斯基结合诗歌意象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及非常规的叙事风格的诀窍显露无疑。
(5)、这是一段漫天硝烟中为孩子编织的谎言,一场子弹横飞间纯真的父子游戏……
(6)、导 演: (巴里·莱文森 Barry Levinson)
(7)、佟大为饰演的国军战士们,在弹药、支援都缺乏的情况下用身体来抵挡坦克,那场景,让人心痛无比!
(8)、上 映: 1989年12月20日 美国 更多地区
(9)、还有我们中国的优秀战争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上甘岭》《集结号》...
(10)、导 演: (奥利弗·斯通 Oliver Stone)
(11)、《狙击战神》(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狙击电影)这是一个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吧。通过个人自己奋斗努力,解决了所有人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到最后还带着美人归,真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啊。现实的生活却没有这么浪漫,一点小小的失误就会葬送人类所有的幸福。动作方面,干净利落,情节不拖泥带水,紧张带感!
(12)、发行时间:1971年主演:彼得·奥图尔菲利普·诺依莱特导演:彼得.耶茨
(13)、大石因伤转回总校任教,适逢军国主义盛行期间,大石的怀疑态度令其遭到同事的鄙视。随着战争的进行,已经转到总校读书的12个孩子中有的加入军队。大石对军国教育的质疑不断加深,最终选择辞职,回家相夫教子。
(14)、战地记者李玉谦提前一个月住进这个连队,从突击队员的训练、生活、出征、救护,直到凯旋,拍摄了1个小时40分钟的珍贵战地影像。
(15)、 《早安越南》Good Morning, Vietnam
(16)、1946年,先惠接到丈夫的死亡通知,却对其死亡原因产生质疑。经过多方询问,她终于得知胜男因逃避兵役而被处死,她和女儿也无法享受阵亡将士家属的待遇。
(17)、明媚欢快的剧情中交织着惨烈恐怖的疑云:战争结束后,给人们留下的是什么?他们拖着残破不堪的躯壳还能重回生活轨道吗...
(18)、纵观世界电影史,几乎每个国家都拍过战争电影或与战争相关的电影。这些电影都无一例外的揭露了战争的残酷性,且都包含着一个主题:反战。
(19)、诚然《黄河绝恋》是一部尤为主旋律的抗日电影,但其透过一个外国人另类的视角,将一个发生在黄土地上的抗日故事感人至深的呼之欲出,于此中那悲情时代的沧桑,民族落后的隐痛,以及那将黄河瀑布作为背景的绝美一幕,都将中华民族的不屈精神得以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20)、故事本身并无太多新鲜感,交错的人生,改写的命运,我最喜欢《我们的父辈》的原因在于,这部片子极好地将战争背景下小人物生存的那种无力感展现出来了。对普通人而言,战争无输赢,只有悲伤与苦痛。另外,我很喜欢片中的男二演员汤姆希林,最近他参演的《无主之作》同样与二战有关,也是一部优秀作品,推荐给大家。
4、
(1)、 《汉堡高地》Hamburger Hill
(2)、《大幻影》是一部反战电影,但并不关注战场上的惨状,而是把重点放在了次要环节上,展现战俘被囚禁和逃亡。虽然影片结尾主角逃脱后继续回到前线战斗,但很显然,对雷诺阿来说,战争就像一种应该受到抨击的哲学,战争暴力最终导致文明的崩溃。
(3)、导 演: (约翰·伊文 John Irvin)
(4)、某晚,樱被坂本(千波丈太郎饰)为首的一众伤兵强暴,作为惩罚,坂本被重新派往战场。两个月后,战事不断吃紧。樱受遣前去援助深县的前线医院。
(5)、主 演: (马龙·白兰度 Marlon Brando) (罗伯特·杜瓦尔 Robert Duvall) (马丁·西恩 Martin Sheen) (弗雷德里克·福瑞斯特 Frederic Forrest) (艾伯特·霍尔 Albert Hall) (山姆·博顿斯 Sam Bottoms)
(6)、参战老兵们的战友真情,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参战老兵们的个体命运,折射出20余年间中国社会的起伏变迁。
(7)、原著作者雷马克本人曾在战壕里打过仗。当纳粹上台时,所有《西线无战事》被禁,很多书被焚毁。不可避免的,战争思维的领导人都倾向于压制任何宣扬和平的作品。
(8)、(《红十字:女人们的入伍通知单》海报及剧照)
(9)、 《越战创伤》Casualties of War
(10)、开阔的阵地战和首次投入战争的坦克,让交战两方很默契的将交战地点从开阔的阵地战变成更加惨烈的战壕战,《1917》的故事时间在索姆河战役之后,协约国正计划进攻兴登堡防线。
(11)、过去了将近三十年,会有多少人记得当年那些曾经和你我一样鲜活可爱的面孔,对青春和理想有着无限憧憬的人。我们都十分热爱我们的国家,国家也理应让我们配得上去热爱他。。。。。。
(12)、1985年12月2日,中越边境防御作战期间,老山前线一场被称为现代丛林作战经典战例的“122”战斗打响。执行这次战斗任务的是某部“双大功七连”52名突击队员。25分钟的战斗,11人牺牲,百分之七十负伤。
(13)、第89届奥斯卡颁奖礼将于当地时间本周日揭幕。有过五次“申奥”经历的日本电影大师山田洋次为二战结束70周年特意制作的反战电影《若与母亲同住》,虽然曾一举拿下包括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等11项日本奥斯卡奖项提名,却在世界“申奥”舞台上铩羽而归。值得玩味的是,今年适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75周年,有85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品参与角逐最佳外语片提名,其中入围九强名单的三部作品皆与二战题材相关,而日本影片却不在此列。
(14)、早期描绘战争的电影大多是一些沙文主义、爱国宣传电影,简单地分成好人和他们的敌人两种阵营,而好人总是正义而崇高的。随着现当代史战争冲突频发,以及电影产业的持续进步,有更多电影更加细致入微地思索战争对人类的影响。
(15)、日本著名影评人佐藤忠男说,迄今为止的特攻电影都是从“英勇就义”或“白白牺牲”两个立场上来摄制,而《萤火虫》对这种或美化或批判的视角均保持了“沉默”。正是基于这点,该电影作为东映电影公司创立50周年的纪念作被大大宣传了一番,可是票房并不尽如人意。
(16)、最后的最后,想要呼吁所有平凡普通的人,不要吹嘘战争,更不要崇拜暴力,尤其是那些总以为自己是普京大帝的人。
(17)、《生死狙击》(谍中谍式的狙击手电影)狙击手被诬陷,亡命天涯,愤怒复仇,编剧对狙击枪的型号、风速、战术非常有研究,主演马克沃尔伯格非常适合这种角色,节奏够紧凑,剧情够紧张,场面够火爆,看着够过瘾!
(18)、当斯科菲尔德终于见到自己需要传递信息的友军时,军队中的牧师正轻声低鸣,歌词最后一句“我想回到家乡”,并没有让斯科菲尔德有所感触,他此刻只记得“停止进攻”。
(19)、毫无疑问,R.李·埃莫里在斯坦利·库布里克的第二部经典反战电影《全金属外壳》中出色饰演的教官枪炮军士哈特曼,是电影史上最令人难忘的人物之一。为了让新兵做好迎接越南战争的准备,他将他们无尽摧残,带来了持续不断的感官冲击。
(20)、之后他以和孩子做游戏为名,为了不让孩子受伤,让孩子躲在了箱子里,结果在寻找妻子的过程中,被发现,直到他被杀死,儿子还以为这只是一个游戏。直到第二天他看到了美军的到来,还以为自己赢得了游戏,才从箱子里出来,并且和自己的母亲重逢。
5、
(1)、是迷你剧,但3集的容量,让我看到一部高品质的电视电影。应该是我这一两年来看过的比较出彩的战争影视作品,而且是德国人拍的二战电影。影片主要讲述5个生活在柏林的年轻人,因为战争爆发不奔赴战场、各奔东西的人生沉浮故事。当然,“反战”是这部电视电影主要试图表达的情绪之一。德国人对战争的反思,向来比某些民族要更加彻底与直白。
(2)、1986年10月14日,兰州军区第47集团军139师416团5连突击队第四次出击968高地。12时58分发起炮火准备和火力佯攻,13时35分炮火延伸,步兵发起冲击。借助炮火准备的效果,5连突击队采取超越攻击战术,经17分钟战斗相继占领604号阵地和968高地表面阵地,尔后转入搜剿打洞和抗敌反击。至14时14分,全歼604号阵地、968高地上的残敌并击退敌班、组规模兵力的数次反扑。15时58分,在炮火掩护下,5连突击队全部撤回原出发阵地。战斗中5连突击队在炮兵协同下毙敌87人,伤敌28人,俘敌2人,缴获武器弹药和军需物资一批,自己牺牲22人,负伤56人。战后,5连被成都军区授予“攻坚英雄连”荣誉称号。插上968高地主峰的被打了200多个弹洞的“攻无不克”红旗被送到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3)、“卷福”是演员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的昵称,他和爱德华·贝尔格一起出席了电影《西线无战事》的特别放映会。这部电影是在由德国作家雷马克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曾经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近影片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编剧提名奖。这部电影表达了战争的残酷,以及人们祈求和平的美好愿望。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经典之作。
(4)、上 映: 2002年02月25日 美国 更多地区
(5)、历史社会学者福间良明认为,这是从“正”到“美”的转换。换句话说,这两部作品实现了从战争牺牲者“反战意识”的“正义性”,到怀着所谓“爱国精神”赴死的“特攻美学”的变迁,由此,这就使得日本反战电影在所谓“特攻美学”的遮蔽下回避侵略战争的本原和加害者责任。
(6)、上 映: 1979年08月15日 美国 更多地区
(7)、上世纪50年代日本电影黄金时期制作的《长崎之钟》、《原爆之子》、《不忘长崎之歌》、《广岛》等作品可谓是具有代表性的原爆电影。然而近年来能举出颇受好评的原爆电影屈指可数。比如由吉永小百合、二宮和也联袂出演的母子剧《若与母亲同住》,描写了在长崎原爆中丧生的儿子三年后以幽灵形态回到母亲身边,是部带有奇幻色彩的原爆电影。该作品充分利用了自出道以来就以“清纯形象”捕获人心的吉永小百合的偶像光芒,借由其口成功传递了原爆的恐怖。影片最后一幕,空气中弥漫着幸与不幸、绝望与希望、生与死的对峙,但恰恰回避了“为什么日本会被原爆”这个根本问题。
(8)、1967年,19岁的克里斯·泰勒放弃学业,和其他美国士兵一起,乘飞机飞抵西贡。他被编在一个步兵排里执行任务,步兵连中对泰勒影响最大的要属巴恩斯中士和伊莱亚斯中士,但两人对战争的看法完全不同,因战争而成了疯狂杀人机器巴恩斯,心肠极为冷酷,而伊莱亚斯认为即使在残酷的战争中,也要遵守必要的行为准则。
(9)、一个民族对战争的反思体现在思想、文化、艺术等多个层面,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民族、国家的未来。本身亦是反战人士的山田洋次,其《远山的呼唤》《幸福的黄手绢》等作品久为国人所熟知,《若与母亲同住》的出局,欠缺的显然不是才华,也许与其回避加害者责任的角度很难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不无关系。为此,本报记者深入采访了日本学界、业界的相关人士,为读者详细梳理了日本反战电影的“前世今生”。同时,我们应该在观赏电影时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分辨出哪些历史真相被有意遮蔽,哪些历史记忆被选择性留下,通过电影媒介的表象找寻到忠于历史的真挚态度和感性表达。反战电影,就是这样一种让我们得以重新思考历史的媒介。
(10)、反观德国的反战电影,纳粹德国的独裁者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常常是电影的主题,他们的媒介再确认功能往往是加害者的视角。于是,日本与德国在反战电影上就形成了不一样的文本——日本的反战电影往往掩盖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战争的侵略行为和加害者意识。
(11)、在影片中,意象往往与观点和主题相并行--在战争期间,这位女演员因为在被占领的法国小镇讷韦尔与一名德国士兵上床而被剃掉头发,相对应,日本妇女则因为广岛被投下原子弹导致辐射中毒而头发脱落。
(12)、德军在修建兴登堡防线时,特意在废弃的防线中安置了诡雷,布置了狙击手,同时也用大火焚烧城镇,德军后撤的地方,每一处都只有黑色。
(13)、深感蹊跷的先惠几十年来不畏艰辛,坚持要给丈夫讨个说法。在厚生省新任领导的指点下,她找到了胜男当年所在部队的战友,从他们的口中得知了在残酷战争背景下所发生的一切……
(14)、除了原爆电影外,在战后70多年的历史中被反复使用搬上银幕的,就是日本特有的特攻电影(“神风特攻队”)和随军护士电影(“姬百合学生护士队”)。从中可以看出日本的男性和女性作为一组性别参照是如何被动员参军奔赴前线的。
(15)、战争的尾声,法德双方都已无心恋战,战壕中灰头土脸的士兵们都在倒计时等待和平的到来,一次无意义的侦察却打破了这场结束前的平静。
(16)、战争会影响到各行各业的人,但带给儿童的苦难和死亡却是最悲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日本本土造成了数不清的破坏,投下两颗核弹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只是前几年持续激烈火力轰炸中所有伤亡人口的一小部分。
(17)、以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金陵十三钗》,着点于一群女学生和妓女在一座教堂的生死存亡,那看似情色色彩的基调,实则以另类的手法呈现了一个民族最为苦楚的一章,日本在战争中丑恶的罪孽及风尘女子深植于人性的光芒,形成了电影鲜明的比照,商女怎会不知亡国恨!
(18)、只能通过信件,而想在敌人的炮火中,从一个战壕传递信件到另外一个战壕,一封信件由多组通信兵传递,大部分时候,只有一封信能够成功传递,臭名昭著的希特勒,在一战时期就是通信兵,而他所付出的代价是腿部受创,眼睛差一点失明。
上一篇:雨果作家简介144句精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