杳无消息
1、杳无消息
(1)、自从师傅被害,多多杳无消息,林木就已经没有感受到亲人的关爱,这个林少的举动让他心里漾起丝丝温暖。
(2)、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没有一点儿音信。
(3)、像这样的小部队,一般说不会引起人们注意,但为着真正做到~,按照闯王的意思,将人马分作三股。
(4)、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5)、出自宋·黄孝迈《咏水仙》词:“惊鸿去后,轻抛素袜,杳无音信。”
(6)、 再次联系上,两个人从18岁相互认识到现在彼此都已经是有家庭的人了。回忆起当年往事,邹先生也是感慨万千。
(7)、“我听说有浮海行的,行迹可疑。于是往南到闽广沿海各地区近,没有不遍历,刘杳无消息。”
(8)、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9)、引证:一面点起民壮,分头追捕,多应是~,那寻一个?◎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10)、白话释义:踪:踪迹。没有一点踪影。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出处:《东坡梦》:“闪闪藏藏,无影无踪。”朝代:元·作者:吴昌龄译文:躲躲藏藏,没有一点踪影。杳无消息
(11)、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
(12)、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微闻有浮海行者;踪迹可疑。乃南至闽广近海诸地;无不遍历;杳无消息。”
(13)、鲁迅《故事新编·铸剑》:我四处打听,也杳无消息。
(14)、一开始,之晗与我电话、微信、QQ联系着,之后,就杳无消息,去年秋风咋起的日子,之晗委婉地和我提出分手,其实我早有预感,爱情敌不过距离和时间的考验。
(15)、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宗生避地;……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唯恐人知。”
(16)、王永一去元山森林,杳无消息,往门派送信,掌教只派人捎来了一句话:稍安勿躁。
(17)、有空就泡在网上,消磨时光,脑子里常出现久违的贾宝珊,但还是杳无信息。
(18)、元·张国宝《罗李郎大闹相国寺》:“出门去没一个人知道;恰便似石沉大海;铁坠江涛;无根蓬草;断线风筝。”
(19)、拼音:杳无消息(yǎowúxiāoxī)。
(20)、二郎跋山涉水,自秋徂冬,从冬及春,杳无消息。
2、杳无消息的意思及成语解释
(1)、白话释义: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出处:《北梦琐言》:“销声敛迹。唯恐人知。”朝代:宋·作者:孙光宪译文: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怕被人知道。
(2)、只是卷轴依旧杳无信息,好像凭空消失了一般,再不见人间。
(3)、出处:元·吴昌龄《二郎收猪八戒》第三折:“俊儿夫似海内寻针,姻缘事在天数临,无缘分怎的消任?直耽搁到如今。”
(4)、杳无音信,汉语成语,拼音是yǎowúyīnxìn,指一点消息也没有,形容失去联系或没有方式联系。
(5)、自下午派人去通知后杳无信息,江洋的心里不免起了担心,他再一次派出人手前去查探。
(6)、意思是把石头扔到海里会沉下去,再也找不到。比喻从此以后再也没有消息,或者比喻投入的东西得不到回报。
(7)、旁逸斜出:指(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
(8)、出处:宋·黄孝迈《咏水仙》词:“惊鸿去后,轻抛素袜,杳无音信。”
(9)、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10)、正人君子:指品行端正的人,有时也用来讥讽假装正经的人。
(11)、近十年来,这个老怪突然从江湖上消失了,杳无消息,没想到会在这里出现。
(12)、这个物理学家和颜悦色地回答:“我不知道……你可以想到,我希望它有很美丽的颜色。”
(13)、此后3年内杳无消息,就像什么都不曾发生过。
(14)、出自元·吴昌龄《二郎收猪八戒》第三折:“俊儿夫似海内寻针,姻缘事在天数临,无缘分怎的消任?直耽搁到如今。”
(15)、然而如今两个小时过去杳无信息,难不成出师不利?陈子焕悬着一颗心,眉头紧锁。
(16)、来之不易 ( lái zhī bù yì )
(17)、总好过妻离子散,彼此杳无信息,各自孤苦伶仃地生活吧?所以,我必须要做些什么。
(18)、如梦初醒: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形容刚刚从糊涂、错误的境地中觉醒过来。
(19)、元·张国宝《罗李郎大闹相国寺》:“出门去没一个人知道;恰便似石沉大海;铁坠江涛;无根蓬草;断线风筝。”
(20)、垂手可得的近义词:轻而易举 ( qīng ér yì jǔ )
3、杳无消息是什么短语类型
(1)、(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没有一点儿音信
(2)、出处:《东坡梦》:“闪闪藏藏,无影无踪。”
(3)、像这样的小部队,一般说不会引起人们注意,但为着真正做到~,按照闯王的意思,将人马分作三股。
(4)、(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没有一点儿音信
(5)、出自《庄子·田子方》:日夜无隙,而不知其所终。
(6)、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
(7)、唐·崔灏《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8)、十年浩劫,致使他们夫妻分离,从此杳无消息。
(9)、(易错字与音)杳无音信容易错写成“查无音讯”或“沓无音讯”。读音容易与“渺(miǎo)无音信”混淆。
(10)、(解释):垂:垂下。手不动就能得到。形容毫不费力。
(11)、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2)、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宫梦弼》:“贫不自给,典质渐空,日望宫至以为经理,而宫灭迹匿影去如黄鹤矣。
(13)、释义:一点消息也没有,形容失去联系或没有联系方式
(14)、出处:《东坡梦》:“闪闪藏藏,无影无踪。”
(15)、李定国强攻肇庆不果,原寄希望的郑成功等军又杳无消息,他审时度势,决定主动撤回广西。
(16)、(解释):来之:使之来。得到它不容易。表示财物的取得或事物的成功是不容易的。
(17)、明 沈德符《野获编》:“微闻有浮海行者,踪迹可疑。乃南至闽广近海诸地,无不遍历,杳无消息。”
(18)、这几天当中,楚雄真的是一去杳无信息,连电话也没有给白娜打一个。
(19)、杳无信息的近义词是:杳无消息、杳无音信、杳无音讯。
(20)、(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没有一点儿音信
4、杳无消息的意思
(1)、(释义)一点消息也没有,形容失去联系或没有联系方式
(2)、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
(3)、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二回:至第三日,又带了几个水手,分头寻找,也是枉然。一连找了数日,竟似石沉大海。
(4)、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
(5)、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精华。
(6)、(翻译):那个性格,读不上三次二年,功名是可以手不动就能得到。
(7)、指日可待,汉语成语,拼音是zhǐrìkědài,意思是指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8)、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注意这个成语含褒义,与“巧言令色”区别开来。
(9)、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
(10)、译文:我听说有浮海行的,行迹可疑。于是往南到闽广沿海各地区寻找,没有不遍历,刘杳无消息。
(11)、十年杳无消息,一见就是这般境况,他的心被狠狠噬咬了一下!他“嗖”。
(12)、译文:你轻轻的抛了一下袖子,你思念的那个人,毫无音讯。
(13)、二郎跋山涉水,自秋徂冬,从冬及春,杳无消息。
(14)、例句:要在省城找到他,又毫无线索,如同~!
(15)、出处:《北梦琐言》:“销声敛迹。唯恐人知。”
(16)、出处:南朝梁·任昉《述异记》:“荀瓌憩江夏黄鹤楼上,望西南有物飘然降自云汉,乃驾鹤之宾也。宾主欢对辞去,跨鹤腾空,眇然烟灭。”唐·崔灏《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17)、杳无音信,汉语成语,拼音是yǎowúyīnxìn,指一点消息也没有,形容失去联系或没有方式联系。
(18)、杳无音信 去如黄鹤 石沉大海 销声匿迹 杳无消息
(19)、阻拦索安全观察员手持专业工具,一丝不苟地对阻拦索做最后一次检察,
(20)、十年浩劫,致使他们夫妻分离,从此杳无消息。
5、杳无消息的沓怎么读
(1)、(易错字与音)杳无音信容易错写成“查无音讯”或“沓无音讯”。读音容易与“渺(miǎo)无音信”混淆。
(2)、白话释义:踪:踪迹。没有一点踪影。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3)、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宫梦弼》:“贫不自给,典质渐空,日望宫至以为经理,而宫灭迹匿影去如黄鹤矣。
(4)、(出自):杨朔《渔笛》:事情并不象宋福想的那样轻而易举 。
(5)、杳无音信 ( yǎo wú yīn xìn )
(6)、诚惶诚恐: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7)、王永一去元山森林,杳无消息,往门派送信,掌教只派人捎来了一句话:稍安勿躁。
(8)、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微闻有浮海行者;踪迹可疑。乃南至闽广近海诸地;无不遍历;杳无消息。”
(9)、白话释义: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
(10)、李定国强攻肇庆不果,原寄希望的郑成功等军又杳无消息,他审时度势,决定主动撤回广西。
(11)、白话释义:踪:踪迹。没有一点踪影。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12)、那客官一去许久,到如今杳无信息,不知为何。
(13)、唐·崔灏《黄鹤楼》诗:“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14)、早前据他妻子张艳萍介绍,她是广西人(具体地点不详),但是家里也没什么人了,多年前在外打工的时候,认识了冯光强,并最终组合成了家庭。由于妻子老家没有亲人,他们也没去广西探过亲,并不知晓妻子老家的具体地址。
(15)、明·沈德符《野获编》:“微闻有浮海行者,踪迹可疑。乃南至闽广近海诸地,无不遍历,杳无消息。”
(16)、引证:我四处打听,也~。◎鲁迅《故事新编·铸剑》。
(17)、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他若是不来,似石沉大海。”
(18)、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19)、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
(20)、杳无消息 ( yǎo wú xiāo xī )
(1)、爷爷的弟弟从我出生时就没有他的消息了,至今杳无消息。
上一篇:中国民间谚语俗语大全解释140句精选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