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蛇添足一一歇后语

1、画蛇添足一一歇后语造句

(1)、举:行动、举动。做出不必要的;多余的举动。表示这一行动毫无必要。

(2)、八月十五看龙灯——迟了大半年(比喻太晚来不及了)

(3)、鸡笼里过日子——一身的窟窿(比喻欠债多,到处是债主)

(4)、☞1-6年级量词分类大全+常见搭配,建议人手一份

(5)、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6)、躲过了老虎,又撞上了野牛——个比一个凶(比喻灾祸一个比一个严重)

(7)、今天我到打羽毛球,本来我接到了球,可想搞一个花样一不小心球掉了,真是多此一举。

(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yān)。--------《左传》

(9)、等等,咱们可以直接从网上下啊,不是吗?何必多此一举呢?

(10)、船头上跑马——走投无路(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11)、大家都认为这个主意不错,于是开始纷纷在地上画起了蛇。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最先画好了,他就端起酒壶要喝酒。但是他回头看看别人,还都没有画好呢,于是他想更加完善自己的作品。就捡起一根树枝,给蛇画上了脚。

(12)、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13)、打败的鹌鹑斗败的鸡——上不了阵势(比喻因失败而丧失斗志的人)

(14)、我可以轻而易举的相信人,别人也可以轻而易举的打破我的信任,那么我的信任不就是多此一举了吗?反正也没人在乎。

(15)、小脚女人追兔子——越撵越没影儿(比喻怎么撵也跟不上)

(16)、“一个人、两只梨、三口钟、一把茶壶”中的“个、只、口、把”以及表示度量衡的“斤、公斤、斗、升、尺、寸、丈”等,表示人或事物的数量单位,叫做名量词。

(17)、然而他的坦白虽然无耻,但同时也是多此一举。

(18)、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19)、古时候,楚国有一家人,祭完祖宗之后,准备将祭祀用的一壶酒,赏给帮忙办事的人员喝。参加的人很多,这壶酒如果大家都喝是不够的`,若是让一个人喝,那能喝个痛快。这一壶酒到底给谁喝呢?

(20)、吞吞吐吐──干干脆脆毫不犹豫──犹豫不决

2、画蛇添足一一歇后语

(1)、有a别放过,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这样标调准没错!

(2)、哈巴狗带串铃——充什么大牲口(比喻小人物装作大人物的样子)

(3)、蛇过了才打棍——马后炮(比喻做事失去时机)

(4)、量词的重叠:除了计量名量词外,不少量词可以重叠使用。例如:个个/件件/张张/次次/趟趟/回回等。

(5)、喻巴狗舔脚跟——亲的不是地方(比喻场合不对)

(6)、龙头不拉拉马尾——用力不对路(比喻力气或功夫没用在,点子上)

(7)、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fēn fāng)迷人。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qiáng wēi)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mù)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tán)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8)、断断续续──连续不断赏心悦目──触目惊心

(9)、花眼蛇打喷嚏——满嘴是奏(比喻说话伤人,或说些反动的话)

(10)、第二课《燕子》1-3自然段 第三课《荷花》2-4自然段 第十三课《花钟》第1自然段 第十八课《童年的水墨画》 第二十四课《火烧云》

(11)、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可以看出        。

(12)、关于诚信的古诗文名句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3)、(2)文章是否有大家都明白的真理?这个真理也许就是中心思想哦!

(14)、语句及句子的一些相关知识是小学语文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其中包括很多重要内容,例如句型转换、修改病句、造句、口语练习等等,但是白变不离其中,只要把句子的基本概念牢牢掌握,至于各种题型只要经常练习就可以很容易消化了!接下来我对小学语文常见的几种句型及用法做以下小结,仅供参考!

(15)、过而不改,是谓(wèi)过矣(yǐ)。-------《论语》

(16)、(想要查看一二年级背诵闯关表的同学请点击此处链接复习☞部编版一二年级下册课文背诵闯关表,考前测测孩子背诵情况!)

(17)、杀鸡用牛刀——小题大作(比喻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处理。含有不值得的意思)

(18)、--------------- 小学语文 ---------------

(19)、牛角上挂稻草——轻巧(比喻说得十分简单,容易)

(20)、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最先画好了,他就端起酒壶要喝酒。但是他回头看看别人,还都没有画好呢。心里想:他们画得真慢。又想显示自己的本领,他洋洋得意地说:“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呢!”于是,他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拿了一根树枝,给蛇画起脚来。

3、鸡蛋碰石头一一歇后语

(1)、那个人说罢就仰起头来,咕咚咕咚把酒喝下去了。

(2)、(2)看看生词在文章中的词性,即看这个是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其他词类。另外看看这个词在文中与那些词搭配使用,再根据自己的其他知识,基本上就可以进行正确的猜测了。

(3)、到了今天,设计与艺术的分野当然越益难辨,若要分辨也恐怕是多此一举。

(4)、第9组是“猴”,“猴子照镜--得意忘形”,很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猴子既调皮又无子,形容有些人一朝得势就忘乎所以。

(5)、人间四月芳菲(fēi)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6)、本来一场成功的演讲,就败在结尾那画蛇添足的笑话。

(7)、上课时,老师出了一道简单的问题,小明确把题目弄的很复杂,真是多此一举。

(8)、①而②因此③其中④因为⑤可见⑥仅⑦这样⑧从而

(9)、问起北京人来,只知道《三侠五义》,而南方人却只见有曲园老人的改本,此老实在可谓多此一举。

(10)、人家骑马我骑驴,后面还有推车的——比上不足,比下亲

(11)、已经有孙猴子会一百零八变了,我就没必要多此一举。

(12)、做事不可多此一举,否则有时还会失去一些东西,得不偿失,弄巧成拙。(多此一举,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13)、牛皮鼓——声大肚子空(比喻声势大,但没有实际内容)

(14)、五彩公鸡屙屎——滑稽事(花鸡屎)(比喻举动逗人发笑)

(15)、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16)、今天的天气不是太冷,妈妈仍然要我穿多一件外套,真是多此一举。

(17)、老鹞落在猪身上——光瞧见人家黑,瞅不到自个儿黑(比喻只看见别人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毛病)

(18)、间隔号:表示时间、民族、书名、人名之间的分界。

(19)、反语:故意说反话,用一种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表达意思。

(20)、第5组“龙”“龙王跳海--回老家”,龙王是神话中的神仙,传说龙宫在海底,龙王跳海当然是回老家,没有错。

4、井底之蛙一一歇后语

(1)、牛身上拔根毛——无伤大体(比喻不损害到整体)

(2)、躲过了老虎,又撞上了野牛——个比一个凶(比喻灾祸一个比一个严重)

(3)、这件事明明完成了,你又去找些岔子来,真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4)、羊群里跑个兔——数它小,数它精(比喻年龄虽小,办事却精灵)

(5)、凡做一件事情,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意志追求之,完成之,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人,往往为盲目乐观所蔽,而招致失败。

(6)、二年级数学口算实用技巧,打好小学数学基础!

(7)、踩着麻绳当蛇——大惊小怪(比喻小题大作,把情况看严重了。或形容过份慌张)

(8)、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9)、有a别放过,没a找o、e,i、u并列标在后,这样标调准没错!

(10)、                         

(11)、牛屁股缝里的牛蛇虫——叉会钻空子,又会吸血(比喻极坏,既会投机钻营,又到处吮别人血)

(12)、C.他对爸爸身体差的情况十分了解,所以不送报 

(13)、第4组“兔”“兔子尾巴--长不了”,兔子的尾巴很短,所以拿来比喻事情不能长久。

(14)、释义: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15)、龙头不拉拉马尾——用力不对路(比喻力气或功夫没用在,点子上)

(16)、对号入座。下列诗句与哪部神话或传说有关?把序号填入括号里。

(17)、释义:举:行动。指多余的,没有必要的举动。

(18)、黄灵奠四渎,各剖盘古髓。        ( )

(19)、例:(1)这本书是你的吗?(2)你吃过午饭了吗?(3)他在做什么呢?

(20)、示例:老师还可能还给女孩子上课时偷偷照的小镜子,男孩子在桌上刻字的小刀……

5、和尚打伞一一歇后语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tú sū)。

(2)、   有时候我们只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了很多智慧。

(3)、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部分组成(三拼音节还包括:介母)

(4)、我总觉得一些看上去很健康的女孩子施以浓妆实在是多此一举。

(5)、多写上这一句,不但没增强表现力,反而成了画蛇添足。

(6)、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7)、鸡戴帽子——官(冠)上加官(冠)(比喻官运享通,连连晋级)

(8)、出处:清·侯方域《南省策》:“以愚意论之;……此二 者已当不同观;而况于避影匿形;惟恐多此举;以身累者乎?”

(9)、我这样写的时候觉得这个请求似乎是多此一举。

(10)、明明是件好事,经他画蛇添足地描述後,反而成了坏事。

(11)、出处:《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12)、孙猴子封了弼马温——自个不知道是多大的一个官儿

(13)、清 侯方域《南省策》:“而况于避影匿形,惟恐多此举,以身累者乎?”

(14)、打蛇打到七寸上————正好;恰到好处;击中要害;抓住了关键

(15)、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16)、例:(1)看了这个电视剧,受了很深的教育。(2)哥哥钓到了一尺来长。

(17)、读了这篇文章,再结合《巨人的花园》,你想到了哪些名言?

(18)、老君爷(道教对老子的尊称)叫蛇咬————无法可使

(19)、归咎擦身而过的陌路人,思念,也不过是多此一举的事。

(20)、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景色。

(1)、猴子爬树梢——到顶了(比喻达到了顶点,或事情达到了顶峰)

(2)、你在"天下第一"中间加上"世界"二字,岂非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3)、例:(1)小明的好朋友是学生。(2)明天我们去秋游。(3)夜空中满是闪闪的星星。

(4)、昨天小语推送了有关一二年级课文背诵闯关的内容,就有家长在文章下面留言希望三四年级也有背诵检查表,可以在期末前给孩子测一测,这不,小语即可奉上!

(5)、例:(1)在班会上,他首先第一个发言。(2)盛开的菊花完全开放,非常美丽。

(6)、zhi、chi、shi、ri、zi、ci、si、ye、yi、yin、ying、wu、yu、yue、yun、yuan(16个)

(7)、正在他一边画着脚,一边说话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画好了。那个人马上把酒壶从他手里夺过去,说:"你见过蛇吗?蛇是没有脚的,你为什么要给它添上脚呢?所以第一个画好蛇的人不是你,而是我了!"

(8)、(5)或者利用文中所附的插图等直观线索猜测词义。

(9)、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形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10)、画蛇添足的释义: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11)、假设关系:如果(假设、倘若)...就(那么、那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也(还)

(12)、陈述句:用于告诉别人一件事或一个道理,表示陈述语气的句子,一般语调平和,句尾一般用句号。

(13)、蛇固无足:蛇本来就没有脚。固:本来,原来。

(14)、例:(1)春天的景色真美呀!(2)种子的力量竟然有这么大!

(15)、年三十晚上打兔子——有它过年,没它——也过年

(16)、请画地为蛇:要求大家在地上画蛇。画地:在地面上画(画的过程)。为蛇:画蛇(画的结果)。

(17)、AaBbCcDdEeFfGgHhIiJjKkLlMmNnOoPpQqRrSsTtUuVvWwXxYyZz

(18)、拉着虎尾喊救命——自己找死(比喻自寻死路)

(19)、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示例:难以置信 匪夷所思

(20)、中华民族的文化渊源流长,而最有代表性之一的古诗词更是迷人,有句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如果真的想出口成章、提笔成文,那么古诗这方面的底蕴是不可缺少的,而这不只是小学阶段必须要学习的知识,毫不夸张的说可能会伴随人的一生,那么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多背、多学、多领会古代先贤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接下来只对小学阶段需要掌握的诗词题目做一小结,仅供参考!

(1)、选择关系: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宁愿...不愿...

(2)、未草里头藏龙身——农家出英才(比喻在平凡的地方或平凡的工作中出现了有才能的人)

(3)、分号:表示停顿一般比逗号大比顿号小,复句间较大的停顿。

(4)、有个人画得很快,一转眼最先画好了,他就端起酒壶要喝酒。但是他回头看看别人,还都没有画好呢。心里想:他们画得真慢。又想显示自己的本领,他洋洋得意地说:“你们画得好慢啊!我再给蛇画几只脚也不算晚呢!”于是,他便左手提着酒壶,右手拿了一根树枝,给蛇画起脚来。

(5)、                          

(6)、迷迷糊糊──模模糊糊情不自禁──不由自主

(7)、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8)、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由于...因此、之所以...是因为、既然...就、因此...

(9)、明明是件好事,经他画蛇添足地描述后,反而成了坏事。

(10)、(注:常用的量词多数都在日常生活的口语中出现,所以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的积累和正确的运用)

(11)、词序混乱:句子中的某些词语违背了词语在句子中应有的位置。

(12)、歪歪斜斜──端端正正风平浪静──狂风恶浪

(13)、因为医院的护士说很爱看这本书,季老觉得只要书对大家有益,就值得买。

(14)、名副其实──名不副实雪中送炭──雪上加霜

(15)、赐:赏赐,古代上给下,长辈给晚辈送东西叫赐。

(16)、☞小学必背古诗词分类汇总(9类全),值得收藏!

(17)、4月14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双龙洞。

(18)、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19)、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0)、我把歇后语做了小结,这一篇是关于谚语的,如果不好好理解一下这两个概念还真容易混淆了。我认为歇后语和谚语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书写的形式上,有心的同学不难发现,歇后语都是由“-------”符号分隔成的两个短语,而谚语就是一个独立的说明一定常理和道理的短语,所以在记忆和应用的时候一定要加以区分,能做到这一点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谚语和歇后语的特点基本一样------易记、易用、生动、灵活,接下来我对小学比较常用的谚语做了一下小结,仅供参考!

(1)、☞怎么让孩子坚持写日记?给老师家长一份完整总结!(附范文)

(2)、有些人可能发现这有些多此一举,但是他们还打算给它些什么呢?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侵联删!
  
句子汇(www.juzih.cn)致力于高质量知识类免费分享,持续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让知识获取更便捷!

上一篇:张飞穿针一一歇后语108句精选 下一篇:没有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