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1、论语中的名言警句简短

(1)、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1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

(5)、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6)、(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遇事困惑,五十理解什么是天命,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超过规矩。”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讲解):君子胸怀坦荡,无忧无虑;小人心胸狭隘,常常忧愁哀戚。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讲解):不怕别人不了解我,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讲解):君子如果不自重,就没有威严,(别人也不会尊重你),学习的知识就不会扎实。做人重要的是讲求忠诚,守信用。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如果犯了错误,就不要害怕改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讲解):自己要在社会上自立,就要使别人能在社会上自立;自己要在社会上通达,就要别人也能在社会上通达。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讲解):名分正当,说话才能合乎情理,事情才能成功。指做事、说话必须理由正当而充足。

(8)、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9)、(译文)立志追求真理而又以粗布淡饭为耻的人,是不值得与他交谈的。

(10)、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1)、(译文)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2)、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13)、(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14)、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孔子《论语》论语的名言警句"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止老知将之至云尔。《论语》"

(15)、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7)、译文:君子有九件用心思虑的事,看要想到看明白没有、听要想到听清楚没有、神态要想到是否温和、容貌要想到是否恭敬、言谈要想到是否诚实、处事要想到是否谨慎、疑难要想到是否要求教、愤怒要想到是否有后患、见到有所得到要想到是否理所该得。

(18)、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9)、1(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2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关于论语中的名言警句31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论语中的名言警句及翻译

(1)、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中的名言名句篇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2)、(译文)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放荡,忧愁却不悲伤。”

(3)、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4)、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7)、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论语》)

(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9)、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论语》

(10)、(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11)、以诚律己,心正胸坦肠清显理念;用信昭人,业兴财旺事顺见精神。

(12)、(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13)、语出《论语·雍也》,孔子答子贡问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4)、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孔子《论语》

(15)、(译文)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1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7)、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18)、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用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

(19)、40不学诗,无以言关于论语中的名言警句41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3、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1)、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2)、(译文)子夏到莒父做地方长官,问怎样为政。孔子说:“不要只求速成,不要贪图小利。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3)、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康德

(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7)、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8)、(译)孔子说:“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时节,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谢的。”

(9)、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10)、(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1)、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3)、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4)、1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曰:再,斯可以.)

(15)、你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回报。———李嘉诚

(1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7)、10(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杀身成仁)

(19)、“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孔子《论语》

(20)、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论语中的名言警句,和推荐理由

(1)、(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危险。”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孔子《论语》

(8)、(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9)、诚信是人的本钱,没有诚信的人是一个失败者。

(1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1)、(译)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地留去。”

(1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15)、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论语》

(16)、1(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7)、语出春秋·孔丘《论语·学而》。我每天都多次的反省自己,为人家做事情是否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守诚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熟练掌握。

(18)、10(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论语八佾》(尽善尽美))

(19)、当仁,不让于师。(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20)、语出《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5、论语中的名言警句及出处

(1)、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联删!
  
句子汇(www.juzih.cn)致力于高质量知识类免费分享,持续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让知识获取更便捷!

上一篇:好句好段200字87句精选 下一篇:没有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