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柏庐治家格言全文
1、朱柏庐治家格言全文
(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 居家过日子,难免磕磕碰碰,尽量避免争斗诉讼,一旦争斗诉讼,无论胜败输赢,结果都是不好的。处世不可多说话,言多必失。不可用势力来欺凌压迫孤儿寡女,不要贪图口腹之欲,而任意宰杀
(3)、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4)、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5)、经常看到以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为内容的书法作品,但谈到朱柏庐其人则大多茫然不知。今成此文,对人们了解朱柏庐其人及《治家格言》的精神内涵或有裨益。
(6)、译文:我们守住本分,努力工作生活,上天自有安排。
(7)、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8)、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9)、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10)、(原文):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11)、改革开放以后,传统文化又被唤醒,《治家格言》重见天日。
(12)、《治家格言》里有一些提倡封建道德的东西,我们应该摈弃它,但其中“黎明即起,洒扫庭除”、“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等句,脍炙人口,至今被奉为铭言。
(13)、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遭暗想。
(14)、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15)、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16)、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17)、(原文):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18)、在古代诸多“家训”中,《朱子家训》在家训苑林中独树一帜,其中的思想至今仍熠熠生辉。
(19)、平常做人修身一定要品质淳朴简约,教育子孙一定要用好的方法。
(20)、亲近不良的少年,日子久了,必然会受牵累;恭敬自谦,虚心地与那些阅历多而善于处事的人交往,遇到急难的时候,就可以受到他的指导或帮助。
2、朱柏庐治家格言全文十六有多少字
(1)、《朱子家训》之所以三百年间在中国有这么大的影响,除了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修身齐家的理想与追求,更重要的是它用了一种既通俗易懂又讲究语言骈偶的形式。通俗易懂则容易被广大民众接受,语言骈偶则朗朗上口,容易记忆。
(2)、无论做什么事,当留有余地;得意以后,就要知足,不应该再进一步。
(3)、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4)、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5)、出自明·朱柏庐《朱子治家格言》。做事情而是想要别人看到,这便是不是真正的善良,而是沽名钓誉;做了坏事,担心别人知道,而是怕人知道,这便是大的大的恶行。
(6)、兄弟叔侄,须多分润寡。长幼内外,宜法属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子。
(7)、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呢,以百年记,也不过是三万六千五百多天,在历史长河中,能有雪爪鸿妮,实是不易。有一付对联说得有意思:若不撇住终有苦,各能捺住即成名。横批:撇捺人生。撇不出即苦,捺收得住是名,一撇一捺是人字。人生几何?我欣赏昙花。巜人类简史》中有一句著名的话:“新世纪的口号,快乐来自于内心”。
(8)、与那些恶少交往,久而久之一定会被他们拖累;与老成的人交往,如果碰到急的事情可以依靠他们。
(9)、“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暗想。”因为事情与人发生矛盾,不一定是别人的错,首先要反省自己不对的地方。
(10)、(译文):亲近不良的少年,日子久了,必然会受牵累;恭敬自谦,虚心地与那些阅历多而善于处事的人交往,遇到急难的时候,就可以受到他的指导或帮助。
(11)、看到美丽的女性,便心生邪念,这样将会有报应在自己的妻女身上;怀恨在心想要用计策来伤害别人,将会为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
(12)、(原文):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13)、(解读):这是告诫子弟要知足,要认识到吃、穿、用都来之不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当时,昆山一带连年灾荒,不是旱灾,就是水涝,有一年还闹蝗灾。这两句正是柏庐先生忧民之心的体现,现今食堂的语录牌上经常引用。
(14)、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15)、有善心一定要让别人知道,不是真正的善心;有恶心怕别人知道,这就是大恶。
(16)、如果用的器具干净整洁的话,即使是瓦做的也比金玉为材料的要好;如果吃饭吃的少而精的话,即使是普通的蔬菜也是珍馐美味。
(17)、下雨前就应先准备好雨具,不要到了口渴才临时想起要挖井。
(18)、译文:性格古怪,自以为是的人,必会因常常做错事而懊悔;颓废懒惰,沉溺不悟,是难成家立业的。
(19)、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
(20)、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3、朱柏庐治家格言全文共多少个字六尺四条屏
(1)、结语:《治家格言》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
(2)、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3)、母,不成人子。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计厚奁。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4)、他深感当时的教育方法,使学生难以学到真实的学问,故写了《辍讲语》,反躬自责,语颇痛切。曾用精楷手写数十本教材用于教学。生平精神宁谧,严以律己,对当时愿和他交往的官吏、豪绅,以礼自持。著有《治家格言》、《愧讷集》、《大学中庸讲义》。
(5)、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钰;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6)、与此同时,以此为内容的各种版本的印刷品,在社会上也纷纷出现。
(7)、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8)、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9)、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就要休息,把门窗都关好,一定要亲自检查一下。
(10)、 (赞赏付酬)本平台对原创版作品采用赞赏付酬机制,为尊重原创,赞赏所得全部付给作者。
(11)、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2)、原文: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13)、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口饭不容易吃的啊!
(14)、见到富贵的人就谄媚以对的人是最可耻的,遇到贫穷的人就骄矜自恃的人是最卑贱的。
(15)、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
(16)、译文:和做小生意的挑贩们交易,不要占他们的便宜,看到穷苦的亲戚或邻居,要关心他们,并且要给他们有金钱或其它的援助。
(17)、 《朱柏庐治家格言》也称《朱子家训》,全文仅500余字,然思想植根深厚,含义博大精深,是三百年来最具影响力,也是内容最为详尽的一部"治家"规范书。
(18)、“施惠勿念,受恩莫忘。”这两句话对我一生影响很深,都是佛家、儒家、道家的精神,帮忙了人家,好处给了人家,心里记都不要记,要丢掉。“受恩”,得人家一点好处,要永远记住。
(19)、 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20)、童子和仆人不要选面貌俊美的,妻妾一定不要浓装艳抹。
4、朱柏庐治家格言全文繁体带标点
(1)、自己日常的用度,一定要俭省节约,宴请宾客也一定不要作乐无度忘乎所以。日常所有的器具要朴素而干净,瓦做的酒器胜过金玉的酒器;吃的东西要简单而精致,园子里种的蔬菜胜过珍贵稀奇的食材。
(2)、不要轻信别人的谗言,要想象是不是别人的污蔑,应当忍耐多思考;因为事情互相争吵,要想象是不是自己的不是,要平心静气再想。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帮助别人的事情别再整日耿耿于怀,受到别人恩惠一定不要忘记。
(3)、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4)、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5)、一是:他们拥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季文子看到国内还有很多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身为国相的他感到惭愧。诸葛亮则认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子孙一旦过上了奢华的生活还会有远大的志向吗?
(6)、“嫁女择嘉婿,毋索重聘。”嫁女儿,就看对方男孩子好不好,不要看人家有没有钱。
(7)、勤与俭,治生之道也。不勤,则寡入。不俭,则妄费。寡入而妄费,则财匮。财匮,则苟取。愚者为寡廉鲜耻之事,黠者入行险侥幸之途。生平行止,于此而丧,祖宗家声,于此而坠,生理绝矣。又况一家之中,有妻有子,不能以勤俭表率,而使相趋于贪惰,则自绝其生理,而又绝妻子之生理矣。
(8)、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余,自得至乐。
(9)、(注释):瓦缶(fǒu):瓦制的器具。珍馐(xiū):珍奇精美的食品。
(10)、朱用纯(1627~1698年),字致号柏庐,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明诸生,入清隐居教读,
(11)、0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12)、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13)、翻译:社会上不正派的女人,都是乱淫和盗窃的媒介;美丽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不是家庭的幸福。家僮、奴仆,不可雇用英俊美貌的,妻、妾切不可有艳丽的妆饰。祖宗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了,祭祀却要虔诚;子孙虽然愚笨,五经、四书,却要诵读。自己生活节俭,以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与肩不要贪不属于你的财,不要喝过量的酒。
(14)、在当时已经有人进行假银票的制作,为此,官方和银号就不停地更换印版。在明代早期的时候,纸钞是用木版印制的,后来换成了铜版,同时规定印版只使用一年,到期就更换新的,并及时将旧版销毁。如此高的更换频率,让制造假银票的作坊,难以跟上印版使用频率,让造假变得很难。
(15)、(译文):他人来说长道短,不可轻信,要再三思考。因为怎知道他不是来说人坏话呢?因事相争,要冷静反省自己,因为怎知道不是我的过错?
(16)、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17)、祖宗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了,祭祀却要虔诚;子孙虽然愚笨,五经、四书,却要诵读(教育不容怠慢)。
(18)、(译文):我们守住本分,努力工作生活,上天自有安排。
(19)、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20)、但使他名扬天下的,却是一篇只有五百余字的《治家格言》。
5、朱柏庐治家格言全文古诗文网
(1)、朱柏庐的弟子顾易曾著《朱子家训演证》,阐释其意。
(2)、(原文):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3)、“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别人倒霉了,你心里高兴,好啊!这就错了。
(4)、(原文):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莫甚。
(5)、(译文):如果能够这样做人,那就差不多和圣贤做人的道理相合了。
(6)、黎明的时候就要起床,清扫院落,务使内外整洁。
(7)、如果以刻薄别人来建立家业,天理是不会让你久享福气的;如果违背伦常,乖戾叛逆,家业马上就会消亡。
(8)、(原文):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9)、到了太阳落山的时候就休息,把门窗都关好,一定要亲自检查一下。
(10)、如果家庭中关系融洽,即使三餐吃不饱饭,也是高兴的;官府的课税早早交完,即使口袋里面没剩多少钱,也自得其乐。
(11)、(原文):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12)、作者:朱用纯(1627~1698年),字致号柏庐,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明诸生,入清隐居教读,居乡教授学生,潜心治学,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
(13)、积德这件事,人们都以为要等到富贵之后,才有能力来做。富贵是积德换来的回报,如果一定要等到富贵之后再积德,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富贵呢?积德这件事,什么时候就可以做了呢?只有在并不富贵的时候,能够身体力行地做好事。这件事格外困难,所以功效也格外大。德性大概是人天性中所具备的,不必向外在去索求;积德这件事也是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的,不必等什么条件。
(14)、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15)、“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做人做事,事先准备好,不要口干了才掘井喝。
(16)、和做小生意的挑贩们交易,不要占他们的便宜;看到穷苦的亲戚或邻居,要关心他们,并且要对他们施以金钱或其它方面的援助。
(17)、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18)、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19)、为人若此,庶乎近焉。《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名句翻译_治家格言《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名句翻译_治家格言_《治家格言》又称《朱柏庐先生治家格言》《朱子治家格言》或《朱子家训》,是朱柏庐最著名的作品。全书仅500余字,采取对仗的形式,朗朗上口,易于记诵,且内容浅显,与日常生活极为切近,成为与《三字经》《千字文》等并列的蒙学读物。《治家格言》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规范提出了具体要求: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勤俭节约,珍惜物力;要善择友而交,不与不善之类相交;要与道德水平高的人结亲,不贪图富贵;要读书明理,修身养性;要遵纪守法,待人宽厚;如此等等,对于我们今天立身处世仍有指导价值。同时,《治家格言》中部分内容也表现出一定的偏见和局限性。这里选译所依据的,是岳麓书社20xx年出版的《朱子家训》。以下1-10条是选自《治家格言》的内容。
(20)、自己生活一定要勤俭节约,不要迷溺流连于酒宴。
(1)、作者朱柏庐(1627~1698年),字致自号柏庐,江苏省昆山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清顺治二年(1645年)其父朱集璜在守昆城抵御清军时遇难,朱柏庐昼夜恸哭,痛不欲生。当时其弟用白、用锦尚年幼,从商遗腹未生。朱柏庐必须上侍奉老母,下抚育弟妹,颠沛流离,备极艰辛。待局势稍定,才返故里。目敬仰晋人王哀攀柏庐墓之义,故自号柏庐。
(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这句话说的意思是:一碗粥,一碗饭,我们在吃的时候,都要想一想,它们的来之不易。
(3)、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4)、见富贵而生谗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勿贪口腹,而恣杀生禽。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5)、他是明末时的诸生,与顾炎武、归庄是好朋友,入清后,不参加清朝的科举考试,不与清政府合作,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昆山的读书人。
(6)、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幸心!
(7)、 “勿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不要贪心,不劳而获大多不是好事。酒并不是叫你不要喝,是不要过量。
(8)、著作有《删补易经蒙引》、《愧纳集》、《毋欺录>、《柏庐外集》、《大学中庸讲义》等。
(9)、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听太太的话,对父母、兄弟不起,不算男人。翻过来,太太们听男人的话这样做,也不算女英雄。
(10)、“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小秘啊,什么外室啊、情人啊,越漂亮越糟糕,“非闺房之福”,非离婚不可。“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男佣人不要用漂亮的,怕太太们、小姐们靠不住。老婆、女佣人不要打扮得太漂亮了,等于海航陈峰说的,老师啊,我总公司办公室没有一个女的。因为不漂亮的不喜欢,用漂亮的又靠不住,所以我不用。我说对。
(11)、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12)、听从妇人的言论,间离骨肉兄弟,这哪里是大丈夫的作为?看重钱财,不孝敬父母,不是为人子孙的行为。
(13)、银票的防伪,一方面靠法律保证,谁敢仿制印刷,直接下狱砍头。另一方面靠防伪技术的支持。防伪技术到了清朝,已经日臻成熟,银票已经难以仿造,其中的防伪技术,就包括以下几项:
(14)、“勿营华屋,勿谋良田。”不要说房子住得怎么样奢华,五星级饭店什么的,不要。
(15)、(译文):餐具质朴而干净,虽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
(16)、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17)、《朱子家训》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将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口头传训,也可以写成对联条幅挂在大门、厅堂和居室,作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铭,因此,很为官宦、士绅和书香门第乐道,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
(18)、饔飧不继——饔飧不继,指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形容生活十分穷困。饔(yōnɡ),早饭;飧(sūn),晚饭。
(19)、《朱柏庐治家格言》,又称(《治家格言》、《朱子家训》、《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全文524字。
(20)、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馀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馀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
(1)、(解读):这句是讲给别人做了好事,比如经济上接济了别人,这是一种美德、一件好事,就不应该一直去记住它。否则就好象是吝啬、心痛了。相反,受了别人的周济,就应当记住。“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即使无力回报,也应记住人家的恩德。这是从对人、对己两方面谈施惠与受惠应有的正确态度。
(2)、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留连忘返。
(3)、释义:物:物资;力:财力;维:是;艰:困难。指财物来之不易。 (1)
(4)、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染疾,临终前嘱弟子:"学问在性命,事业在忠孝"。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劝言》、《耻耕堂诗文集》、《愧讷集》和《毋欺录》等。
(5)、(译文):嫁女儿,要为她选择贤良的夫婿,不要索取贵重的聘礼;娶媳妇,须求贤淑的女子,不要贪图丰厚的嫁妆。
(6)、清人阮元、黄自元、林则徐、李鸿章,近代郑孝胥等都怀着教育和培养后人的强烈的责任感,虔诚地书写过《治家格言>,使它流传更久、更远。
(7)、除此之外,还有一项防伪技术,那就是微雕文字防伪。这项技术的要点,就是在票面印有大量的防伪微雕文字,选取的内容一般是名人的名言,或者是劝人为善的作品。这种微雕技术不是一般的人能做到的,它要求精益求精,往往需要业内的雕刻高手才能完成。
(8)、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9)、(原文):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欣幸心。
(10)、朱柏庐以程、朱理学为本,提倡知行并进,躬行实践。
(11)、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馀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馀,自得至乐。
(12)、“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这是祖先留下的古训。
(13)、见到美色而起淫心,报应在妻子女儿身上;藏匿怨心而暗地里害人,祸患就会延及子孙。
(14)、朱柏庐死后,其《朱柏庐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流传很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
(15)、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
(16)、“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家里用的东西不要太讲究,好用、干净就是了。
(17)、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18)、三姑六婆,实**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19)、家门和顺,虽饔飧(yōngsūn)不继,亦有余欢。国课早完,即囊橐(tuó)无余,自得至乐。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20)、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走极端,切忌做过头,使自己处于被动无路可退。有了得意事,要见好就收,不能得寸进尺,以免遇到麻烦。
(1)、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2)、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与肩挑贸易,勿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多温恤。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3)、(译文):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4)、(译文):自己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留连忘返。
(5)、黎明的时候就要起床,清扫院落,保持内外整洁。
(6)、(原文):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7)、每年花开时节,我邀约朋友来家共赏。赏花只让识花人。我们有时在露天,有时搬到客厅,有时搬进阳光房,轻松音乐,焚香品茗,谈天说地;瓜果佐酒,漫论诗书。用一位作家朋友说的话,“醉里挑灯看花”,是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涩的美人,在在千呼万喚中,一点一点地展现它的秀色。未开放时绛紫色的花苞象小家碧玉;开放时,它有着別的花所不及的气度,洁白的花瓣,一点点向外舒展,如美人伸着懒腰,虽然柔情似水,但它开放的样子,极其狂放,闭谢的姿势也刚烈异常,象倒挂金钟,不减姿态。宗彪、王寒夫妇,文字唱和,各领千秋。他们连续三年,每次坚守三五小时,观察细致入微,与我们共享昙花开放的美好时光。《江南草木记.昙花》,讲到了这件乐事。撮影家叶晓光,为昙花留影作画册;卢霞客与台岳学子,诗词唱和:小暑台风送清凉,安心静观渐开花,妙曼多姿色。人到闲处,你我他。
(8)、主持家道一定要防止争吵争告,如果讼告会导致凶险的祸患;处世为人要戒除多言,言多难免出错伤人。
上一篇:个性说说经典语录92句精选 下一篇:没有了